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思维导图的实践教学探究

2018-03-22李文桂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框架导图概念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通过一系列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助于人脑的创新以及扩散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实践教学

一、 思维导图引入的原因

当前学科教学方式主要为讲授式,在课堂中,教师在讲授时将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课后再将学习笔记整理复习。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思路被牵制,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教师对某一内容所掌握的知识部分,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学生的学习也受制于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学习过程没有学生的任何个人的思考和创意,有点“机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

二、 思维导图引入的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像神经细胞一样由一个点散发出多条神经线,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有主题的关系,采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展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用与图像、颜色、箭头等建立记忆链接。

地理教学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可增强思维的有序性,有利于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并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出发,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把握和推理能力的提高。

三、 思维导图的实践运用

(一) 概念的运用

地理概念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双重作用,既给出了事物是与否的标准,又给出了该种事物所具备的性质。一般说来,对地理教學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及其表现形式,还要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地理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扩大对概念的认识理解,成为系统知识,并能运用概念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即要求理解、记忆、掌握、运用。图1是自然资源的概念思维导图,通过导图直接明确指出自然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分类、特征以及资源问题有了整体的认识,这对知识掌握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 因果关系的运用

因果关系思维导图,用来帮助学生分析一个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它导致的结果。因果分析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图2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从图中能够直观清晰地反映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多重原因,即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自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黄壤的特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和植被被严重破坏;人为原因包括垦殖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开矿与建筑窑洞等。

(三) 结构框架体系的运用

1. 知识结构关系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图3为区域农业的结构框架,学生能够直接了解到要掌握农业的特点、分类、农业的影响因素以及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等相关知识。因此这类关系图比较适应于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对单一结构知识的复习巩固。

2. 单元总结的运用:这类的思维导图主要运用于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后对知识模块的构建,即把书由厚变薄,由繁化简,让知识点一目了然地在脑中形成框架或者模块。图4为“高中地理必修1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单元总结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画出本章的单元,形成单元模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便于形成长期记忆模板。

四、 总结

当然,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为课堂构建框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表达或者展示知识,可以促进师生交流等。所以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时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内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课后分析总结也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黄世卿.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途径的探究[J].成才之路,2015年22期.

[2]吕晓丹.“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5年20期.

作者简介:

李文桂,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框架导图概念
框架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