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2018-03-07冯卫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者同伴语文课堂

冯卫

幸福是“主体的需要满足时的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情感体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说:“好的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幸福。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按照母语教育规律来进行语文教育教学,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文、诉真情、做真人,让学生感受安全、自由、无拘无束的学习活动带来的幸福感,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一、在益智中产生幸福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益智的过程,让学生从兴趣入手,增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把被动接受知识的旧观念转变为积极主动投入的新模式,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先老师预设,再学生生成。首先教者设计了“横渡改为强渡、飞渡好不好?”、“渡至改为到达好不好”等几个传统问题,指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意思出发,联系文章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然后,大胆地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去找问题,设计一个类似的题目,自己口述,同伴记录,小组互动,全班展示。整个教室里的气氛瞬间热闹起来,在大家的互助和展示之中,学生们很快掌握了分析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窍门。

语文重在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中驾驭语言的能力,与其生硬灌输,不如循循善诱,释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活力,当他从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时,那探究的过程所获得的乐趣会让学生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幸福。

二、在怡情中感受幸福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是满腹经纶的培根畅游知识海洋后总结出的读书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强调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因时因地制宜,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当读到这个内容时,教者顺势而问:“老师真的要打‘我么?大家为什么都笑了?”引导学生把握“好像”和“轻轻”两个词语背后,蔡老师假装发怒的形象,两个“笑”的处罚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当学生们读出了这样的理解后,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其实现实中竟也有许多鲜活的情景,原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父母长辈,伙伴老师的关爱之中啊,也许他们的表现方式或有不同,但细细品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溢了幸福的感受,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老师在课堂中很好地驾驭,将会在文本与学生之间连接上七色的彩虹桥,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灵彼此贴近,内心积淀的生活情感被激活并共振。此时,学生的幸福感是不言而喻。

三、在正心中体会幸福

《礼记》中有言“心正而后身修”,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心正则心安,心安则幸福。

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生命的激荡和磅礴的力量以及阳刚之美呢?教者抓住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些语句,让学生联系生语境进行体会,让大家懂得虽然现实是困苦的,但黄土地的人们并不痛苦,他们满怀着信心凭着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有学生说,读了本文我明白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要大胆地去尝试,就一定会战胜苦难,获得成功!大家纷纷鼓掌。可见,学生在对文段的研读中受到了顽强乐观、坚韧不拔精神的熏染,品德修养和审美的情趣得到了提高。

幸福的课堂中,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学生感官的愉悦,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文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当学生从语言文字当中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他的心是安静的,也是幸福的。

四、在诚意中孕育幸福

誠意既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朱自清先生也说过,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小组合作中就要生生之间彼此诚意相待,没有尊重就没有合作。

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时,教者扣住“壮”字,让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合作。教者发现,有一个小组的气氛非常沉闷,与其他的小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然其他组的学生讨论得很热烈,那这个问题应该是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于是,教者默默地观察了一会,发现这个组里组织讨论的组长非常霸道,非常强势,每一个组员还没发表完自己的看法,他就打断了同伴的发言,给予否定或者批判的结论,即便同伴说的是正确的,他也是点点头,高傲地说跟我想的一样,久而久之,同伴们就不愿意参与讨论了。

发现了这个问题,教者就将这名学生喊到了一边,让他去观察其他组的活动情况,并且告诉他同伴之间的合作的学习要彼此尊重,互相体谅,组织者要耐心倾听,中肯地评价和引导,这样大家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来。后来,当这名组长放下自己的架子,平等地跟同伴们交流,小组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最后不仅归纳出“壮”的要点,还提炼出了全词的主题“报国欲死无战场,凌云壮志苦难酬”,赢得了全班的齐声喝彩。

只有当同伴之间彼此充满诚意,同伴才能成为知己,才能够敞开封闭的心扉,以率真的言语说出自己的疑问、体会、感受、理解,表达自己的各种复杂的情绪,生生双方在悲喜同框的精神境界里达到和谐时,他们是幸福的。

综上所述,从学的角度看, 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学习者,用生命自觉的名义主动学习,以安全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心理参与学习,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很好的创设,生成,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有存在感,让自己与教者、同伴、文本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充满激情,有活力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益智、怡情、正心、诚意中自主成长,收获幸福,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2264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者同伴语文课堂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