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本主义科技观的三重价值

2018-03-19许明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马克思

许明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人本主义科技观的三重价值:一是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二是通过纠正技术异化、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在军事技术发展和技术经济合作两方面,发挥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 人本主义科技观;马克思;社会和谐

马克思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要在实践中结合人的地位考察技术,而不能仅仅从外在有用性和工具方面来理解技术。毛泽东认为,科技的社会功能中,最突出的功能是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关心科学技术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问题。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技为经济服务,同时也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同样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观点,特别是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取向,重视发展民生科技,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在历史新时期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同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畅想,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中蕴含着明晰的人本主义思想,这种人本主义不仅重视减轻技术异化给工人带来的伤害,更为重要的是强调科技进步的目的是谋求社会进步及为人民造福。

人本主义科技观批判把科技仅仅作为工具的做法,科技进步所伴生的不能仅是冷冰冰的机器和产品,不能是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和资本家的暴力敛财,科学技术必须是为人服务,并受到人类价值理性的约束,否则技术将使人类丧失主体地位。可以说,人本主义科技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重大价值意蕴。

一、人本主义科技观改善人类生活

恩格斯在谈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时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体现在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维度,其实现途径主要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例如,在科技革命引导下,在科技育种、新型化肥、机械化大规模种植的条件下,现代农业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甚至不利用土地也能够生产农作物,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增产增收,满足了人类基础饮食需求。在穿衣方面,由于衣料的丰富和新型材料的开发,现代纺织工业不但满足了人们保暖的作用,而且还提供了多种审美选择,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享受。在出行方面,代步工具由原来的马车、蒸汽机车、柴油车发展到今天的飞机、高铁和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人们的沟通变得更加快速和便捷,极大促进了人们的经济和情感交往。此外,随着通讯方式的变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类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休闲时间得到普遍增加,休闲追求也出现更多的精神、文化、旅游等享受型追求。可以说,现代科技的人本主义导向,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保证。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并不都是美好生活,现代科技进步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城市病”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但要实现改善人类生活的愿景并不是要抛弃技术,而是要改进技术,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更高层次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使得生产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人本主义科技观促进社会和谐

阶级矛盾是一切斗争的根源,而阶级矛盾又主要根植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中,阶级矛盾激化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科技异化的问题,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深刻解剖,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批判,揭露出技术背后的阶级问题。人本主义科技观是对科技异化的纠正,马克思重塑了人在感性世界存在中的主体地位。尽管私有制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人本主义思想已深刻烙进历史进程中。在科技进步和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视提高工人地位,注重保障工人基本权益,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人本主义科技观纠正技术异化的结果是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了社会和谐。

此外,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本主义科技观所关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马克思在讨论其科技观时并未脱离其自然观,其科技观中的人本意蕴主要在于确立自然界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优先地位。尽管其确立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但这种主体性地位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规律性以及前提性的尊重基础上。一旦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创造性,倘若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并对自然界肆意践踏和掠夺,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倘若人与自然不能够和谐相处,那么人类社会的和谐亦无法达到。

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更是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是处理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胡锦涛指出:“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和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2]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强调绿色发展是引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

正如习主席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除生态问题外,在近期中央出台的多项政策中可以观察到人本主义科技观的理念,例如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出台节能环保税收优惠政策等鼓励新材料和新产业发展。人本主义科技观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价值意蕴。

三、人本主义科技观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

在军事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密不可分,尤其是军事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对于国防安全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核武器的发明,世界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多国所具有的核武器,一旦失去控制将足以置地球于毁灭的境地。为此,一种人本主义的科技观显得尤为重要。核技术既可以应用于战争,也可以运用于和平的核能开发,造福于人民。因此,一种人本主义的科技观不仅从理念上对危险军事科技进行控制,更要从科技运行的制度规范角度对其进行广泛约束,出台各项禁令和法规,对从事军事科技研究设置边界,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的目的。归根结底,人本主义科技观是具有价值立场的对于科技本身的总的看法,没有立场的科学技术是可怕的,这将会导致有人滥用科技的倾向,对于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生活造成危险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科技发展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安全,还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许多军事科技可以转化成民用技术,造福人民,例如计算机、人造卫星等技术发明最初是军事领域产物,而后转化成民用产品,对今天的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进步意义。

在经济方面,人本主义科技观能够促进商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形成利益共同体,减小各国冲突风险,从而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正如美国思想家潘恩写到:“我一直提倡通商……它是一种通过国与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助互利而使人类相亲相爱的和平体制……最有效的做法是从人的利益出发去改善他的处境。”[4]可以说,美国的国家安全不仅与其科技进步和军事强大有关,同样与其重商主义传统密不可分,其在全球的大量贸易促进了美国与其盟国之间的战略合作,维护了美国的和平与安全。

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是新时期重要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更是文化带、“友谊带”,通过新时期的丝绸之路,各国民心相通,利益相通,极大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利益联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铁合作是典型的人本主义技术观的体现,通过高铁技术合作,促进了各国友好贸易往来,同时拓宽了中国海外能源进口渠道、延展了军事战略纵深,在总体安全观层面,有利于促进国家和平与安全。

四、小结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不一定代表着人们生活更加幸福安定。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强调人本主义科技观主要是强调纠正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倾向,强调科技发展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防范技术失控风险。综合来看,人本主义技术观在满足个人需求、增进社会福祉及维护国家安全三个层面上都体现出重大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

[2] 郭贵春 主编.自然辩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65.

[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0.

[4] 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78.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伦理正义与法律正义的关系研究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理念和思路
通知“被害人”参加庭审活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