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8-03-23张雅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个体化饮食常规

张雅欣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洛阳471003;2河南省洛阳东方医院 洛阳 471003)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妊娠的24~28周,极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它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除药物治疗外,其基础的干预方案还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本研究将个体化饮食控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0例。常规组年龄26~33岁,平均年龄(26.96±3.34)岁;孕周 25~37周,平均孕周(35.32±2.67)周;初入院体重(65.31±2.68)kg。研究组年龄 25~35岁,平均年龄(27.38±5.76)岁;孕周 24~38周,平均孕周(36.31±2.89)周;初入院体重(70.45±3.59)kg。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检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不存在沟通理解障碍,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脏器功能障碍者、妊娠合并症者以及血糖异常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控制。营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高及体重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饮食方案,分析原饮食方案的不足,并进行优化与改善,指导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循个体化饮食方案进食,做到按量供给。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患者体重指数给予适当的基本能量供给;(2)蛋白主要通过蛋、鱼、奶类等优质蛋白质摄入,摄入量在体重理想情况下控制在1.5~2.0 g/d;(3)严格控制糖、盐、脂肪摄入量,糖应占总摄入热能的50%~60%,盐控制在5~6 g/d,脂肪不应超过摄入总能量的30%;(4)蔬菜以绿色蔬菜为主,供应≥500 g/d,严格控制或禁止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包括粥、胡萝卜等;(5)细化三餐总热量摄入,早、中、晚三餐能量摄入分别为1 d总热量的1/5、2/5、2/5。2周后,若患者血糖水平仍未达标则进行胰岛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内容包括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监测体重以及监测血糖等内容,总分100分,其中全部依从:总分>90分;部分依从:70~90分;不依从:总分<70分。饮食依从率=(全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3)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以及产褥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2 两组饮食依从情况比较 研究组饮食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饮食依从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常规组羊水过多发生率为 15.25%(61/400),早产发生率为 8.50%(34/400),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00%(40/400),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 10.50%(42/400),产褥感染发生率为8.00%(32/400);研究组患者羊水过多发生率为6.25%(25/400),早产发生率为 3.25%(13/400),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16/400),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 3.75%(15/400),产褥感染发生率为 2.00%(8/400)。研究组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以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据报道[2~3],世界各国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14%,在我国的发生率为1%~5%,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长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对抗胰岛素激素分泌量随孕周的延长而增多,胎盘产生的蛋白溶解酶、胰岛素酶随之增加,使其对内源性胰岛素的降解增加并失去活性所致。研究表明[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的不断增加,使其通过干扰脂质代谢损伤血管,导致内皮细胞层通透性增加,降血栓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此外,妊娠期糖尿病可使胎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增生及胰岛素分泌,造成蛋白质与脂肪合成增加,躯干过度生长。因此,将孕妇血糖控制于目标水平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及合理运动是目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式[5]。合理的饮食控制能够维持患者妊娠期间热量及营养需求,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性酮症发生,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个体化饮食控制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管理,通过根据患者具体制定个性化食谱,提供每日必需的热量及营养,控制血糖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控制,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本研究中还表明,研究组饮食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以及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饮食控制,能够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妊娠结局。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相关指标水平,提高饮食依从性,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程慧敏,梅彬.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黄芪四君子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6):1317-1319

[2]李海滨,赖敬波.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23-24

[3]孙莉,郭梅,葛艳红.生活方式及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和哺乳期综合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5):3012-3013

[4]彭艳,丁娟,丁桂凤.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6,46(3):299-301

[5]竺月芬,汪期明.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并发症控制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8):1611-1613

[6]范小燕,彭冰洁.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6):73-75

[7]陈春丽.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82-383

猜你喜欢

个体化饮食常规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常规之外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何为清淡饮食
别受限于常规
健康饮食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