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公共空间景观创新设计

2018-03-09隋晓莹李书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城市空间创新设计可持续发展

隋晓莹+李书博

摘 要:在城市生活中,利用自然条件与现实人工技术共同作用达到公共空间恒温的效果,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通过问卷调查和单人问询等方式得知现实中室内公共空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总结归纳后加以创新改造,现就空间内温度的恒定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同一设施在冬季和夏季两种不同气候中可使停车场、架高公交站、地下地铁站等半包围式空间达到恒定温度,最终实现舒适的温度环境。从而增强了公共空间的功能,使公共空间环境更加舒适,创建更美好的城市,节电节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空间;恒温系统;可持续发展;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7-0042-02

Abstract: In urban life, the use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real artificial technology achieves the effect of public space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way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ingle inquiry, we know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real indoor public space, and through innovation and reform, we intend to do a deep research on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in the space. Through the same facilities in winter and summer in two different climates, we can get the parking lot, bus station,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 and other semi-enclosed space to realize a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finally create environment of a comfortable temperature, thus enhancing the function of public space, making the public environment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structing a city of energy sav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 space; thermostatic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novative design

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活动空间。

据统计,人们每天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存在公共空间中。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城市公共空间已经不仅仅是参与、交流、互动的简单需求,公共空间也不再是作为单纯社交的“场所”被利用。人们更需要的是在所处环境的舒适与人际交流的同时得到身心和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

本文阐述一种利用自然条件与人工技术创造的一种可使室内公共空间恒温的景观创新设备。

1 理论分析

1.1 家装地板地热系统结构与特点

地热采暖全称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简称地暖, 是以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导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技术就在欧美、韩、日等地得到迅速发展,经过时间和使用验证,低温地板辐射采暖节省能源,技术成熟,热效率高,是科学、节能、保健的一种采暖方式。其结构在纵向分为七层:混凝土层、热反射层、保温层、地热管线、砂砾、水泥砂浆填充层、铺地材料及防潮材料。

该项技术符合人体生理取暖的舒适要求,让暖从脚下起,人们会感到更温暖,更舒适;可使室内采暖温度均匀,采用地暖后室温由下而上均匀分布,空气对流减弱,水分散失减少,克服了散热器采暖给人带来了口干舌燥等不足;热源选择比较广泛,可以利用地下热水、工业余热、供热管网、家用供热源等;节能省钱,地热辐射采暖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节能幅度大约是20%,如果采用分区温控装置,节能幅度可以达到40%。

1.2 户外地热系统现状及前景

以室内地暖技术为基础,一种新型的“地热空调”正在兴起。其原理是利用地下水温度冬季比地表高、夏季比地表低所产生的温差,从而在冬季能够供热,在夏季能够制冷。从工作机制上讲,这种系统不是直接把地下水提上来,而是利用地下水的能量作为能源,在地下埋管,吸收热能。地源热泵利用埋管温差传递,通过压缩机启动,能送上摄氏60度的热水和摄氏8度的冷水,通过冷却塔,然后把20至26摄氏度的热风或冷风送进风道,再从安装在房顶上面的风口“吹”进每家每户。因此,它事实上是一种通过一套设备,大家都能共享的中央空调系统。

我国的地热资源很丰富,按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水温在25℃以上的热水点约4000余处,分布广泛。温泉出露最多的是西藏、云南、台湾、广东和福建,温泉数约占全国温泉总数的1/2以上;其次是辽宁、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每省温泉数都在50处以上。

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近10年来地热直接利用均以每年10%速率增长,目前直接利用设备装机容量的产量居世界之首。地源热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地热并不只存在于地壳深处或温泉等可开采的热水,地表浅层的“恒温层”就可大面积应用。endprint

1.3 室外渗水材料的应用及现状

室外渗水(透水)路面是一种较为火热的路面种类,雨水可以渗透到地表深处,滋润土地。降低城市的温度,为城市降温。同时它还是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可以循环使用雨雪,节约河川水资源。

其具有防止路面积水、解决路面反光、减缓道路压力、节约能源等特点,是一种可为城市带来益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路面。

2 调查过程与分析

2.1 调查过程

在调查过程中,采用单人问询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进行了调查。大连地铁12号线是一处架高的轻轨列车,沿途车站采用半包围式布局,过往铁轨穿梭其中,冬季较为寒冷,由于结构的影响,车站内风速要比外界大得多,也较为寒冷;大连旅顺口区大学城内部分大学带有校车乘降点,学生在等候校车的同时难免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现对两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对地铁站乘务人员进行单人问询调查,在高校内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一步确定该项目发展的必要性。

2.2 调查结果分析

最终在各高校收回调查问卷共176份,其中96%的问卷显示其所在高校候车公共空间温度环境恶劣,85%的问卷显示可以尝试地下恒温控制设备。

在大连地铁12号线塔河湾站,对两名站点乘务人员进行了单人问询调查,乘务人员表示“车站属于通透的空间,在冬季海风非常的冷,尤其是在这种中间穿梭列车的车站,地铁一来,特别冷!”

3 新技术的设想

3.1 冬季传热保温

3.1.1 地热管道传热

以室内地热系统为基础,将管道扩展到半包围式或全封闭式室内公共空间地下,对埋藏管道进行保护处理,地面改为传热型材质地面,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传热效果。该设想仅仅以现有地热系统为基础,有较高的实现可能。

3.1.2 地下水传热

地下水全年恒温15-16℃,对于寒冷的冬季来说,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地下土壤可吸收地下水或温泉的恒定的温度,利用土壤的传热性,可将温度带到面设施,从而使地面上具有较舒适的温度。

3.2 夏季恒温制冷

3.2.1 雨水通过渗水地坪制冷

渗水地坪具有防止路面积水、解决路面反光、减缓道路压力、节约能源等特点。其利用雨水下渗的特性,在地下保存了雨水,通过管道传输雨水,而达到地面制冷的效果。

3.2.2 地下水制冷

在少雨或無雨的地区,利用地下水与地面温度的差异,地下土壤可吸收地下水恒定的温度,利用土壤的传热性,可将温度带到面设施,从而使地面上具有较舒适的温度。

4 结束语

该项技术目前属于设想阶段,通过现实中的实际设备和发展前景分析,该项技术未来可以不仅仅应用于室内公共空间,还可以在景观设计、户外车站乘降点、户外游览区等地,极大地带给人们舒适的环境感受,另外该项技术节能环保,利用了自然的条件,更加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00(2):45-48.

[2]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24(9):19-22.

[3]包鹏威,牛健植,陈上杰.室内模拟分析8种常绿景观植被对PM_(10)、PM_(2.5)的阻滞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6):160-164.

[4]刘飞,卢求.南京锋尚,中国[J].世界建筑,2006(3):90-93.

[5]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

[6]张绮曼,郑曙 .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孙凤丹.城市公共空间地域特色景观设计探讨——以长春市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空间创新设计可持续发展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