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漫征途

2018-03-15

中国三峡 2018年3期
关键词:蓄水位葛洲坝坝址

Ⅰ三峡梦长路也长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全面开展。

195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发表了《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着重论述了三峡工程在治理和开发长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年9月,燃料工业部水电总局局长李锐发表了《关于长江流域规划的几个问题》。此后数年间,三峡工程“主上派”和“缓上派”论争不断。

1958年1月党中央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听取了“主上派”和“缓上派”的意见,提出了三峡建设要秉持“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并要周恩来负责抓这项工作。

1958年2月底至3月初,周恩来亲自组织各部门各地区主要负责人及中外专家100余人从武汉乘船溯江而上,视察荆江大堤、三峡坝址和库区。周恩来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两个方面考虑,三峡工程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并对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作了全面的具体安排,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设计审查工作。

1959年5月,武昌会议一致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

1960年4月,水电部组织苏联专家及国内专家在三峡察勘,研究选择坝址。同月,中共中央中南局在广州召开经济协作会,讨论在“二五”期间投资4亿元、准备1961年三峡工程开工。后由于当时经济困难和国际形势影响(8月苏联政府撤回专家),三峡工程建设止步“搁 浅”。

1970年,中央决定先建葛洲坝工程。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批准兴建葛洲坝工程。

1. 勘探船在中堡岛江段钻取岩芯。2. 1983年5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

中堡岛坝址实地勘测 供图/长江委

Ⅱ如火如荼的实战演练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工程的实践准备。

葛洲坝工程之所以被提出,是缘于三峡大坝距西陵峡出口南津关长达30多公里的河道,会发生水流波动,影响航运安全 ——三峡电站低负荷运行时,下泄水量很小,过往峡谷的船只会因水深不足难以行驶;而一旦三峡电站满负荷运行,下泄水量陡增,无异于一场小洪水。为了改善这一区间的航运条件,专家们提出在南津关下游修建葛洲坝低坝,抬高水位20余米,使其成为“反调节水库”,既保航运亦可发电,两全其美。

原来设想是先修三峡,再建葛洲坝。因此,主要科技力量集中在攻克修建三峡的重大技术难题上。葛洲坝工程仓促上马,勘测不充分,设计工作没有做到应有的深度,工程进行两年之后,不得不停工,重新设计。

1974年修改设计工作基本完成,1975年修改的初步设计报告经审查通过。随后,经过将近7年的艰苦奋斗,葛洲坝工程加快了建设步伐。1981年初大江胜利截流,1994年全部工程完成。

作为实战准备,葛洲坝工程成功地解决了三峡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三峡工程的建设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2. 1993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摄影/新华社

Ⅲ 历史性决议审慎出台

1979年,水利部上报关于建设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议,提请尽早决策。

1982年,邓小平在听取三峡工程的汇报时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3年5月,国家计委组织350多位专家和领导审查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的坝顶高程165米,正常蓄水位150米的方案,1984年10月国务院原则批准了“150米方案”,只是将坝顶高程从165米提高到175米,以便遇到特大洪水时超额拦蓄,减轻中下游洪灾。

正当150米方案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时,重庆市政府对这一方案提出了不同意见,建议将正常蓄水位抬高到180米,以便有足够的水深使万吨级船队直抵重庆。交通部也持有同样看法。

国务院对重庆市政府的意见给予高度重视,指示组织专家进一步讨论三峡工程的水位问题。1984年至1986年,关于三峡工程上或不上、早上或晚上,坝高方案和开发方式,以及对长江生态环境、水库移民、经济影响等问题的讨论十分活跃。

1986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责成水电部重新组织三峡工程的全面论证工作,并重新编制可行性报告供中央决策。

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工作由专家组承担,论证专题共有10个,根据专题成立了14个专家组,共聘请了412位专家。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为钱正英。水电部还聘请了21位特邀顾问。

三峡工程专题论证组从1986年5月成立,到1988年底,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全面完成了论证工作,达到了工程设计可行性要求的深度。

经过论证,第一个结论是: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建议早作决策”。第二个结论是:三峡工程应“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坝高为185米,蓄水位为175米。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猜你喜欢

蓄水位葛洲坝坝址
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抗旱减灾的影响研究
蓄水位差对沭新北船闸工程沉降影响及预测分析
航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确定分析
康苏水库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确定研究
浅析步亭水库坝址、坝线的方案比选
贵州某水库坝址选择方案分析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品工程
犬木塘水库工程各比选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选择
新疆北疆地区某水库坝址方案比选分析
张文发扎根葛洲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