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自然盈润儿童的生命成长

2018-03-22刘萍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自然游戏

摘要:说到大自然,你想到的是什么?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蝉虫争鸣?大自然是我们都非常向往的地方,作為70后,我们的快乐童年就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那时的我们,放学回家后就是三五成群去田间地头打猪草,还会用草做一些投掷输赢的游戏;田间荞麦结果的时候,会用麦夹做哨子吹出各种小曲;女孩子揉搓着泥巴过家家,男孩子用树上的小果子做空气枪的子弹攻击比试;夏天去河里游泳,摸狮螺;冬天抱着暖炉煨地瓜黄豆……每每想到这些,很多人会发出感叹:我们的童年里充满了各种有意思的事情,自由而快乐;现在的孩子童年太无趣了,他们没有玩伴,更多的是和电视、电脑、平板、手机一起度过的,也许某一天,孩子们只能在传说中了解大自然了。这不是杞人忧天,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么大自然对于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意义呢?缺少与自然亲密的接触又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关键词:采桑养蚕;大自然;游戏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之“采桑养蚕”

活动背景:教材教学和学生体验的双重需要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为“养蚕”。在三年级,孩子们种植了一种植物,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已初步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了长期种植和观察活动的辛苦和快乐。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因为和现在孩子的生活距离较远,所以更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奇妙的小动物。蚕儿虽小,但在哺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却相当丰富,哺育的一个多月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小生命的外形改变、生命转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养蚕活动既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一项很好的科学实践活动内容。同时,养蚕的过程还可以使孩子们剧烈地感受到“哺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可以由物及人孕育发生爱与奉献的联想,感悟生命的奇异巨大,享用成功的开心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离合悲欢中发觉人生真理: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认真,学会生活。

我们的养蚕活动正如我预期的那样,他们兴奋、投入。

活动情况:

三月底,我在淘宝网上购置了一批蚕卵,4月1日,我将蚕卵分给了四年级各班的孩子,让每班的孩子分头开展“养蚕”活动,同时跟孩子们约定,要比一比哪个班级养护管理得好,结出的茧子多。每班的孩子分成7个组,每组选出代表来参与班级养蚕的养护和管理,所有同学都可以每天观察蚕,写养蚕活动的分享日记。很多老师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兴奋,争前恐后地拿来了大大小小的盒子,盛放他们的宝贝——蚕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养蚕的活动情况吧!

一、 准备工作

拿到蚕籽之后,就可以做孵化的准备工作了。准备一个干净的小盒子,保证能透气,可以在盒子里面铺上一层餐巾纸,然后把蚕籽放进去,耐心等待蚕卵的孵化。一般气温合适,它自己就会孵化。小蚕孵化出来之前,需要把食物准备好(桑叶、莴苣叶、蚕饲料,都可以)。

拿到老师下发的蚕卵,孩子们像珍宝一样保护他们,上课的时候放在课桌里,放学了把它们带回家,晚上睡觉时放在床头柜上,有的孩子为了让蚕卵早些孵化,还把蚕卵放到了睡觉的被窝里,还有的一直揣在贴身的口袋里,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二、 养护管理

在“采桑养蚕”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查阅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资料,并组织孩子们一起交流,对蚕宝宝的养护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孩子们了解到: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蚕宝宝共要脱皮四次,每一次脱皮就算增加一岁,五岁之后才开始吐丝结茧。蚕宝宝一般需两天两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茧子中的蚕宝宝会进行最后一次(第五次)脱皮,成为蛹。大约再过7~10天后,蛹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雌蛾约在4~5个小时内,产下约500个卵,然后慢慢死去。

活动花絮:

因为新奇,孩子们每到下课就会聚集在一起,照看着蚕宝宝,活动前,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们有些担心,怕孩子们下课聚集吵闹,也怕蚕宝宝在教室里会让孩子们上课分心。为此,我特意找孩子谈话,告诉他们养蚕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蚕对气味特别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净化剂等;蚕宝宝喜欢安静的环境,避免课间大声吵闹;任课老师评出的专心听讲的孩子能够把本小组的蚕宝宝带回去养护,并且记录养蚕日记……这下,任课老师们都很乐意地参与我们的“采桑养蚕”活动了。

养蚕活动中,孩子们还总结了很多养蚕小经验:刚刚孵化时,蚕宝宝吃得很少,开始一天几乎不吃,选择叶片要嫩,用剪刀剪碎,但时间一长桑叶容易脱水,无法食用,可在上面盖一层薄膜;刚开始喂食可选择桑枝上的第二片嫩叶;给蚕宝宝喂食时要注意观察,如果叶片干枯脱水已经无法食用就要换掉,不然蚕宝宝就要饿肚子了;头眠前后,蚕宝宝比较小,所以更换时要小心,不要弄伤它们,可以借助筷子或羽毛,避免用手直接拈,更要看仔细,不要遗漏了躲在桑叶背面的蚕宝宝们;养蚕一定要保持干燥、卫生,要及时更换掉残渣、蚕屎,不然蚕宝宝就容易生病;等大眠后,蚕宝宝食量就大增了,这时基本上是每隔一小时喂一次叶,此时,晚上也不能断叶,要及时布叶;当蚕宝宝昂着头不吃也不动了,或者往边沿爬了不动,就说明它要眠了;当蚕宝宝不吃,往角落爬,身体渐渐缩短,青色褪去,体内的桑叶就排干净了,身体变得发亮,这时就要把它捉到蚕山了,准备结茧了。

……

整个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顾着他们。下课了,他们会聚集在一起,观察着蚕宝宝的各种活动,看到蚕宝宝大口吃着桑叶便眉开眼笑,要是蚕宝宝懒洋洋地不吃东西,他们就着急得各种求助。把蚕宝宝养的白白胖胖的孩子,总是时不时露出得意之色;一些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蚕宝宝的小主人就暗暗观察,想尽补救的方法。在蚕宝宝逐渐长大,食量大增的时候,很多孩子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也不忘给蚕宝宝喂上几片桑叶,还有些孩子,动员家人和自己一起照顾养护蚕宝宝。那一个月里,孩子们和蚕宝宝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以至于在后来的抽丝活动中,好几个孩子因为舍不得蚕宝宝而默默流泪。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洛夫著,王西敏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中国发展出版社.

[2]“自然缺失症”词条,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刘萍,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大自然游戏
游戏
浅谈小学美术特色教学
数独游戏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探究
疯狂的游戏
自然视域下的情感美
亲近大自然,体验快乐
大自然的佛教,流水般的洗礼
爆笑游戏
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