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8-03-23高顺勇

教师·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高顺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情感的参与,积极主动的情感会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课堂氣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强,容易发脾气,对其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观察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不愿与别人分享,比较自私;在分享的过程中易出现矛盾;不懂拒绝。所以在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学时,教师可创造情境,让小学生明白分享的重要性。于是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猜猜是什么?(一个漂亮的透明糖果瓶装着)想吃吗?现在老师来分发糖果了,先发到的同学可以拿出糖果马上尝一尝。同学们快乐吗?老师有好东西和你们一起分享,课前同学们也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带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看,这就是分享。”这样与学生一起分享糖果,既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活动的热情。

2.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

实践活动是指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密切关联的多种实践训练活动,综合展示其教学基本属性。在具体操作设计时,教师要注意介入灵活、多元意识,充分利用自主选择权利,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筛选和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活动形式较多,教师在具体筛选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年龄认知特点,还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条件和环境制约因素,以提升课堂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动手实践,亲身参与其中才能了解其中的知识内涵。在教学《分享真快乐》时,笔者让学生参与了几项实践:①分享物品:文具、图书、食品等,并让学生讲述当时自己的心情,从而体会什么是分享、分享时心情如何。②分享玩法:让学生亮出课前的折纸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对一些大家认为漂亮的或有创意的作品,分享一下折纸方法。以前后4人为1小组,前后桌的同学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不同的折法,教师提醒学生互相帮忙,互相学习其他同学的折法,这样就能折出很多不同的作品来。因此,课堂实践教学从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能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各种问题。

3.师生互动,理解学科本质和内涵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会启发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带来灵感,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有了灵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对知识的把握。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师生的互动教学,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开展的,这样学生才会逐步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完善知识内涵。如《分享真快乐》的教学互动:“我们可以跟大家分享阅读、方法,玩具、食物等,在生活中,你们都跟小伙伴们分享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有学生说:“我和XXX一起去玩,我和他分享了水果……”学生互动很热烈,气氛非常好。

4.课堂延伸,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小结,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一个游戏、一个调查或是一个悬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例如,在《分享真快乐》的总结时,笔者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跳房子”游戏让学生课后去开展;通过这样的延伸,不仅让学生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玩游戏更快乐;还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下次上课时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总之,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互动中,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素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道德与法治(一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聂 虹.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74).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