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21刘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营养状况肺结核

刘阳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肺结核(PTB)合并糖尿病(DM)患者营养状态不良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PTB-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营养状态将其分为营养状态良好组(n=37)和营养状态不良组(n=23)。将两组临床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处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高危因素。 结果 两组性别和出院后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情况、出院后饮酒与DM控制情况均为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年龄较大、入院时存在病灶空洞、出院后存在饮酒和DM控制较差情况均与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关系密切,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肺结核;糖尿病;营养状况;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2-00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malnutri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PTB-DM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avorable nutrition group(n=37) and malnutrition group (n=23).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malnutrition prognosis in PTB-DM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smoking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incidence of cavitary lesion upon admission and drinking and DM control after discharge were all 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malnutrition prognosis in PTB-DM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Advanced age, cavitary lesion upon admission, drinking and poor DM control after dischar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lnutrition prognosis in PTB-DM patients, and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drawn to them.

[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abetes mellitus; Nutritional status; Risk factors

我国糖尿病(DM)与肺结核(PTB)发病率均较高,而DM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使患者身体素质降低而增加PTB发生风险,也影响PTB患者的治疗效果,故PTB-DM患者的预后状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1]。PTB-DM患者治疗后机体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常使患者营养状态处于较差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状态,也增加疾病复发风险。基于此,本研究对PTB-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顧性分析,试图发现影响PTB-DM患者营养状态不良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PTB-DM患者的临床资料,且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病情随访,评估其治疗6个月后的营养状态。纳入标准:符合2008年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中结核病诊断标准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DM诊断标准[3];年龄>18岁者;出院时病情控制良好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DM并发症者;相关治疗禁忌证者;沟通障碍者。根据随访6个月内患者营养状态分为营养状态良好组(n=37)和营养状态不良组(n=23)。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评价指标

1.2.1 营养状态评估 根据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4]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量表总分为30分,得分<24分为营养状态不良,得分≥24分为营养状态良好。

1.2.2 DM控制情况评估 根据密西根糖尿病知识问卷(DKT)[5]评估出院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控制情况,量表总分为23分,得分>15分者为DM控制良好,得分≤15分者为DM控制较差。

1.2.3 用药依从性评估 根据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6]评估其用药依从性,量表总分为7分,得分>5分为依从性良好,得分≤5分为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情况、出院后饮酒情况、吸烟情况、DM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情况等资料,对两组影响营养状态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将影响营养状态的单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分析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的性别和出院后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态良好组年龄、病程、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例数、出院后饮酒例数均低于营养状态不良组(P<0.05);营养状态良好组出院后DM控制良好例数、用药依从性良好例数均高于营养状态不良组(P<0.05)。见表1。

2.2 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情况、出院后饮酒与DM控制情况均为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DM患者常因身体状态不佳而食欲降低,或对DM营养知识的缺乏而自行减少饮食的摄入,最终引起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营养状态不良[7]。PTB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而易并发DM等代谢性疾病,且PTB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脂肪储存量减少,使患者出现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8]。PTB-DM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常可缓解,但在出院自行管理的过程中,常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或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而出现营养状态不良等预后不良症状,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9]。故发现影响PTB-DM患者营养状态不良的危险因素对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水平至关重要。

临床研究表明,老龄DM患者的消化功能降低、身体机能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而使机体对营养的摄取量减少,不利于其预后恢复情况[10]。本研究结果也发现,年龄越大的PTB-DM患者越容易出现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症状,这也提示年龄越大的PTB-DM患者,身体机能越差[11],而越容易出现营养状态不良症状,对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生活质量均不利。故对年龄较大的PTB-DM患者在住院期间需给予详细的知识宣教并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对出院的年长患者也需要定期随访,及时对营养状态不佳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和行为干预,改善其预后状态。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的PTB-DM患者越容易发生预后营养状态不良,而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情况。且有学者研究表明,出现病灶空洞的PTB-DM患者预后恢复较差[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PTB-DM患者的病灶空洞可减少药物渗透性而降低药物疗效,也为结核菌提供良好环境而增加药物耐药性有关[13]。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出院后饮酒和DM控制较差的PTB-DM患者出现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风险较大。究其原因可能与饮酒对肝细胞损害较大[14],影响患者肝功能而不利于机体营养代谢,DM控制较差可使机体糖代谢、脂代谢紊乱而影响患者代谢功能有关[15]。且患者处于DM控制不良状态也影响其他各项身体机能,对其预后恢复不利。故应严格控制出院PTB-DM患者饮酒行为,督促患者及时监测血糖,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年龄、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情况、出院后饮酒与DM控制情况均为影响PTB-DM患者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需给予出院PTB-DM患者有效的病情随访,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对高龄患者和入院时出现病灶空洞的患者应给予重点访视,减少预后营养状态不良的发生,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桂徐蔚,沙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8):657-660.

[2] 应潜,汪仕文,黄文辉,等.鹰潭市83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 42(15):2699-2700.

[3] 胡海娟,邹圣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04-1505.

[4] 吕丽雪,黄丽容,劳美铃,等.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 52(3):332-335.

[5] 赵永红,李纯芬,向桂珍,等.连续性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行为改变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6):630-634.

[6] 潘静,朱佩芳,朱梅华,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3):4030-4033.

[7] 陶静,刘清华,黄丽紅.糖尿病病人医学营养治疗教育执行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6,30(29):3661-3663.

[8] 郑会秋,杜建,舒薇,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12):1078-1081.

[9] 李秀芝,李俊芹,孟强,等.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与康复依从性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5):389-392.

[10] 李琳,邓小岚.能量计算模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857-1859.

[11] 杨莹,吴捷.老年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4):480-482.

[12] 蔺瑞函,王先化,赵善良,等.34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随访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583-587.

[13] 杜佳辉,袁五营,张光照.手术治疗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6):528-531.

[14] 赵刚,董蕾,李红,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乙醇所致肝细胞损伤中脂肪酸合酶表达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8):689-693.

[15] 林平,胡剑.不同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和代谢指标控制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5,37(5):496-497.

(收稿日期:2017-09-11)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营养状况肺结核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