APP下载

公平视角下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

2018-03-23吴文刚

考试周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摘 要: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需要政府财政的强而有力支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法律的保障。政府是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力量,需明确教育的均衡目标、指标以及责任,力求教育公平和教育区域城乡一体化,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构建教育均衡问责制和公平机制,从而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创造平稳和谐的道路。

关键词: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政府的法定责任,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工程。作为教育综合改革先行省份,广东省近年来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不断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取得一定成绩。已经初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确立了国家公共教育投入目标和增长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坚持了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广东特色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义务教育新体制机制。

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乡城以及地区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以及教育资源失衡等问题日益严重。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是义务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性因素,因此能否发挥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先锋地位,是否实行正确的政府对义务教育宏观调控,对于能否实行我国教育公平具有关键性的决定。

一、 影响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的因素

1. 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

作为教育的各级主管部门,不论是中央主管部门还是地市级的主管部门,不论是教育口的主管部门,还是财政口的主管部门,都应该加大在义务教育领域的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的到位。通常会规定出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占GDP的比例在一定水平之上,以保证教育资金的可持续供应,保证义务教育事业的进行。各级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都要在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上下工夫,不断地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比重,同时也要保证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西部偏远地区、乡镇和农村地区,在普通的义务教育学校,加大政策和金额的倾斜力度,进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同时提高中国整体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只有义务教育经费的整体投入水平和投入的金额到位,义务教育经费才有可能实现均衡,义务教学的质量也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2. 我国现有所建设的公共教育体系(政策、制度)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积极推动我国城乡区域义务教育资源比例协调和互补共进。坚持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明确的阶段性和适度的差别性。

积极处理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公共教育体系。市场可以促进地区区域之间资源的公平竞争,促进教育统筹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向,能够提高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益。这表明了完善公共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对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有重大影響力。

3. 政府职能决定其对义务教育资源作用

政府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义务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在实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源均来自于教育资源,这就需要到政府这个重要角色发挥其宏观或微观的作用。作为制度实施者,保障制度秩序;有效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政府的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职能,是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它是加紧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文化职能主要分为四类: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这四个方面均反映了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规划全国的教育发展,加大对文化教育经费的支出比重并制定有助于教育文化可持续性的法规政策,宏观规划教育发展规模和细则,教育才得以稳健地发展和保障。政府在教育的提供和管理上占统筹地位,有利于发挥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调节功能,突出政府的监督作用,这是我国政治体制和国情,以及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二、 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 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统筹地位

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关涉所有社会主体共同的整体利益。同时,在资源配置领域中,市场不能随意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因为供应需求不可估计性和随意性会容易导致外部性的产品市场配置失衡。因此,义务教育系社会公共产品,其资源配置不可以随意依靠市场控制,显而可见,政府作为洪流中的砥柱必须能够引导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推动其日后强大的发展。政府其统筹地位主要表现为支配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的大体方向和落实数额,以及通过各种手段调节、控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使义务教育真正充分发展,使得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使很多孩子输在了起点上。因此,城乡教育差距需要通过高效利用义务教育资源,使资源投入的产出最大化,这样更利于城乡区域资源合理化,均衡培养出专业人才,让学生在教育资源基础上具备同样的竞争条件,加快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化。

2. 政府制定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发展规划,健全义务教育相关制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资源配置规定,健全教育体制等“硬实力”途径来全方位、多方面统筹义务教育发展,让资源配置在明确而清晰的发展道路上日趋均衡。在理论和实践上制定并推行义务教育保障政策,既落实城乡区域资源分配系统内部基本均等,又基本落实到区间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均等教育机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3. 地方政府推行切合地方区域形势的政策,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

政府出台的教育政策和规定在不断的翻新和优化重组下,能够优化自身地方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发觉其地方教育的优质特质,将资源最大内部效能。政府强大的宏观统筹地位能够使教育资源配置在各方部门的协调合作之下规划地方义务教育系统西部的长远发展,从而达到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导向价值作用。

三、 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建议

教育是立国之本,作为一项培养人才的系统工作,其主要体现在人素质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进步。显然可见,教育均衡刻不容缓,其彰显性的发展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划时代趋势。2012年国务院出台《教育督导条例》,会议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已进入全新的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但区域和地方教育(资源、水平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种白热化的阶段要政府力求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保障学童接受到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 健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意旨在于对口帮扶,力度倾斜,整体提升办学质量。提高教育管理协调化,加大信息交流,做到教育资源的公开公平。加大对“读书难,办学弱”地区的财政扶持和倾斜,要落实教育设备(投影仪、音响等音体美设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基础生活资源(图书室、学生宿舍、学生饭堂伙食)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德智体发展,不以学习成绩高作为优秀的指标,同样也不定势思维地定义学习成绩差或者较难调教的学生。配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实行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提供保障。

2. 实现分配制和轮更制,区域内师资共享系统

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合理分配和流动的规划。学习国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实践中留下来的经验和成果,鼓励城乡教师分配制和轮更制,以法律的形式针对教师流动和分配的流程进行程序化、定期化、不规则化的安排。制定一套完善、轮换、人性化的师资队伍流动政策,针对职务工资和津贴,按梯度和一定条件分配教师流动。同时,对长期在农村基层或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将其工资、职称、亲属待遇等方面效仿退伍军人的福利和待遇。

3. 强化政府责任,保障充足的经费,确保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统筹作用

在教育资源配置里政府分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到调集资源中,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譬如说对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调资和合理使用;而间接参与到政策的落实,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流向、结构等进行“中性”参与。那么政府应履行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参与当中,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从政府的功能切入。要政府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包括财政在内的各种手段,介入教育资源配置领域,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优化。

4. 构建保障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

建立并完善城乡师资队伍的共享机制,建立师资人才档案库,并完整教师考核信息和档案,定期、定向、定线地实现区域内师资共享。

实行以学科为类别的教师管理制度,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驱动教师的内在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自我實现和社会实现,尽可能做到机制考核的公平、透明、科学和合理,力求做到“教师·学校·政府”三者共进的目标。其次要重视提升教师素质,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德行的教师群体,使教师在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占核心力量。确保教师行业在优化道路上走得更平稳,且有高水平指标标准。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城乡区域资源不合理、师资分配不均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育财力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财政经费投入失衡造成的。

我国需进一步优化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公共财政体系支配,发展多方向经费的来源渠道。教育具有社会效益,对国家财政有相互补益的作用。成立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拨款委员会等专职机构,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并监督政府拨款。强化并完善省级财政对教育的统筹和预备方案,避免导致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不足、区域教育发展失衡。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援力度,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农村和贫穷地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教学实践基地。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共同发展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有效补救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均衡的措施之一。

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层,是关乎实现人才培育和教育公平的关键。其均衡发展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导向方向,它关乎了我国社会能否快速平稳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能否赶上教育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标。

我们从教育资源配置这细分点研究得出教育不均衡有很多原因,其中主要有:教育的目标、责任不明确;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督导机制不完善。由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建议:健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建立区域内师资共享系统、确保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统筹作用。

参考文献:

[1]卜秋.论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苏州市沧浪区为例[D].苏州大学,2007(11).

[2]韩静.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职能[J].大众科学,2007(10).

[3]赵昌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政府责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57).

[4]沈亮,柴爱新.义务教育平等的理想与现实[D].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2005(12):52-53.

[5]张朝强.教育资源分配视角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4):42

作者简介:吴文刚,广东省韶关市,广东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公平比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