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效益提升
——贵州省丹寨县加强支出管理工作侧记

2018-03-06通讯员陈贵旭潘贵荣

财政监督 2018年3期
关键词:丹寨县财政局全县

●通讯员 陈贵旭 潘贵荣

丹寨县财政局深入村寨检查涉农补贴兑现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丹寨县按照保留完善、新增并入、优化结构等方式,完善产业扶持体系,在稳增长、促发展上精准发力。该县财政局多措并举扭住监管“牛鼻子”不放松,管好政府“钱袋子”,时刻不忘聚财为公、理财为民,让每一分钱用在实处,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速度篇——稳步蹄疾,稳中求进

作为一个仅有17余万人口的西部小县,贵州省丹寨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为做大财政“蛋糕”,该县财政局注重加强财源建设,强化收入征管,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采取精打细算、开源节流等办法打出收入征管“组合拳”,使该县经济实现稳步蹄疾、稳中求进的目标。

精打细算,开源节流。该县财政局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不动摇,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开源节流,用好、用活、用准每一分钱,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的基础上,以统筹来源、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为根本,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向合理调度,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实力,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发展资金的需求。1-10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6589万元,同比增长7.24%;八项支出完成94484万元,同比增长16.14%。

厉行节约,严控支出。该县财政局围绕完善内部管理、优化对外服务,以推进预算管理规范化为目标,严肃部门预算;以加强财政资金审核和监管为切入点,强化专项资金管理。例如,对于政府采购,该县推行从预算分配到资金审核与拨付,再到资金使用和监管的标准化采购流程,并且各环节紧紧相扣,形成了较为完整、规范、科学的财政财务管理监督体系,为政府采购“减肥瘦身”。截至2017年10月底,该县完成政府采购39次,完成采购资金10865.634万元,完成采购预算11157.9982万元,节约资金292.37万元,综合节约率为2.6%。

创新手段,强化征管。“强化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是该县财政局始终严格执行的一贯方针,在完善措施的前提下,创新手段,依法治税,不断强化责任,督促相关人员严格履职,确保了应收尽收。1-10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4693万元,同比增长9.3%,全州排名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00万元,同比增长0.28%,全州排名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767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933万元。

产业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财源足。这是丹寨县财政局始终紧盯的目标。近年来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全县工业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该县财政局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灵活运用资金手段,助力企业“爬坡过坎”,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结构调优、实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2.8亿元,增长9.8%。其中,农业增加值完成8.1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8亿元,增长3%;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7.75亿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亿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256元,增长8.9%;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96元,增长10.3%。城镇新增就业55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温度篇——保障民生,善做善成

“现在,全县仍有1.08万户群众,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深山区,山区险峻,条件恶劣。要让居住在深山区的群众摆脱穷困,必须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聚全县之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首先要用好用活每一钱,让深山区贫困群众搬迁出山‘改天换地’,才能惠泽全县1.08万户贫困群众。”在一次会议上,该县财政局领导的一席话,道出了脱贫攻坚任务之艰巨,因此,只有严把财政支出关口,树立过“紧日子”和“苦日子”的思想,才能让支出“瘦身”,让百姓“壮体”。

解民困,遂民愿、增民利,这是丹寨县财政局的宗旨和目标。该县财政局率先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22859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6年,全县实现易地搬迁992户4240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180户926人。

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的财政预算支出优先保障顺序,实施“开门搞预算”,化解“苦乐不均”的矛盾。每年年终到下一年年初,该县财政局对基本支出中的人员经费依照政策据实足额拨付,运转经费按单位职能职责分类归档定额安排,保证同类档单位支出水平基本一致,实现“一碗水端平”。

在每年编制部门预算时,该县财政局都会从各个途径收集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教育、残疾人保障等事关民生保障利益的信息,将其摆在编制部门预算首位,测算全县财政所需安排和配套投入情况,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对民生支出予以足额安排,使该县在战贫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和重大突破,“民生大于天”的民生效应日益显现。

目前,该县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州下达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共为17.8万人次农村群众解决医药费5378.2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580元/年、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442元/月,均增长近1.5倍,以县为单位的应保尽保基本实现;大病医疗救助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5438.7万元、医疗救助金817.8万元、各类抚恤金450.6万元。

突出重点,优先保障。投入7406万元用于“6个1”产业扶贫工程,新增种植蓝莓10073亩、中药材13129亩、低产茶园提质改造12467亩,新增黑毛猪养殖基地31个日存栏2.83万头、生态土鸡场58个36.1万羽,将直接带动9578户贫困户33527人实现增收,人均增收1198元。启动建设州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122个,完成投资1321.5万元。电网建设投资3219万元,新增配变容量29320千伏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700万元,4G网络覆盖全部乡镇和大部分村寨。

对贫困人口,实施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和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共计补偿资金1480.72万元,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四重医疗保障”补偿比达到96.79%。

精度篇——锱铢必较,精益求精

管好政府“钱袋子”,是该县财政部门始终恪守的职责,也是财政工作者“聚财为公、理财为民”应始终坚持的工作守则。

作为政府的“管家”,不仅仅需要抓好财政征收、做大财政“蛋糕”,更要抓控支节支、精准把控财政“蓄水池”。必须树立控支节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的精神,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值,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同时,对于贵州丹寨财政局来说,绩效公平是预算公开中最难的部分。在政务信息公开程度日益加大的今天,老百姓除了关心各预算单位花了多少钱,更关心钱用在了哪些地方,以及财政资金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效应。近年来,该县财政局积极实施预算绩效评价政策,对各预算单位支出效果全程跟踪问效,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得明白,用得清楚,给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此,该县把“严明工作纪律”摆在首位,贯彻落实的始终。“不准接受单位吃请”、“不准向单位索、拿、卡、要”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摆在案桌上,铭记在心里。

城乡低保资金既是群众的“救命钱”,又是易被他人攫取的“唐僧肉”。基于此,该县财政深入乡镇检查,查是否存在“分钱分指标”、“合户保”、“轮流保”、“抓阄保”、“政策保”、“维稳保”、“违规保人不保户”等问题;查是否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有房有车人员、子女有赡养能力的老年人等骗取低保问题;查是否存在“权利保”、“人情保”和截留、贪污低保金,套取低保金用于村级公益项目,索取好处费等违法行为等问题。对查找的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清查一起,决不手软。

2017年来,该局联合县民政局进入审批环节共清除低保之外不予审批218户421人,已通过审批因自然减员等被清退49户220人,当前纳入城低保保障1494户3549人,纳入农村低保保障共4835户13979人,两项制度衔接率81%,给贫困户实现增收2064.03万元。

该县财政局始终认真执行 “定责任主体、促进有人负责;定责任范围、促进守土担责;定责任内容、促进工作明责;定责任标准、促进履职尽责;定责任追究、促进失责问责”的“五定五促进”举措,把监督关口前移,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为严格“两个责任”,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该县财政局树立“公款姓公、锱铢必较,公权为民、不能私用”的思想,在开展财政扶贫执纪审查中,该局主动参与执纪审查工作,使执纪审查呈现 “三升一降”态势,其中立案51件,同比上升70%;结案31件,同比上升6.9%;移送司法机关6人,同比上升50%;信访举报42件,同比下降30%。■

猜你喜欢

丹寨县财政局全县
闻稻香,赏科景
补妆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贵州农村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贵州丹寨县蓝莓种植适宜性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