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郊野阶梯—清华大学600座阶梯教室设计方案

2018-03-06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阶梯教室郊野朱文

朱文一

ZHU Wenyi

这是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皇家“三山五园”所在地,这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近代以来的规划将这里划定为文教用地,聚集了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校园身在其中。如何在设计中利用好这样的美丽风景,成为清华大学校园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朱文一工作室完成的“观郊野阶梯”—清华大学600座阶梯教室设计方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设计方案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从所处区位来看,建筑地处于“三山五园”广阔的郊野之中。“观郊野阶梯”设计方案构思了屋顶室外阶梯教学与交流空间,以此与西面的美丽山峦景色相呼应并直接对话(图1)。可以想象,在阶梯上进行教学和交流的学生和教师徜徉在郊野大自然中的美妙景象(图2、图3)。对于多数教学建筑而言,建筑屋顶不属于建筑设计的范畴,其上多为楼梯间、各类机械设施等,呈现出荒芜的状况。“观屋顶阶梯”设计方案对屋顶闲置空间利用进行了探索。

第二,现状600座阶梯教室位于清华大学建筑馆东北角,其入口朝向东南方向。由于设计和建成年代为20世纪80至90年代,该阶梯教室与21世纪后建成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楼、清华大学节能研究中心以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建筑,在空间走势上处于互不关联的状况。“观郊野阶梯”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场地周边历史演变及其现况,设计了具有明确东北向导向的主立面及主入口,呼应并整合了美术学院和艺术博物馆所形成的清华大学校园新东门空间(图4、图5)。

第三,“观郊野阶梯”设计方案在阶梯教室类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阶梯教室的设计完全打破了通常以讲台和黑板为中心的布局方式,尝试了两边设置看台坐席、中央讲台空间的方式布局。在这样的阶梯教室中,甚至第一眼都找不到授课教师在哪里,所谓“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这是一种以学生交流为主体的新型“学与教”的互动空间。在这样的阶梯教室中,所有知识类的内容都由学生自行通过百度等网站获得,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要点则通过悬挂于屋顶的多块大屏幕和学生手机上的APP展示(图6)。

图1 / Figure 1清华大学600座阶梯教室Tsinghua Univeristy’s 600-seat Auditoruim

第四,清华大学600座阶梯教室应该定位为一处公共性极强的交流空间。“观郊野阶梯”设计方案采用大跨结构与大面积透明玻璃结合,展示了作为公共交流中心的新时代阶梯教室的开放形象。建筑形象完全展示大跨钢结构之美,紫色钢柱和钢梁则凸显清华校园特色。设计方案特别考虑夜晚使用阶梯教室所呈现出的建筑通体透亮的美景(图7)。

在谷歌地球卫星地图上,“观郊野阶梯”设计方案展现出具有丰富“学与教”活动的建筑第五立面(图8)。

图片来源

Figure Sources

文中图片均为朱文一工作室提供。

All figures are provided by ZHU Wenyi Atelier.www.zhuwenyi.com

猜你喜欢

阶梯教室郊野朱文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阶梯教室清洁一体机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浅谈校园阶梯教室的音响扩声设计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高校教室智慧照明研究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教室声场计算机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