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容量治疗对肾移植患者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探究

2018-03-23凌泉梁敬柱李斌飞陈勇杨源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羟乙电解质淀粉

凌泉 梁敬柱 李斌飞 陈勇 杨源锋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中山 528403)

研究显示[1],对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术中扩容治疗能够增加肾脏血流量,优化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利于术后转归及肾功能恢复。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I Starch,HES)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新一代人工胶体,为血容量扩充药,在低血容量的治疗及预防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容量治疗对肾移植患者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肾移植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男 65例,女 35例;病程 2~8年,平均病程(4.15±2.17)年;ASA分级:Ⅲ级54例,Ⅳ级46例。对照组男 63例,女 37例;病程 2~9年,平均病程(4.13±2.14)年;ASA分级:Ⅲ级55例,Ⅳ级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年龄20~60岁,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尿毒症,且符合肾移植手术适应症[2]。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心肝功能异常者以及本次实验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行肾移植手术前给予容量治疗。研究组采用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液体容量替代治疗,麻醉后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25 ml/kg,输注速率25~30 ml/min[3]。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进行液体容量替代治疗,输注方法、液体量及速度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包括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及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对照组组别nBUN/(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00 100 3.539 0.120<0.05>0.05 3.390 5.753<0.05>0.05 t P 15.91±5.88 15.93±5.69 0.024>0.05 13.33±4.31 15.77±5.66 3.430<0.05 891.33±137.33 892.55±132.69 0.064>0.05 339.31±102.31 782.41±130.34 3.390<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Plt、PT、INR及APT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lt、PT、INR及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nPlt(×109/L)治疗前 治疗后PT(s)治疗前 治疗后INR治疗前 治疗后100 100 t P 213.13±59.41 213.33±59.31 0.027>0.05 258.11±77.33 259.11±78.33 0.091>0.05 12.32±1.43 12.38±1.22 0.319>0.05 13.71±2.51 13.87±2.48 0.543>0.05 1.031±0.023 1.033±0.028 0.552>0.05 1.058±0.041 1.061±0.033 0.5770>0.05 37.12±3.46 37.28±3.32 0.334>0.05 38.71±4.31 38.57±4.48 0.225>0.05

3 讨论

在肾移植手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移植肾的灌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羟乙基淀粉属于人工血浆代品,用于血液稀释可有效扩容,减少手术用血,自上世纪末问世以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围手术期液体容量替代疗法[5]。羟乙基淀粉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但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扩容强度小,而高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在体内蓄积残留时间较长,可对凝血功能及肾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本研究选用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为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输注后,能够维持血管内较高的胶体渗透压,有效防止血浆蛋白渗出,从而获得强效持久的容量扩充效应,提高移植肾的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还可促使体内大量毒素迅速排出,促进心功能,建立心、肾功能间的良性循环。此外,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与正常血浆pH值、黏稠度接近,不会对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以及凝血功能产生影响[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lt、PT、INR及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肾移植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容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对其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疏树华,柴小青,李传耀,等.羟乙基淀粉130/0.4对活体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42-744

[2]崔向丽,邱爽,司徒伟,等.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应用评价及文献回顾[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6):358-361

[3]高玉洁,韩流,张勇,等.比较不同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肾功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3(s2):5053-5056

[4]高丽雯,刘存明.羟乙基淀粉对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9):1038-1041

[5]李邦一,张玫,朱鸿明,等.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26(10):1626-1629

[6]江楠,邓晟华,吴晓丹,等.羟乙基淀粉容量替代治疗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5(3):191-194

猜你喜欢

羟乙电解质淀粉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围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与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患者颅内压升高的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