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桑蚕科学饲养技术

2018-03-17曾洪柱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蚕座收蚁蚕期

曾洪柱,田 敏

(四川省凉山州良圆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西昌 615000)

蚕桑产业是凉山州特色经济养殖产业,是农民增收,改善生活的重要渠道。如今蚕桑产业面临着严峻困难和问题,传统桑蚕生产模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茧丝价格不稳定,生产成本大,效益不高[1],为了保持蚕桑产业健康良性循环发展,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来饲养蚕桑,重视病虫害防治,实现蚕桑养殖高效,获得高产、优质的蚕桑茧,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现将蚕桑科学饲养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1 饲养蚕前期准备

1.1 桑园准备

优质、高产的桑园是饲养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桑园应选择建在远离工业区,水源丰富、灌溉便捷、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选择种植优良的蚕桑品种如:“云桑一号”“云桑二号”“嘉陵20号”“湖桑”“南桑一号”等[2]。应用科学、合理的桑树栽培模式,如成片桑、密植桑、四边桑、大行桑等,并根据当地的具体地形、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栽桑模式,不仅能提高桑叶产量,还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1.2 蚕品种的准备

凉山州蚕品种应根据季节、地区气候的特点来选择。春蚕以“青松×皓月”“871×872”为主,夏秋蚕以“夏芳×秋白”为主;晚秋蚕以“871×872”为主,沿金沙江流域的一些蚕区以“781×7532”为主[2]。

1.3 蚕室、蚕具准备

蚕室要求地面平整、整洁,最好地面抹水泥,墙面批灰,屋顶需吊顶,南北方有对流窗,门窗需安装纱窗,防苍蝇和老鼠。小蚕室和大蚕室需分开管理,小蚕室需保温保湿,大蚕室需通风透气。蚕具则根据生产量需求来准备适量规格的蚕簸、蚕架、蚕网、方格簇等,还要准备一些蚕药,如消毒类有消特灵、鲜石灰等;激素类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其他工具:采叶框、薄膜、喷雾器、桶等。

1.4 消毒处理

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可减少病原菌侵染的机会,是防治蚕病发生、获得高产、优质蚕茧的关键环节。消毒工作一般在养蚕前一周完成,先把蚕室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扫干净,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用消特灵,或漂白粉完全消毒,不留死角。蚕具先放到室外爆嗮1~2d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2h,清洗干净后再放入消毒池内浸泡15~30min,取出晾干。关闭门窗前,用喷雾器对蚕室和所有蚕具再进行消毒,喷湿后,密闭1d后再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蚕进育室前再需对蚕室地面消毒1次,再用熏烟剂消毒1次。

2 蚕饲养技术

蚕的饲养原则是在精养小蚕期的基础上,加强大蚕期的饲养。确保蚕发育整齐、健康是获得高产、优质蚕茧的重要保障。小蚕期是指3龄以下的幼蚕,大蚕期是指4~5龄蚕。

2.1 养殖时间

为了合理利用桑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养殖时间。一年可养5期蚕,分别是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养足春蚕、适量养夏蚕、少养早秋蚕、重点养中秋蚕、适量养晚秋蚕。

春蚕养殖期为3~4月,注意加温排湿;夏蚕养殖期为5~6月,注意防暑降温;早秋蚕养殖期为8~9月,注意降温排湿;中秋蚕养殖期为9~10月,注意降温防热;晚秋蚕养殖期为10~11月,注意加温补湿[3]。

2.2 搞好催青工作

领回点青期或转青期的蚕种后,立即均匀倒卵平摊在面积33cm×50cm蚕座纸上,减少定座、匀座的工作量。蚕室的温度可根据蚕期来调控:春蚕期,从蚕种入库当天到第4d,控制在22℃、干湿温差为2.5℃;第5d至第11d开始孵化控制在25℃、干湿温差为1.5℃。从第7d开始注意换气、补湿。夏秋蚕期,自然气温高,蚕种催青可在自然温度下保护至孵化,但防止28℃高温对蚕种的影饷。前5d干湿温差为2.5℃,后6d干湿温差为1.5℃,注意降温补湿,农药中毒。蚕种出库至点青,春蚕是在第9d,夏秋蚕第8d。当有20%左右卵已点青后,蚕室注意严格避光,黑暗保护有利于蚕卵胚子发育整体。若蚕种转青较整齐,则第2d早晨5时左右感光收蚁。因此,搞好催青工作,可使蚕卵胚胎在合理温湿度条件下顺利发育至孵化,在预定日期出蚁,提高一日孵化率,促使蚁体整齐而健康。

2.3 适时收蚁

收蚁最适时间是在盛孵化2~3h后,大多数的蚁蚕已经有食欲,爬行觅食。一般春蚕在9~10时收蚁,夏秋蚕在8~9时收蚁。收蚁要简单迅速,若还有未孵化的蚕卵,将其置于黑暗中保护,第2d感光收蚁。收蚁方法有打落发和桑引法[4]。

2.4 控制密度

单位面积蚕座内饲养合理的蚕儿头数,控制好密度,促进蚕的健康发育,不浪费桑叶。要求小蚕以蚕不碰蚕,大蚕以不重叠为宜。小蚕发育快,需提前扩座、匀座。要求给桑1次,扩座1次,匀1次蚕。1龄每天扩座2次,上、下午各1次;2~3龄每天扩座1次。但对规模较大、设备紧张和熟练的蚕农可进行稍密区饲养,茆迎春[5]等人研究表明大蚕期稍密区饲养可以提高养蚕的设备利用率,节省劳力,节省桑叶,有利于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稍密区饲养适合于春蚕,而不适合夏秋蚕。

2.5 温湿度调节

小蚕期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有利于桑叶新鲜,促进小蚕发育整齐。一般1~2龄温度调节在27~28℃、干湿度1~1.5℃;3龄温度控制在25~26℃、干湿度1.5~2℃。注意加温补湿。大蚕期对高温、多湿、闷热的抵抗力弱,注意通风透气,防暑降温,4~5龄温度在24~25℃、干湿度3~4℃。

2.6 科学喂养

2.6.1 采叶时间 根据蚕的生长发育情况、食量及天气状况来确定采叶的时间。为了保持桑叶新鲜,采叶时间宜早晚进行,特别在干旱季,适宜在早晨采叶;而在雨季,尽量抢在雨前采叶。大蚕期尽量避免吃湿叶。

2.6.2 精选桑叶 小蚕期各龄用叶的一般标准为:收蚁当日用黄中带绿、顶芽以下的第2片叶;1龄用黄中带绿、顶芽以下的第2~3片叶;2龄用绿中带黄、顶芽以下的第3~4片叶;3龄用浓绿色、顶芽以下的第4~5片叶。大蚕期用适熟叶或适熟偏老叶,从下往上采叶,不采黄叶、虫叶。

2.6.3 桑叶的消毒与添食 在给桑前半小时,可以用新鲜石灰水,或消特灵消毒,晾干后喂蚕。高温干燥的天气,可适当给桑叶喷清水,防治桑叶萎焉,保持新鲜,还能有效降低蚕座内的温度,提高蚕进食量,增加蚕茧。

大蚕期,特别是5龄阶段,为了让蚕体壮、结茧大、产丝多、质量好,可将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按照剂量均匀的喷洒在桑叶上,可提高产茧量,减少用桑量,减少倒蚕、死蚕、青头蚕、不结茧的蚕和毛脚蚕,促使蚕成熟度一致,上蔟方便,节省劳动力。有研究发现添食一定量三十烷醇,能增强蚕体淀粉酶、蛋白酶和转氨酶的活性,促进丝蛋白、丝物质积累,增加茧层率,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在桑叶稀缺的季节,可用人工饲料,或玉米面进行添食喂养。

2.6.4 切桑、给桑 小蚕期采用平面饲养,为了方便蚕取食,将桑叶切成大小适中的形状。1~2龄切成正方形叶,长度为蚕体的1.5~2倍。3龄切成三角形叶。若采用片叶立体育,不需要切桑,将桑叶穿连成串,垂直搁挂、直立给桑,蚕儿攀援取食,蚕沙自然落下,可节省桑叶,增加产茧量,省工,节省蚕座使用面积。大蚕期采用全芽或片叶喂养。

给桑次数和量可根据蚕龄和食欲来确定,以桑厚度为标准。每天合理给桑数为4次,1龄1.5~2层,2龄2~2.5层,3龄2.5~3层,进入催眠期逐渐减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次数。给桑要轻巧、迅速、均匀。

2.6.5 稀放饱食 在保证蚕儿饱食前提下,大蚕期做到蚕头稀、蚕箔稀、蚕架稀[6],可防治病害发生,还节约用桑量。

2.7 按时除沙

为了保证蚕座清洁,减少病原的传染,按时去掉蚕座上的残桑、蚕粪和其他杂物等。除沙应在上午或下午进行,采用在蚕座上加网,提网除沙,动作要轻,蚕沙及时运出室外,避免高温除沙。除沙后,要清洁地面和消毒。一般1龄眠除1次;2龄起、眠除各1次;3龄起、中、眠各除1次[7];4龄起、眠各1次,中除2次;5龄起1~1.5d除沙1次,高温多湿环境可适当增加除沙次数。

2.8 眠起处理

眠起处理是养蚕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眠前饱食、适时加网、及时提青分批、眠中保护、适时饷食[8]。蚕儿眠前要充分饱食,加眠网除沙,使眠中蚕座干燥清洁,除沙的时间根据蚕的发育、体形体色、食桑行动变化来确定,同时做好提青分批的工作,坚持早止桑,饱食就眠。为了减少眠蚕体力消耗,眠中温度要比食桑温度低0.5~1℃,眠中前期干湿差2~3℃,保持干燥,后期1.5~2℃,要防止蚕座过分干燥,不利于蚕蜕皮。眠中光线稍暗而均匀,防止振动,保持安静。眠蚕起后要迟饷食,95%以上才饷食,如眠起不整齐,必须提前分批,少数迟眠蚕应严格淘汰,以促进蚕发育整齐。饷食前可选用“防病1号”,或鲜石灰消毒蚕体、蚕座,以减少病害传染。

2.9 控制日眠

控制好收蚁时间,一般早上8~10点进行。提前或推迟饷食时间、降低或提高饲养温度来控制日眠,以促进蚕发育整齐,易饲养。

2.10 簇中管理

上簇营虫是养蚕的最后环节。簇中管理水平直接影饷蚕茧的质量。一般采用方格簇上簇,可提高蚕茧质量,做到适时上蔟,适熟分批,控制好上蔟密度。做好簇中保护,适时翻方格簇,检出游离蚕。蚕上蔟后严禁高温高湿,将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70%~75%,注意通风换气,光线均匀。另外,防止老鼠、蝇、蚂蚁的危害。

2.11 适时采茧

上簇满5d即可采茧。采茧操作要轻快,分类采茧,分批出售。

3 病虫害防治

蚕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工作有入蚕室前、采叶前、喂蚕前、除沙后需要洗手,入蚕室需换鞋或带鞋套。养蚕前后需对蚕室、蚕座、蚕具进行统一消毒,不留死角。选用鲜石灰水、漂白粉或消特灵等药剂。严格淘汰病蚕,弱小蚕、不眠蚕,减少病害的来源。蚕中:起蚕在饷食前必须用防僵粉消毒,每天除沙时要对蚕座消毒,小蚕期选用“小防1号”和鲜石灰粉,大蚕期选用防僵粉、鲜石灰粉和“大防1号”,可有效降低僵病发生。各龄饷食时可适当添加一定量抗生素,如氯霉素[9],可防治病毒病、细菌病发生。大蚕期可用蚕蝇片,或喷洒灭蚕蝇药剂来防治蝇害。夏蚕的养殖正遇到高温闷热气候,易引起有机磷农药,或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必须切断毒源,防暑降温,喂新鲜桑叶,减轻农药中毒。

猜你喜欢

蚕座收蚁蚕期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春柞蚕收蚁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夏秋养蚕有三早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
散卵引棵收蚁方法增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