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收费实证研究

2018-03-12陈娇娇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审计师交易成本财务报表

陈娇娇

一、引言

随着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指引的分期分批执行,上市公司逐步迈入内部控制审计时代。鉴于两类审计业务之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聘任同一家事务所同时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即整合审计或称同所审计,上市公司需要向同一家事务所支付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即整合审计收费。考察审计收费时,只有全面考虑整合审计下的两类审计收费,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审计定价形成过程中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双方的行为和决策。本文聚焦于整合审计业务视角,探讨整合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变更是否会对整合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既有研究文献中,但凡提及到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收费相关研究,一般会紧密联系初始审计定价折扣问题。初始审计定价折扣,也称低价揽业(Lowballing)指发生审计师变更业务时后任审计师初次接受审计业务时以明显低于耗费的审计成本的价格达成审计契约行为。1978年“科恩报告”最早关注初始审计定价折扣现象,“科恩报告”中对初始审计定价折扣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认为审计师变更时后任审计师对客户收取的低于审计成本的审计收费即为给予客户的审计收费折扣,其背后的深层机理是审计师提前向客户交付抵押金,而当审计师与客户存在较多分歧最终签发对客户不利的审计意见时,那么客户采取的应对之策为没收抵押金,由此来迫使审计师出具妥协改善的审计意见,因此,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这与AICPA观点一致,因此,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过低的审计收费信息。既有相关文献中对初始审计定价折扣有两大主流竞争理论,分别为DeAngelo(1981)提出的交易成本观与Dye(1991)提出的信息观。本文基于上述两大竞争理论假说,采用2011-2015年沪深主板分开披露两类审计收费并执行整合审计的上市为研究样本,探讨整合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收费,试图解决以下问题:整合审计市场中是否存在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问题,即当审计师发生变更时后任审计师是否给予上市公司整合审计收费折扣?交易成本论与信息披露理论究竟哪一个的解释力度更强?初始审计定价折扣究竟是正当的审计市场竞争行为抑或是恶意低价揽业行为?审计师的变更方向是否会对整合审计收费带来差异化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DeAngelo(1981)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创建审计市场低价揽业理论依托于如下三大假设:(1)审计市场竞争类型是完全竞争;(2)发生审计师变更时,审计师与客户均会发生初始启动成本;(3)审计师在未来的聘约期内掌握全部议价权。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观认为初始审计定价折扣是审计师为获取未来长期审计契约带来的准租金而采取的理性的市场竞争应对之策。初始审计定价折扣成因在于初始审计启动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诸如,若是发生审计师变更客户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审计市场中寻找合意的审计师,耗费高额的搜寻成本;审计师变更起到信号传递作用,可能引发不利的资本市场反应成本;客户与新聘任审计师进行合作的摩擦成本等。初始审计的启动成本与交易成本使得客户厌烦变更审计师,审计师与客户形成“锁定效应”即经济依赖。初始审计定价折扣的重要基础在于审计师期望在未来较长的年限内获得客户的聘约,可用未来长期聘约内获取的收益来弥补初始签订审计契约时给予的低于审计成本的审计收费折扣而造成的前期损失。在未来的连续审计任期内,审计师可节约审计师变更的初始审计启动成本与交易成本,获得成本优势,故而在未来签订审计契约时可基于成本的优势赚取准租金,弥补前期折损的定价折扣。此时审计定价中的准租金(quasi rent)的经济涵义是指当审计师提供审计业务创造相同的产出时,前任审计师与后任审计师耗费的成本的差额,即当审计师执行连续审计业务时可节约审计师变更的启动成本与交易成本,而一旦客户变更审计师,则后聘任的审计师需要耗费相关成本。准租金充分体现“学习曲线”在初始审计定价折扣中的作用。初始审计定价折扣暗含着审计师与客户未来长期合作的隐含表达。

表1 变量说明表

表2 全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Dye(1991)的信息观认为初始审计定价折扣并非是DeAngelo(1981)提出的因审计师变更的交易成本而引起的,因此Dye不赞成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观。主要依据在于,交易成本观假定审计师与客户签订长期契约,双方会自发维护审计契约关系,从而增加现任审计师议价能力,现任审计师未来期间提升审计收费获取准租,隐含着审计师掌握未来聘约期内的全部议价能力。但是在现实审计实务中审计定价主导权并非全部掌握在审计师手中,客户也拥有相当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审计定价权全部掌握在客户手中时,审计师仅能收取不高于成本的审计收费,此时准租金与初始审计收费折扣均会消失。故而,Dye(1991)反其道另辟蹊径将审计师与客户议价权进行内在化,以此来深入探究审计收费信息公开披露之后准租金给审计独立性及审计收费带来的影响。通常而言,当审计师不从客户之处收取准租金时,公司外部信息使用者才认同此时的审计独立性较强。审计收费信息在资本市场中公开披露正好满足此种情况,即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依据公开披露的审计收费信息合理推断出准租金,故而,主张公开对外披露审计收费信息以期有效地消除审计师收取的准租金。反之,若是外部信息使用者不能公开获取准租金相关信息时,客户可能向审计师支付准租金获取合意的审计报告进而产生初始审计收费折扣行为,可能会损害审计独立性。综合而言,Dye(1991)的信息观认为初始审计收费折扣产生的根源在于准租金信息的不可公开获取性,一旦公开披露与准租金密切相关的审计收费信息将会直接增加其透明度与公开获取性,至此将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初始审计收费折扣问题。换言之,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观认为初始审计收费折扣是由于发生审计师变更时的交易成本而引起的,因此是普遍存在的,而Dye(1991)的信息观认为当提升审计收费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其可获取性,将有效缓解甚至消除初始审计收费折扣现象。

基于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协同效应及知识溢出效应,多数公司倾向于聘任同一家事务所执行整合审计,那么公司应当向事务所支付两类审计的报酬即整合审计收费。其数量上等价于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金额加总之和。因此,研究审计收费时需要综合考虑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收费之和即整合审计收费,才能更为全面有效把握审计定价博弈过程中审计业务供需双方的行为和决策。综合考虑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上文对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观以及Dye(1991)的信息观的解析,提出如下竞争假设:

表3 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收费回归结果

表4 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稳健性检验结果 (滞后期检验)

假设H1:审计师签订初始整合审计契约时将会给予客户整合审计收费折扣,即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收费负相关。

假设H2:审计师签订初始整合审计契约时不会给予客户整合审计收费折扣,即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收费不相关。

表5 审计师变更方向与整合审计收费回归结果

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2011-2015年沪深主板分开披露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并实施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并进行以下筛选:(1)剔除ST 和*ST 公司;(2)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数据来自迪博(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与WIND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本文的变量解释具体见表1。

(三)模型构建

借鉴Simunic(1980),Simon and Francis(1988),陈娇娇(2016)构建模型(1)来检验整合审计市场中审计师是否给予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列示构建的实证模型中全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清晰可见整合审计收费(IAfee)自然对数的最小值为24.124,最大值为30.978,标准差为1.280,初步表明样本公司整合审计收费波动性较大,差异性也较大;样本年度内将近7.9%的上市公司聘任了新的审计师为其提供整合审计服务,整体而言变更审计师的公司所占比率较低,整合审计契约较为稳定;公司规模(Size)的标准差为1.328,整体来说样本公司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异;产权性质中,国有控股(SOE)公司占比高达73.1%,初步表明国有上市公司施行整合审计的比例较高; 样本公司上市年限(Listyear)均值高达15年,上市年限较长,有着较为稳定的内部控制建设基础。

基于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协同效应及知识溢出效应,多数公司倾向于聘任同一家事务所执行整合审计,那么公司应当向事务所支付两类审计的报酬即整合审计收费。其数量上等价于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金额加总之和。因此,研究审计收费时需要综合考虑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收费之和即整合审计收费,才能更为全面有效把握审计定价博弈过程中审计业务供需双方的行为和决策。

(二)实证结果分析

表3列示整合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变更与整合审计收费的回归结果,审计师变更(NEW)的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表明在整合审计模式下,发生审计师变更时后任审计师并未给予客户整合审计收费折扣,假设H2得到验证,研究结论支持 Dye(1991)的信息观假说,即准租金将随着审计收费信息的公开披露而逐渐减少或是消失,公开披露审计收费信息可缓解初始审计收费折扣行为。这也与直觉逻辑一致,因为本文采取的数据是2011-2015年沪深主板分开披露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并执行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两类审计收费的信息是从公开渠道获取的。这也为政策监管者提供启发,要逐步完善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以期来提升其透明度,最终从自愿性披露逐步过渡到强制性披露,增加审计收费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及其外部可获取性来缓解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问题,维持良好的审计市场竞争环境,制定更为合理的收费区间。

(三)稳健性检验

Simon and Francis(1988)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考察初始审计定价折扣,研究发现审计师在签订初始审计合约时给予客户的审计收费折扣约为24%,但是在续聘审计合约的第二年及第三年给予客户的审计收费折扣下降至15%,直至到续聘的合约的第四年才收取正常的审计收费。审计收费折扣程度随审计任期增加而逐渐减缓,表明审计收费折扣模式并非一成不变(Whisenant et al,2009)。鉴于审计师变更存在信号传递效应,故而其对整合审计收费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因此,采用滞后一期及滞后两期的审计师变更样本来实证考察发生审计师变更之后期间是否会影响到整合审计收费,回归结果见表4。表4中NEW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证实了以前年度审计师变更并不会引发本年度的整合审计收费折扣。

五、进一步研究

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观认为初始审计收费折扣是普遍存在的,在构建实证模型进行检验时仅设置是否发生审计师变更这一虚拟变量,并未考虑将审计师变更方向进行细分以此考察变更方向是否会影响初始审计收费折扣。因此,本文对审计师变更方向进行细分,并检验整合审计模式下初始审计收费折扣现象是否在不同的审计师变更方向情形下存在差异化的表现。在模型(1)的基础上构建模型(2)和模型(3),来检验整合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变更方向对整合审计收费的影响。其中,模型(2)中依据事务所是否为国际四大来设定变更方向,分为四组:(1)四大平行变更(B4TB4);(2)非四大平行变更(NB4TNB4);(3)非四大升级变更为四大(NB4TB4);(4)四大降级变更为非四大(B4TNB4)。模型(3)依据事务所是否为十大来设定变更方向,分为四组:(1)十大平行变更(B10TB10);(2)非十大平行变更(NB10TNB10);(3)非十大升级变更为十大(NB10TB10);(4)十大降级变更为非十大(B10TNB10)。

表5列示审计师变更方向与整合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其中模型(2)是依据事务所是否为国际四大;模型(3)是依据事务所是否为十大。通过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只有非四大之间同级变更(NB4TNB4)存在明显的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现象。其余三种类型的审计师变更并未有显著的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现象,甚至还出现初始整合审计溢价现象(B4TB4与NB4TB4),与韩洪灵、陈汉文(2007)的研究一致。模型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Dye(1991)的的信息观假说,在资本市场中公开对外披露审计收费信息提升其可获取性及透明度,有助于缓和初始审计收费折扣程度甚至最终消除此现象。回归结果表明Dye(1991)的信息观假说在整合审计模式下得到充分的验证。国际四大平行变更(B4TB4)时,后任四大审计师不但未给予客户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反而收取高额的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溢价,可能源于四大的声誉机制及优质的审计质量。国内审计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尤为激烈,审计师为争取更多的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一般采取低价竞争或是品牌竞争策略。相对本土事务所而言,国际四大在全球拥有较高的美誉度,极具声誉价值。四大同级变更,未降低审计质量,客户的前后任审计师均收取高额的整合审计收费溢价。非国际四大变更为国际四大(NB4TB4)时,后任四大审计师亦未给予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而是收取高额的整合审计收费溢价,也源于其聘任的前后任审计师优良程度不同的声誉以及其提供的差异化审计服务质量。

鉴于审计收费是事务所与公司双方彼此反复进行博弈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而审计市场一直呈现激烈竞争态势,审计师并不是审计收费的唯一制定者,参与中标的审计师需要考虑竞争者的审计收费,即签约审计师最终约定的审计定价与市场中参与竞争的其他审计师耗费的审计成本密切相关。如若后任审计师签订审计契约时约定的审计收费与前任审计师并无差异,出于交易成本的考虑,公司不倾向调换审计师,因此,后任审计师为在激烈的审计市场中获取客户将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给予客户初始审计定价折扣。初始审计定价折扣亦与市场中参与竞聘的审计师相关,竞争越激烈则后任审计师给予的初始审计定价折扣越多。非四大同级变更(NB4TNB4)后任审计师给予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表明在非四大审计师竞争较为激烈,后任审计师期望获取未来的审计租金,因此给予整合审计收费折扣,进一步验证了国际四大的品牌竞争机制与非国际四大的价格竞争机制。Huang et al.(2009)指出小规模事务所初始审计定价折扣幅度高于大规模事务所。模型(3)依据事务所是否为十大设定变更方向来检验其与整合审计收费的关系,回归结果尚未发现四种类型的审计师变更存在明显的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

六、结论

本文基于整合审计制度背景,采用2011-2015年沪深主板分开披露财务报表审计收费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并执行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整合审计模式下是否存在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行为,并检验在整合审计模式下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观与Dye(1991)的信息观哪一个解释力度更强。研究结论证实在整合审计模式下,Dye(1991)的信息观更具解释力:公开披露审计收费信息有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通过分析审计收费信息来推断准租金,进而缓解与释放审计信息中的准租金,最终达到消除或缓解初始审计收费折扣的效果。故而,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证监会(2001)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开的平台披露审计收费信息的政策。整合审计模式下内部控制审计收费披露状况乱象丛生,亟需监管部门制定统一规范的披露标准并强制披露。强制披露审计收费信息将有效减轻整合审计模式下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现象,缓和其折扣程度,有效抑制整合审计模式下低价揽业行为。完善整合审计模式下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有效替代政府直接干预机制,从而维持科学合理的市场价格竞争态势,增强审计师的独立性。

1.方红星, 陈娇娇, 于巧叶. 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 (4)

2.方红星, 陈娇娇. 整合模式下两类审计收费之间的交叉补贴——知识溢出效应还是规模经济效应?.审计研究. 2016(1)

3.陈娇娇. 整合审计模式下财务报表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7(5)

4.DeAngelo L E. Auditor independence, low balling, 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1981, 3(2):113-127.

5.Dye R A. Informationally motivated auditor replacemen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4(4):347-374.

6.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 161-190.

7.Simon D, Francis J. The Effects of Auditor Change on Audit Fees: Tests of Price Cutting and Price Recovery[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63(2): 255-269.

8.陈娇娇.产权性质、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中国会计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9.韩洪灵, 陈汉文. 中国上市公司初始审计的定价折扣考察——来自审计师变更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9)

猜你喜欢

审计师交易成本财务报表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企业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交易成本” 需要重新定义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