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策略

2018-03-22杨仕敏

魅力中国 2018年34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数学

杨仕敏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构建课堂探究活动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探究、合作和动手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全面评价,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谈我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性探究活动。

一、创设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的问题情景

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个好的背景,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一个问题,通过了学生自己去探究,就可以加深理解,但一个具有问题空间,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一个合适的探究对象,才有较大的探究空间。为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渠道整合探究的学习材料,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有目的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例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教师设计情景问题“下面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解出两个根,把两个根告诉老师,让老师猜出你们的方程”学生说出两根,老师很快说出了原方程,学生因此会感到惊讶,就想弄清楚老师的秘密在哪里,从而调动了课堂情境的设置应遵循自然、贴切、有助于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展开和学生潜能的开发。另外,教师还要学会适时地抓住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教学情境的再创造,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恰当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二、情境问题设计要有弹性,关注各层次的学生

情境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是促进课堂探索深入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有层次性地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索和成功的机会,带领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兴趣,为揭开这个秘密,学生就要根据游戏中透出的信息,已知两根就能确定原方程,故会猜想,两根可确定方程的三个系数,从而在情景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发现了要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找出确定的规律,学生就会对两根做加、减、乘、除等运算,把运算的结果与系数对照,发现出一些规律,再根据规律猜想一个结论,即根与系数关系的理论,再用公式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根与系数关系的定理。

三、问题激趣法

新颖、富有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往往会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垂径定理的推论”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如何求“历史古迹赵州桥的桥拱半径”这一问题,由于问题比较实际且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新知识的引入与讲解自然简单多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用激趣法

数学的实用性常被学生忽视,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展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现实世界的中介和工具。例如:函数概念的学习,可以从出租车的车费与行驶路程,等候时间,起步价之间的关系谈起,以启发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探索,验证并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五、美学激趣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公式、式子等对象中的对称、和谐、统一、简洁给人带来美的视觉效应。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异和美妙,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向往数学。比如在学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两圆相切、反比例函数图象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和领悟这些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的东西,以激起其学习兴趣。

六、给学生以适度的指导

由于受認知发展能力的限制,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需要教师的指导。但随着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慢慢深入,教师应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减少指导,增加学习中自主探索的成分。所谓“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决在于“度”,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适当地指导,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因为可以有一个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七、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和练习的效率

课题采用习题设计等级化及“做”“批”“改”“析”四步训练法,分组解题比赛的形式,配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就连一些后进生也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得到激发并形成了一定积极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学和练习的效率。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每年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都必须钻研清楚,才能制定适当的标高,囊括所有的知识点,才能把握好分寸,不至太浅或太深,才能纵横联系,前呼后应。

参考文献:

[1]吕传汉主编:《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吕谓源:《教学改革的走向》,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