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京城市规划

2018-03-11闫怡澜

神州·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生态文明

闫怡澜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建国以来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近几十年来,在国家的指导下,北京市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城市规划还有建设等方面,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无法避免。本文就如何实现北京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可持续;生态文明

一、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

1949~1953年,北京市开始制定初步的城市总体规划,大体上初步完成。北平于1949.1.31和平解放,中央做了决定,改名北平为北京,并定都于此。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古建筑,城墙,牌坊之类都还好好耸立的时候,著名的建筑师-梁思成竭力主张:要完整保留北京古城。最终梁和陈占祥一起提出了著名的“梁陈方案”。

此方案的核心是:在西边,建立一座新城,把中央行政中心向西移动,以此可以有效的疏散旧城区的一些压力。具体建议是:公主坟的东边,还有西月坛的这些展拓城郊区以西的适中地点,可以改为新首都的行政中心,在这里可以开辟一些专用的行政机关地址。为了打消疑虑,陈专门在自己的著作中进行了一些解释,复兴门外才是主要的市区,行政中心在三里河,从长安街一直到公主坟,同时,新建一批绿色湿地和公园,在钓鱼台、八一湖等地。把旧城区的人口疏散了,是该方案的重点[1]。

我们可以从规划的草图中看出,在今天北京西站附近,还专门设置一个商务区,在行政中心区的南部。在这种情况下,三个中心区域,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分,各自发展。

在1957~1982年这一过程中,北京的城市规划经历各个阶段,反反复复,终于得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从1950年开始,四环是北京发展的重点,集中布局。如果北京的人口会持续增大,则创造组团的方法,一共十个团(清河、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每一个组团容纳20万至30万人。即,中心可以有500万左右的人口,而四周250万左右。

1983年党中央还有国务院对这个规划作出了重要指示,并批准。根据新形势有新的发展,而且取之前的精华,推陈出新[2]。

第一,要求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但一切都是在空前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

第二,因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如对文物,还有历史古迹,而旧城区的一些平缓的空间会被高耸建筑物所破坏,因此,要更加保护旧城,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考虑建造和保护的关系。

第三,人民基本的生活设施的建设要加大力度。

第四,在总体规划中,终于,考虑到环境保护。

在这个总体规划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的成功的完成了首都建设取

90年代后北京的规划如下:

第一,开放性的城市建设,是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第二,确定,第三产业才是首都经济的主体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第三,市场的发展会对北京的人口规模有一定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同时要注意,北京是一个有很多流动人口的地方,要注意这类群众的管理。

第四,战略转移是城市的布局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两个方针,即,健身中心城市-郊区;市区建设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城市化进程要大大加快,用力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第五,历史古迹,作为代表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东西,必须要求长期保护,不能动摇。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使所有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努力把首都建成水源、能源充足,交通、通信快捷,环境清洁优美,防灾体系健全的现代城市。

第七,加强立法,使得人人守法,共同为城市建设,出力。

二、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与反思[3]

第一,“首堵”困局的问题。北京是居住了快两千万人的城市,宜居性是人们最为注意的问题,但是,交通限制了它的发展。北京市规划的问题,造成了这些拥堵,它存在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北京的整体就如一个圆心加很多环的状态,但是,中心的功能太集中了,城市的增大和人的增多的矛盾不可避免。尽管最近,新城的产生就是为了缓解这一些问题,将功能中心慢慢转移,然而,城市功能向外疏散的效果并不好,导致了一些“睡城”和“空城”的产生。

图三 北京现在规划

第三,首都正在变得普通寻常,历史的古迹正在丧失,这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特色的危机情况。即使有中国尊这样的地标不断的产生但是古老的文明确实在消失。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旧城,目前仅占中心城面积的5.76%。历史古迹在北京城中的所在的比例越來越小。北京旧城区的改造工作从04年的规划制定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这导致首都的何曾是形态原来越一样。

第三,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一直在变大,随着人口不断地变大。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交通堵塞,用地紧张,供水不足,环境恶化,不能适应首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如 不采取对策加以控制,人口规模将大大超过按国家用地标准规定的合理容量,市区不断向外扩展,北京市生活标准、环境状况将大大下降。

第四,道路宽度和绿地面积规划不尽合理。在制定道路和绿地的规划标准时,主要是考虑长远的发展需要,尽量“把城市用地留得大些,把道路和绿地留得宽些、多些,将来如果经验证明用不了这样大,这样宽,可以在分散建设计划中逐步修改。

经过三四十年的实践证明,北京的道路和绿地不是规划得多了,而是少了。就比方说,到1995年为止,三环路以内的道路用地率只有8.7%,比伦敦、东京、莫斯科等一些地方要小好几倍,而道路网负荷却已高达87%。如果当初道路宽度定得再窄一些,今天的交通状况势必更加紧张[4]。

第五,由于传统的粗放经营和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从总体上看,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例如护城河改暗沟的例子。从排水功能上看,暗沟的排水能力比明沟要低不少,而且暗沟建成后淤积严重,虽几经纵深掏淤仍很难彻底清除。上述部分护城河改暗沟后,城区丧失了 80多公顷的水面,相当于北海和中南海水面的总和。

三、如何实现北京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第一,解决人口问题,计划生育乃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要就靠两个迁移,把人口集中转移一部分,毕竟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会产生大量的矛盾[5]。

第二,面对日益突出的传统空间丧失、城市形态趋同化的现象,尤其需要北京珍视现存的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北京本土特色文化,有选择性地吸纳外来文化精华。注意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实是城市规划的必要要遵守的三个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好好发展与规划[6]。

四、结语

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在当今社会,如何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使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城市在发展不可避免会对环境有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必须尽量去避免他,我们的目标是让环境能被好好的保护,同时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能被保持,实现城市的最高理想-----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一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口.城市规划,2006,(3):lO

[2]吴良镛.论城市文化。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心事的来临:1986-19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39-172.

[3]艾华.城市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4]邓东.范嗣斌.中国气质之展现——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通讯.2004,(16):14-17.

[5]谭丁.专家学者把脉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前线.2004(7)

[6]董光器.城市规划随想.城市规划.2009,33(9)

猜你喜欢

可持续生态文明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