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探索

2018-03-19韩笑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韩笑

【摘 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依托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为例,阐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与典型模式,分析了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有助于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对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对于校企合作而言,它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并有机结合了教学理论与企业实际,这种合作模式有效实现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培养的人才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能使人才更加实用。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更加接近市场,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有效结合了理论和实践,这种全新的理念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决定了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布,要求企业要给高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积极投入到培养工科工程技术人才的工作中,使这些人才不仅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科技进步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工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一文中,重点强调了,“对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要做到同步规划,开发人力资源和技术改进也要协调推进,这样才能使改革教育教学和升级转型产业相促进。将职业院校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案进行强化”,“对一些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向技术应用型院校给予支持和引导”,“对企业参与培养人才计划进行健全”,“结合校企合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得校企合作更加深化,同时,还要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活动和相关工作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企业重点办学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还提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其中,在政府的指导下,主体为企业,导向是市场,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进而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在重大项目时要共同完成,以此来完成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任务”。

因此,通过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以学校理论授课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主要模式

第一种模式:企业走进学校模式

这种模式指的是,企业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一些生产任务或者项目,使学生在校园内一边学习,一边参与社会实践。不仅能够使企业缺乏场地、学校缺少实训资金的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能对企业缺乏建立实训基地资金的难题得以解决,使企业和高校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这种多赢方式也得到了学校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第二种模式: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这种模式主要包含“工读轮换制”和“全日工作、工余上课制”两种。“工读轮换制”指的是,在相同专业和年级内,使一半的学生留在学校学习,将另一半的学生安排到企业实训,轮换周期为一学期或者一季度;“全日工作、工余上课制”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学生作为全职进行工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只能利用工余时间,基于讨论、讲课、自学等方式,有机结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直接运用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以此来促进自身技能的提升。在西方国家,这种模式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在德国职业技术院校中广泛使用,我国也可以参考这种模式,来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种模式:校企互动模式

实训基地、原料、设备都是由企业来提供的,而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时,则要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完成。

“校企双方互聘”指的是,高校教授课程时,需要企业优秀专家和技术骨干的参与,这样能使学生专业技能有所提高;而且,对于企业而言,在培训理论知识方面,也需要高校教师的协助,这样能够促进企业员工专业素质的提高。基于校企双方互聘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使企业培训员工的成本有所降低。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企业和高校都有诸多好处,企业获得了专业人才,学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也促进了高校的发展;这种模式是双赢的,使校企之间的优势得到互补,也共享了彼此的资源,促进了校企共同发展。

第四种模式:“订单”式合作

对于学生而言,工作和就业完全不用担心,进步一同步了招生和招工、以及教学和生产,同时也联体了实习和就业,校企联合完成实施教育工作,而且企业的实际需求就是学校考试和培训的重点,特别是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学校也充分考虑到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职业培训的各项工作中,企业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对职工进行培训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一旦完成培訓,考试符合要求后,就能够签订正式合作,开始工作。这种合作方式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将职业技能培训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展现出来,经过培训后,这些学生有着更强的适应力和更高的就业率,同时就业过程中也非常稳定。该模式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学校的主动性较差,基本上都是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学校的主动权被削弱。因此,大中专院校一般使用这些模式,还是非常初级的。

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问题

校企合作缺乏法律保障。当前,对于我国整体教育而言,校企合作还没有得到教育部的认定,虽然法律支持校企合作这种模式,然而,法律却没有专门的措施来进一步保障,对于部分高校,也只是口头说说校企合作,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这其中,学校较为主动,然而,企业给予的支持相对较小,联合办学的动力不足。而且无法保障合作资金、执行劳动准入制度也存在很大难度。所以,作为国家,要积极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来落实,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有坚定的现实基础。

教育体制相对落后。作为学校,要使各系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要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积极且主动的探索,既要有政策保障,还要有足够的资金。然而,事实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很多制约因素。

教学计划不符合岗位实际要求。学校有制定教学计划的权利,然而,这些计划有很多都不符合岗位实际要求,同时,与企业发展相比,鉴定职业技能的标准较为滞后。所以,在确定职业岗位和动向需求方面,政府要有预见性,制定出的职业鉴定标准要适应于未来企业发展实际。

四、克拉玛依校区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定位、办学方针和办学模式决定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2015年10月22日,教育部就《中國石油大学(北京)关于设立克拉玛依校区的请示》予以批复,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2015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隆重揭牌,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崭新的步伐,开启新的发展里程。遵循“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立足新疆、面相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区域定位;坚持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合作共建的办学方针;坚持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共建的办学模式。依托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坚持与北京校本部统筹规划、互补借力、差异化发展,全面加快建设步伐。因此,校企合作是克拉玛依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搭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平台。克拉玛依校区地处新疆油田,有17家涉油中央企业,其他主要涉油企业共有94家。因此,克拉玛依校区应依托新疆油田这一有利条件,搭建政府、企业与校区共同培养人才的平台,制定合作机制,成立联合机构,通过该机构定期举办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合作培养人才工作安排会议、校企合作座谈会等会议及活动。

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选拔、聘用政府及企业中优秀的专家及技术骨干,通过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校区教师赴企业实习、实践、取证等,及时调整和改进各种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既要对学生行业进行重视,也要传授相关职业知识。

优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同时,建设教学、科研联合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改革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相契合。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仅是现阶段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有效方法。只有“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和尝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体系,才能维持校区的生机和活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 教育部.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教发函[2015]129号).

[5] 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委员会关于建设克拉玛依校区的意见.(中石大京党〔2016〕7号).

[6] 曹照洁.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职教通讯, 2015(5).

[7] 张洁萍.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1).

[8] 王少华. 深层融合与零对接—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