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3-22杨晓娜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现状问题优化路径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以及更好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优化路径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教育意义,社会层面对于教育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判断专业发展是否具备蓬勃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和创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具备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范畴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涵盖了设计和开发学习过程,运用和管理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优化教育学习目的,提升教学实效性的专业学科。在70年代末,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形式,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在于能够熟练掌握教育技术及相关设备,重点在于技术层面掌握,对于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自主探究意识的重视程度则较为欠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范畴内涵也有了更为显著的拓展。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这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延伸为能在新技术领域承担起开发、设计和管理等重要职能责任的能力培养,这主要涵盖了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和运用,同时还囊括了后期管理和评价的重要功能。人才培养范围包括师范院校及中等教育学校的课程教师以及其他技术工作者等类型,覆盖了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

二、 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

(一) 教学理念较为滞后

传统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教学重点在于电教工作技能,同时辅助以师范技能的教学。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更加偏向于技术层面。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技术教育比不上计算机专业教学成效的尴尬局面,专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学理念存在滞后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的长效发展,这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理念,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理念指导。

(二)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至今以来依然还有许多院校沿用着传统教育理念和陈旧课程体系,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不衔接问题。当前教学模式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要途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地位。另外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教育技术学科具备极强的专业交叉性特征,涵盖了教育领域、社会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等多个内容范畴,因此这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就我国当前专业教育现状而言,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但却缺乏一定的复合性知识结构,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较难满足当前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三) 社会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社会认知对于将教育技术专业存在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依然停留在电化教育的阶段。甚至还会有部分社会认知认为这一专业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在专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这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实质上教育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备重要的发展价值。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专业的运用范围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而言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探讨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具备重要的探究价值。

三、 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明确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定位

教育技术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涵盖了专业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其他企事业生产等类型。由于在社会经济活动发展中,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多样化,这也需要各地方和各层级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向多层次和多方向的培养模式优化,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办学。如专科院校层次可集中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本科院校层次可集中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而研究生等以上层次则可向研究型和创造性人才发展方向定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不同经济活动和社会主体差异化对人才的需要。

(二) 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培养路径

在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际过程中,则需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基于学科特征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平衡教育取向、计算机取向、传媒取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设定针对性的教学培养方案。尤其是针对计算机取向和传媒取向的教学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主体的专业应用能力。这可以通过学校和市场企事业主体进行协作办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对口实习机会,通过双导师制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全覆盖的专业指导。例如针对教育技术资源设备(包括软硬件)设计和规划人才培养而言,则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体系的构建,从而能够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实时了解市场发展的需求,有效规划和设计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教育产品。

四、 结束语

就当前教育现状而言,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模式缺乏创新以及社会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这都为该专业人才的长效培养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这需要不断优化当前教学模式的不足,构建更加符合人才发展的教育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黄映玲.双层次多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3):73-77.

[2]王碧静,蔡莹.地方院校非师专业方向转型背景下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4(03):151-154.

[3]胡立如,张宝辉,程璐楠,张晶.什么导致了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衰弱——基于A综合研究型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停办的个案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2):77-87.

作者简介:

杨晓娜,河南省鄭州市,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现状问题优化路径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高校学生网络点餐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