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上的讲话

2018-03-09罗民

演艺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装备工业文化

罗民

剛才赵奉杰女士就当前文化装备发展形势及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了重点介绍,对相关工作做了系统性思考。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推进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文化装备发展应用的几点认识。

作为工业文化新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装备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推动国家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工具手段。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持续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正在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文化装备,促进文化需求和装备供给有效结合,对于提升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增强制造强国、文化强国战略任务的衔接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支持工业文化新业态的发展。两年来,《指导意见》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一些地方政府把发展工业文化、培育工业文化新业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工作,行业骨干企业国际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文化装备产业的发展步入新阶段。在相关部门支持指导下,我们在推进文化装备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推动形成文化装备工作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文化装备产业发展,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在两部门指导下,包括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在内的参与单位形成工作合力,主要围绕面向文化艺术领域的演艺装备、面向公共文化领域的服务装备、面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专用装备、面向游乐娱乐领域的体验装备、面向文化领域的安全保障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问题研究、政策研究和调研论证。此外,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持续开展了游乐设施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工业文化发展政策研究以及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等系列专题研究,重点针对我国文化装备发展的技术基础、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专项工作组赴宁波、余姚、东莞、深圳、广州、安徽、北京等多地开展实地调研,与有关行业骨干企业、特色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代表深入座谈,实地了解文化装备专业化协作、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自主创新、生态体系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二是营造文化装备发展政策环境。2012-2015年,我国文化装备制造业年均工业总产值达到1.06万亿,实现年均增幅11.07%;年均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04万亿,年均增幅10.89%,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增长态势。我们着眼于促进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中国品牌、体现产品人文关怀等方面,营造文化装备产业的创新环境。今年1月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为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得到了与会代表和产业界的积极回应。经过努力,有关部门初步达成共识,首次将“文化装备生产”作为独立的大类列入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在自贸区制度创新、技术引进、金融开放等多项政策优势下,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文化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逐渐显现。

三是加快演艺装备发展应用步伐。当前,演艺装备的生产制造正从欧美逐步转移到我国,呈现出以下趋势。首先,形成了若干演艺装备制造企业集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冀、江浙沪、珠江三角洲3个演艺设备集聚区域。如:广州成为了灯光音响生产基地,广东恩平市是全国最大的麦克风电声器材整装生产集散地。其次,自主研发能力稳步增强。近些年来,演艺装备已从早期功能单一、品种单一的低端产品的重复生产、国外先进产品的仿制,发展到绝大多数产品实现自主生产,某些新产品也可独立研发制造。在产品方面形成多个系列,通用产品开始标准化。例如,电脑灯、LED灯具新产品的开发大体与国外同步。此外,跨界融合步伐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中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在文化领域中的渗透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创意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催生了一批新的文化业态。再次,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国内企业不断以自主品牌亮相全球知名文化装备展会,中国产品、中国品牌在国际技术交流、贸易洽谈、投资合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产业发展需要“苟日新、日日新”的开拓创新。我们注意到,随着文化装备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增材制造、虚拟或增强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不断融合发展,文化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互动性程度将越来越高。今天,我们只要戴上一副3D眼镜,就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坐上4D座椅,就能模拟驾驶飞机、汽车、轮船,感受精彩刺激的驾驶乐趣;穿过数字多媒体走廊,就能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而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装备也将使文化装备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水平越来越高。如:新松公司开发的国内首台舞台机器人,通过多车联动协作系统,既是用来替换场景的自动导引车小车,又是可携带液晶屏的视觉呈现者,实现全自动的场景更换和森罗万象的银幕排列,能够替代剧场剧务的大部分工作,提高演出效率,具有很强的视觉呈现力。数字技术、体感技术、虚拟(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不断和传统文化装备结合,使得新型文化装备的互动性大大提升。在新型视听域广泛应用的手势识别技术,通过不断更新手部信息的捕捉、处理、分析、识别以及与控制命令的转换等,这种技术推动了空间信息采集方式和人机交互模式的深刻改变。

文化装备新业态这些新特点新趋势,要求我们发挥已有优势,瞄准短板弱项,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们要加大文化装备科技创新力度。集中攻破影响文化装备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装备创新体系。我们要加快打造知名品牌和标准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本土文化装备龙头企业,鼓励文化装备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品牌建设,增强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与理念,提升产品品牌附加值。同时,不断健全文化装备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我们要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成具有高端产品生产、系统集成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文化装备专业化配套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优势明显、竞争能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特色的中小微创意设计研发企业。我们还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级研发设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相协调的人才结构,建立文化装备专家资源库,集聚国内外顶尖文化装备研发设计人才,打造分布式创客团队。

希望本次论坛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装备发展水平,促进工业文化新业态培育的一次重要会议。让我们共同携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协力推进文化装备发展应用,努力开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装备工业文化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防晒装备折起来
谁远谁近?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