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椎穴敷贴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72例疗效分析

2018-03-21高玉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期
关键词:慢性湿疹

高玉琳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湿疹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大椎穴敷贴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144例慢性湿疹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大椎穴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变化、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时间。 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湿疹治疗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P<0.05);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2例(P<0.05);在用药治疗前后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指标水平上,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湿疹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大椎穴敷贴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湿疹;氯雷他定;大椎穴敷贴

[中图分类号] R75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2-008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oratadine combined with Dazhui acupoint external application on chronic eczema. Methods 144 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7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ratadine alon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ratadin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zhui acupoint external applic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hanges of laboratory indexes,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and total treatment time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hronic eczema (90.3%) in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73.6%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ere only 3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reatment group, fewer than 12 cases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and the total time of treatment for eczema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mpovement of thymic activation-regulated chemokine, immunoglobulin and eosinophil cou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Loratadin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zhui acupoint external application used in chronic eczema patients can control the symptoms in a short time,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Chronic; Eczema; Loratadine; Dazhui acupoint external application

慢性濕疹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皮肤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该病属于“湿疮”的范畴[1,2]。慢性湿疹病情迁延反复,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近年来普遍认为是由于内外激发性因素共同作用后,出现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种类型。中医学对湿疹治疗的历史较为悠久,且所能应用的方法相对较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口服或外洗用药两种途径。如何能够使中医学在该疾病治疗的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防止病情在治疗后反复出现,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及相关领域所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研究慢性湿疹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大椎穴敷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4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29例;湿疹病史1~18年,平均(6.9±1.4)年;年龄26~77岁,平均(46.3±7.0)岁;治疗组中男45例,女27例;湿疹病史1~16年,平均(6.3±1.8)年;年龄22~78岁,平均(46.7±7.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病情符合湿疹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与研究;③无其他合并症;④无药物禁忌证;⑤沟通能力和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①病情不符合湿疹诊断标准;②患者不愿参与研究;③存在其他合并症;④存在明确的药物禁忌证;⑤沟通能力存在异常,或罹患精神类疾病[3]。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30),10 mg/片,每次10 mg,每天一次,连续用药治疗1个月;治疗组:口服氯雷他定,每次10 mg,每天一次,在大椎穴的位置贴敷大椎穴敷贴,主要方剂组成为细辛、肉桂、麻黄、苍术、附子、防风、地肤子、薄荷,每次贴敷时间控制在6 h,每天贴敷一次,连续用药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慢性湿疹治疗总有效率、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治疗前后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湿疹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

1.3 评价标准

显效:瘙痒等湿疹症状彻底消失,患处皮肤状态完全恢复正常,停药后病情没有再次复发;有效:瘙痒等湿疹症状明显减轻,患处皮肤状态虽然与正常皮肤还存在一定差异,但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无效:瘙痒等湿疹症状没有减轻,患处皮肤状态仍然存在明显异常,或停药后病情再次复发[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慢性湿疹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慢性湿疹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4.2%),少于对照组的12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用药前后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改善幅度

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湿疹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湿疹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湿疹患者的病情迁延反复,且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相关专家在研究后普遍认为是由于内外激发性因素共同作用之后导致出现的一种迟发型的变态反应[5],因此在治疗时主张抑制变态反应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氯雷他定为特异性皮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常用药物,进入机体后可竞争性地对组胺H1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对组胺所引起的过敏症状进行抑制,药物起效快,同时作用持久显著,因此在湿疹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氯雷他定可引起嗜睡、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而长期服药或加大剂量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如何在常规剂量上联合用药以提高质量效果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临床中医的不断发展,如何能够使中医学在该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防止病情在治疗后反复出现,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及相关领域所研究的一个重点。

中医对湿疹进行治疗的方法相对较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口服或外洗用药两种方式[6]。敷贴治疗历史悠久,在免疫调节方面治疗效果独特,本次研究中选取大椎穴作为敷贴穴位,能够提升诸经之阳气,使药物直接达到病所,改善气血,调和营卫,祛除邪气。近年来临床就大椎穴敷贴治疗效果进行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支气管哮喘、颈椎病、小儿发热、小儿外感咳嗽、支气管肺炎以及急性湿疹方面有显著疗效,而关于慢性湿疹的研究基本空白,我院采用药物敷贴配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结果显示其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单独氯雷他定治疗(P<0.05),这是由于方中细辛为君药,具有散寒温肺化痰,祛风湿利水活血的功效。方中的臣药: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利水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方中的佐药:附子具有助阳散寒的功效;防风具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效;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方中的使药:薄荷能够疏风热、透疹。全方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风除湿,化痰祛瘀的治疗效果[7-10]。现代药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能够对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的组胺释放过程进行控制,对缓激肽和组胺诱发的血管通透性异常增加现象进行抑制,从而发挥积极的抗变态反应作用[11-13]。该方剂组成中的八味中药,均含有一定的挥发油成分,麻黄、附子、细辛的药物有效成分分别为麻黄碱、乌头碱、α-细辛醚。如果通过肠胃途径给药,毒副作用大,且给药方法不是十分方便,而上述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相对较小,药理作用程度较为剧烈,采用外用方式给药更为适宜。此外,薄荷醇和薄荷脑是中药薄荷的主要有效成分,薄荷醇属于理想中药渗透促进剂的一种,可以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胃肠道、鼻腔、口腔黏膜吸收产生积极的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湿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中医学治疗慢性湿疹的优势性和有效性。

总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大椎穴敷贴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金贵. 自拟养血散风汤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3):38-39.

[2] 吳积华,王会丽. 泻心汤合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疹6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9):54-55.

[3] 宋瑜,马绍尧,李咏梅,等. 健脾除湿方治疗湿疹 48 例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9):54-56.

[4] 陈晓红,曹碧兰. 咪唑斯汀与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的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33(12):320-321.

[5] 郑小景. 中药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261-262.

[6] 弓娟琴,林麟,郝飞.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及药物联合治疗的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37(19):514-515.

[7] 张雪梅,张晓梅. 柏栀祛湿洗液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6):719-720.

[8] 戴文静,陶茂灿.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132-133.

[9] 李秀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湿疹5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6):113-114.

[10] 郭堃,张瀚文. 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29-30.

[11] 赵明,卢静,刘讯讯,等. 氯雷他定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26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13,35(6):730.

[12] 杨勤萍,陈连军,徐金华,等. 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93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33(1):50.

[13] 王艳宏,王锐,管庆霞. 穴位贴敷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镇痛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1, 27(8):51.

[14] 马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4):621-622.

[15] 贺伶,林志金.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液和诱导痰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0):1027-1030.

(收稿日期:2017-11-13)

猜你喜欢

慢性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地龙白糖液,湿疹无处藏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自拟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42例临床分析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