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江安澜

2018-03-15

中国三峡 2018年3期
关键词:荆江三峡工程洪灾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流域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7.8%,流域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2.8%。在三峡工程建成前,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过低,尤其是荆江河段行洪能力不足,洪水高出两岸地面数米至十几米,这一地区是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

据历史记载,自汉初至清末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二十世纪以来,长江发生过1931年、1935年、1954年三次严重的洪水灾害,每次洪灾都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1998年大洪水,60天里长江出现8次流量超过每秒60000立方米的洪峰,国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抗洪抢险,全国各地调用130多亿元的抢险物资,高峰期有670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这次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人民币,超过修建三峡工程的费用。

三峡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初步形成,中华民族根治长江水患的夙愿基本实现。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

三峡工程自2006年初期蓄水至156米以来,开始初步发挥防洪效益。2010年试验性蓄水至175米,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荆江三峡工程洪灾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二十余载三峡路:承人民嘱托 铸民族伟业
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醒醒吧,人类!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