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动机缸体压铸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设计*

2018-03-13张新建杨家军

机电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丝杆变位设计图

范 娟,张新建*,杨家军,2

(1.文华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 言

发动机缸体压铸传统工艺用专机和人工辅助将缸套镶件嵌入模具,操控压铸机高速压注铝液至模具型腔,快速成型,开模后由专机与人工辅助将型腔内成型缸体取出。由于缸体本体约10 kg,取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生产质量不高。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压铸生产(简称智能压铸岛)已经在压铸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其性能改进,发动机缸体压铸岛工作时,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夹取缸套、镶件推送缸套、夹取缸体,由于发动机型号较多,每款发动机缸矩差别,不同机型的发动机对应用不同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使行生产切换与生产故障频繁。通过对8种机型发动机产品缸体间矩数据对比,缸体间矩最大1 129 mm,最小980 mm。SolidWorks建模设计法兰盘快换方式实现末端操作器的切换,发现可实现其功能,但始终未解决一种末端操作器实现通用不同机型发动机生产。为了使不同机型发动机缸体共用一种末端操作器,研究人员通过采用伺服与铰链机构实现机电控制等量变矩原理[1],设计机构动作仿真,结果表明可实现不同缸矩抓取的要求。

本研究采用伺服等量变矩[2-3],利用机械与电气控制相结合以得到其预设结构数模,并通过测试实验对结构设计进行验证。

1 算法设计

1.1 末端操作器的描述

传统缸体压铸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外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缸体压铸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

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是结合工艺需求设计的专用装置,设计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设计需求说明表

本研究中的末端操作器设计从输送缸套装置对接抓取4个缸套,在镶入模具型腔时同时能够推送4个缸套至定位底部,并且可自动变距适应用不同机型发动机缸体的生产。

缸体成型后缸体通用型末端操作器能够满足多机种发动机缸体取出,且与后工序机械不干涉。

1.2 设计相关分析

1.2.1 工业机器人参数介绍与运动路径分析

本次项目选取ABB-IRB6640机器人,ABB-IRB6640机器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4]。

表2 IRB6640参数介绍

变距抓手的运动路径包括位置的变化和姿态的变化。

工具坐标平移运动在基坐标的矩阵变换公式如下:

(1)

(2)

旋转点在基坐标系里面的坐标矩阵变换包括绕x,y,z,3个方向的变换如下:

(3)

(4)

(5)

1.2.2 气动控制夹持力计算

夹取缸套所需的最小夹紧力[5]为:

μF夹=G=Mg

(6)

式中:F夹—取件抓手的夹紧力;M—发动机缸套的重量。

取件抓手夹套与缸套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

取件抓手和缸套抓手都采用气压驱动,则气动控制夹持力为:

(7)

式中:D—气缸缸径;p—气缸使用压力,MPa;η—气缸负载率。

1.2.3 伺服变距结构分析计算

末端操作器变距运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直线导轨机构和铰链机构。由伺服电机提供动力,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的移动,丝杆顺时针转动滑块压动连接杆,从而实现铰链机构距离的收缩,逆时针转动时滑块向右移动,实现铰链机构的伸展,达到等量变矩的功能。

变距机构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伺服变距结构图

滑块对连杆的推力为F1,滑动表面的摩擦系数为μ。丝杆的参数包括轴径D、轴长L和节距p。发动机的参数包括电机转速n,转动惯量为J。

相关计算式如下:

(8)

(9)

(10)

式中:P—发动机的功率;n—转速;T—发动机所产生的转矩;Tf—丝杠产生的摩擦力矩;L—丝杠转动的水平距离[6-8]。

铰链机构整体受力分析简化图如图3所示。

图3 铰链机构整体受力分析图

其中:

∑FX=0F1=FX1+FX2;

∑Fy=0Fy1=Fy2。

铰链的运动方式包括收缩和伸展,θ的角度范围从90°~150°,铰链杆的长度为120 mm,可满足发动机缸体中心距为895 mm~1 129 mm的抓取要求。

2 结构设计

2.1 末端操作器主要运动结构设计

根据关键技术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缸体通用型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其主要运动结构由4个部分组成:

(1)伺服变距结构适应不同型号发动机缸体制造,可快速切换缸体中心距,以达到生产要求。

伺服距结构设计图如图4所示。

图4 伺服变距结构设计图

(2)缸套抓取镶件结构本末端操作器以四缸发动机缸套镶件为导向设计,抓取镶件结构为4个分支结构同一控制回路。

缸套抓取结构设计图如图5所示。

图5 缸套抓取结构设计图

(3)缸套镶嵌结构缸套放入模具定位销内,推入结构将其推入到位。

缸套镶嵌结构设计图如图6所示。

图6 缸套镶嵌结构设计图

(4)缸体取出结构夹持缸体本体,并能适应后工序的加工结构。

缸体取出结构设计图如图7所示。

图7 缸体取出结构设计图

2.2 末端操作器分解图

由于压铸车间环境恶劣,工业机器人取镶件末端操作器整体设计需考虑防护装置,分解图中涉及到23-顶出气缸护盖、35-水尘防护橡胶支撑钣金、34-水尘防护橡胶等防护装置的设计。

缸体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分解图如图8所示。

图8 缸体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分解图1-机器人连接法兰;2-取件夹手固定板;3-变位夹手固定板;4-顶出气缸固定板;5-取镶件夹手右侧板;6-取镶件夹手后侧板;7-顶出托板;8-顶出托板导板;9-顶出托板导板;10-顶出导板;11-顶出导杆导套;12-变位丝杆固定座;13-变位夹手固定座;14-变位丝杆螺母固定座;15-变位连杆A;16-变位连杆B;17-变位连杆销A;18-变位连杆销B;19-变位连杆D;20-变位连杆C;21-角接触轴承座B;22-缸套推板;23-顶出气缸护盖;24-取件手指固定座;25-取件手指;26-变位连杆销C;27-顶出气缸连接器;28-变位夹手固定座B;29-角接触轴承座端盖B;30-夹手固定座B过渡块;31-角接触轴承座;32-角接触轴承座端盖;33-角接触轴承座密封盖板;34-水尘防护橡胶;35-水尘防护橡胶支撑钣金;36-缸套夹手手指座;37-缸套夹手手指;38-schunk_PGN-plus300-1;39-SMC_CDQ2B8-50;40-SMC_MHSL3-40D-M9N;41-三菱伺服电机HF-KP23;42-传动丝杆BNT 1605-26(THK);43-传动丝杆螺母BNT 1605-26(THK);44-信号线航空插头;45-孔卡38;46-导轨SR15W(THK);47-滑块SR15W(THK);48-联轴器SHC-35C(仕勋);49-自润轴承JDB-1_152130;50-自润轴承JDB-1_162220;51-自润轴承JDB-1_162240;52-自润轴承JDB-1_303830;53-角接触轴承7001 C;54-轴卡16;55-防水接头

3 结束语

本研究介绍了发动机缸体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并通过伺服等量变矩结构分析计算,确认了核心部件理论设计的可行性。结构组立通过时效疲劳试验,未发现异常,充分说明该设计的优越性。

采用伺服等量变距工业机器人取镶件末端操作器结构设计,可大大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缸体压铸生产效率,实现快速变距切换机型的功能。

[1] 陈国强.工业自动化中的驱动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王立威.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3] 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ABB.ABB随机光盘手册(Product specification-IRB6640)[M].北京:ABB Limited,2003.

[5] 斯克莱特.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M].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 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 程立斌,潘 潦,徐 贞.钢提桶塑料提梁自动弯曲机构的设计[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6(2):70-72.

[8] 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M].第三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丝杆变位设计图
机车电缆用特种橡胶混炼设备
一种利用铁做还原剂的有色金属冶炼压料装置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冷压榨汁机中滚珠丝杆替代螺纹丝杆的设计方案
变位斜齿轮的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设计图失窃案
西班牙语动词变位学习法之探讨
西夏的“炮”设计图
浅析奶牛真胃变位与日粮精粗比关系
2010年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