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筹兼顾思路的普职比大体相当布局

2018-03-12张健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张健

【关键词】普职比;人才结构;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4-0010-03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曾明确:到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普职比大体相当仍然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江苏高中阶段教育高位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必然需要,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必须统筹兼顾。

一、社会人才结构的合理性

社会人才总体上可分为学术型、艺术型、管理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这些人才分别由不同类型的教育进行培养。后六类人才又可归入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有不同层次之分。中等层次应用型人才由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层次应用型人才由应用型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是高层次人才,由学术型高等学校培养,一般为本科以上层次。普通高中教育则属于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毕业生要成为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还要接受高等教育或一定的专业培训才行。高等学校总体上可分为学术型高等学校、工程技术型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型高等学校三类。这样分类,并不是说学术型高等学校就绝对没有应用型专业、工程技术型高等学校绝对没有学术型专业,而是各以某一类专业为主导。在我国,职业技术类高等学校目前就是高职院校,绝大部分只有专科层次,国家正在推进部分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大家认为学术教育是“高大上”,都向学术型教育看齐,应用型高等学校没有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很不到位,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

国际上通行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2∶8的比例结构。这个比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都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否则人才结构会失衡,就业就会出现问题。假设初中学生100%升入高中,其中50%升入普通高中,50%升入中等职业学校;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中又有40%升入学术型高等学校,60%升入应用型高等学校。保持这样一个升学比例,在同一时间节点,社会获得的学术型人才与中、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比例正好是2∶8。应用型人才来自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占比为50%,来自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占比为30%。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会继续升学,但基本上是升入应用型高等学校,因此应用型人才的比例基本不会变化。另外,应用型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将继续就读研究生,学术型与应用型既各自延续,也相互交叉,总体上对这个结构的影响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1∶1是合理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按这个结构突出发展职业教育。2012年,经合组织主要国家中,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为:德国48.3%,法国44.2%,瑞典49.5%,澳大利亚50.5%,奥地利、比利时、捷克、芬兰等多达70%以上,欧盟各国平均达52.7%。

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共1423.8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1396.2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802.9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93.34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7.51%和42.49%;高等学校共招生748.61万人,其中高职院校招生343.21万人,占高等教育的45.85%。201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共940万,高等教育录取率接近80%。根据以上数据粗略估算(忽略毕业生的年份差异),中、高职应用型人才的总人数为936.55万人,占专业人才的比例为69.79%。加上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人才结构基本接近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2∶8的结构,其中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占了不小的比重。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结果。

二、学生对不同类型学习模式的适应性

普通高中学习的特点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学习的过程和评价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演绎。这种学习模式对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来说显得枯燥和不适。同时,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进入高等学校。为了竞争名牌高校的录取资格,普通高中必然进一步提高知识学习的难度,增大学习的区分度,越发强化了这种不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具象思维为主,学习内容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过程中两者紧密结合,是一种行动导向学习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即在做中学,利用实用教学内容、工具、设备、场景等学习要素,通过实操或实务,不断积累经验,建构学习知识,掌握实践技能,达到得心应手。对于以具象思维占优势的学生,行动导向学习成为其学习兴趣和效果提升的主要方式;成为工匠型人才,也与其学习特征、学习结果相符合。在德国,小学毕业生可以选择上文理中学初中、实科中学或主体中学,后两类初中的毕业生主要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文理中学初中毕业生主要升入文理中学高中,获得文理中学高中毕业资格(Abitur)的学生才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但是即使不到一半的文理初中学生上了文理中学高中,也不是都能获得毕业资格。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会根据其兴趣和学习特点,对学生的毕业选择进行指导,半数左右的家长会理性地选择让孩子上实科中学或主体中学,准备以后接受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上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如还想继续升学接受高等教育,可通过专门的中间学校(专业高级中学Fachoberschule)的文化和专业理论补习获得应用技术大学的入学资格,继续技术技能的学习,这条路径是畅通的。应用技术大学招收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比例达50%。从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基本规律来看,我国情形基本相似。我國初中毕业生即使一半上了普通高中,其中不适应普通高中学习模式的也占一定比例,他们被埋没在普通高中里,学习效果不佳,许多潜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未来发展也会不尽如人意。

可见,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考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按大体相当结构来安排,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关键是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为具有不同条件、不同潜质的学生创造不同的成长发展路径,并保持不同发展路径相互融通,而不是以一条路径、一种模式为成才标准。endprint

三、职业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职业教育是否对学生和家长有吸引力,取决于这种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性。职业学校优良的办学条件、深入的产学融合、严谨的校风教风、有效的教学模式、丰富的学生活动、优秀的教学质量、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是学生及其家长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高水平、高品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不能有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发展能力,要求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没有合理性的。只有职业学校办得精彩,学生能人生出彩,职业教育才有光彩,社会才会为你喝彩。同时,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格局下,中等职业学校单一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的需求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很大。尊重需求差异,满足教育需求,提供开放多元的选择和继续升学的途径,这是学生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必要条件。中职、五年一贯制高职、中高职衔接、普職融通、继续升学、国际交流、出国留学等等,目标都是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这使得职业教育更具柔性和人性,更能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欢迎,让他们感到接受职业教育同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否则,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学生和家长终究会“用脚投票”。多样化、个性化的职业教育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德国为例,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最近发布《教育体系内部融通衔接指南》,简化了接受职业教育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人群进入高等院校的入学要求,并对职业能力折算为高校学习学分做出相应规定,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育途径,为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提供更多可能。

现在对普职比问题流行的两种论调都存在偏颇。一种是淡化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建议让更多学生上普通高中考大学升学。另一种是中职学校应该固守就业定位,反对部分学生继续升学。毫无疑问,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这并不排斥职校生继续升学的诉求和途径,恰恰相反,畅通职校生升学途径,既是对人发展的合理需要的满足,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中职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技能工匠人才和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可能性更大。至于对职业学校升学比例过大、影响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担心,如果升学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或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工匠型人才,则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在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格局下,从社会人才结构需求和学习模式适应性考虑,引导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先接受中职教育,再通过“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考试或高职直接注册入学的方式延续技术技能学习,走工匠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升学途径,应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条正常路径,不能被看作是一条升学捷径。学生已经理性选择了职业教育,准备走技术技能发展的道路,有升学愿望却不得其门,这才是不公平。让职业教育升学这条腿再粗一些,让普通高中升学这条腿再实一些,对优化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结构是有益的。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中职升学,而是升学的目标——技术技能应用型高等教育是否构建起来。在职业教育更开放、多样化、立交建设的发展趋势下,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固守单一断头的态势,缺乏多样化可选择的教育形式,阻断应用型人才的升学途径,才是真的不受人待见,自己把路堵了。

因此,办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生涯有发展、升学有途径、办学更开放的现代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必要条件,是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客观需要的途径,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