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失眠的用药规律

2018-03-06李洪海梁永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合欢皮心安神远志

李 萍 韩 琦 李洪海 安 冬 李 璐 梁永林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失眠在中医学中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等,主要是因为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不宁所致[1],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顽固的失眠给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的依赖,而长期的服用安眠药会引起医源性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一定优势。笔者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收集2011~2017年213篇期刊中有关中药、中成药、中成药复方在治疗失眠的处方,共168个,涉及140味中药。1.2 分析软件 “中国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1.3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将筛选好的方剂由专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完成录入后,再由双人负责录入数据源的审核,以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录入过程中将处方中的药名进行统一。

1.4 数据分析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选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其过程如下:第一步,利用数据软件的查询功能,按中医病名“不寐”提取录入系统的168首处方;第二步,利用“频次统计”功能项,进行统计每味中药出现频次,并排序导入Excel中;第三歩,分析“组方规律”: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33,“置信度”设置为0.65;第四歩,进行“新方分析”:设置相关数值,借助聚类分析,提取出方剂中新组合,进而产生新处方。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对治疗失眠的168个方剂所含的140种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可得到治疗失眠药物使用频次由高到低的排序。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24味。见表1。

表1 失眠处方中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

2.2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胃痛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支持度个数”设置为“33”(支持度为20%)“置信度”设置为0.65,得到常用药对共19个。见表2;规则分析:是指分析药对的用药规则,“关联规则”即为当出现“—〉”左侧的药物时,出现右侧药物的概率。见表3。

表2 处方常用药对使用频次(支持度20%)

续表 表2 处方常用药对使用频次(支持度20%)

No.药对频数/次7甘草、当归398黄芪、当归399当归、远志3910酸枣仁、甘草3811酸枣仁、当归3712白术、甘草3613当归、茯苓3614黄芪、茯苓3515首乌藤、远志3516茯苓、远志3517远志、甘草3418首乌藤、合欢皮3419五味子、远志33

表3 治疗失眠处方中药物组合关联度分析

2.3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选择相关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2,应用熵聚类方法的新处方分析,得到新方核心药物组合16个,见表4,网络展示见图1。进一步聚类得到治疗失眠的新处方8个。见表5,网络展示如图2所示。

表4 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

表5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失眠的新处方

3 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11~2017年213篇学术期刊治疗失眠的中药、中成药、中成药复方进行整理分析,发现168个处方中共涉及药物140味,其中出现频次大于30的药物前12味药物包括酸枣仁、远志、甘草、当归、茯苓、首乌藤、龙骨、茯神、川芎、合欢皮、五味子、丹参。此12味药包括药养心安神药酸枣仁、远志、首乌藤、合欢皮,茯神;重镇安神药龙骨,此类药物主入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和镇静安神的效果,体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惊者平之”,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 ”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心典》云:“人寐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肝气不得藏,……”,酸枣仁性酸,主入肝、心经,养肝血以藏魂,酸性收敛,符合失眠基本病机阳不入阴的治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可见,酸枣仁汤主要用于治疗由肝血虚、虚热扰于内的不寐。此类不寐患者可出现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渴、舌质暗红、脉弦细等症状,应对其进行随证加减用药治疗[2],是临床治疗失眠时辨证寓辨症的体现,也是中医治疗中实施治本寓治标的特点。

图2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失眠的新方网络展示

通过对药物关联度的分析发现,处方中出现频次前三位的药对分别酸枣仁与首乌藤、酸枣仁与远志、远志与龙骨,可见在治疗关联度最高的药物为失眠的药物中,养心安神药居多。从关联度分析,关联度最高的药物是合欢皮和首乌藤。合欢皮性味甘平,功效为舒肝解郁、活血消肿,方以正[3]从瘀论治顽固性不寐,他指出临床所见不寐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引起肝气郁滞,脾运失常,以致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或瘀热扰心,服安神养心药物疗效不显,常以化瘀宁神之法而获佳效。首乌藤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本草正义》: 治夜少安寐),并且有动物试验表明[4],首乌藤对正常大鼠睡眠周期有一定的影响,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经对其改善睡眠成分的研究[5]表明其有效成分中夜交藤甙、夜交藤蒽醌以及夜交藤黄酮等三种成分均有改善动物睡眠的功效。因此,此两味药对失眠的治疗被临床广泛应用,起到了极佳的效果。

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得到治疗失眠的核心药物组合(见表4),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失眠的新处方(见表5)大多具有养心安神、理气健脾、滋阴降火、益气补血的功效,体现了临床辨证施治、据方遣药的治疗思路,是中医学的精髓。若心火亢盛失眠者,宜安神药与五味子、麦冬、天冬、百合相配滋阴降火、宁心安神,见新方1、2;若阳虚或湿困致白天易困,夜不入睡者,宜从本治,予鹿茸、苍术、桔梗配伍玄参,以助阳生阴长之势,导阳入阴。若心肾不交失眠者,宜安神药与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等相配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见新方6;肝火扰心失眠者,可予栀子、柴胡、木香、郁金等与合欢皮、首乌藤、远志、茯神等相配,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见新方5、7;若心脾两虚者,可用党参、黄芪、白术等与茯神、远志配伍,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标本兼顾,见新方4、5、7。

4 小结

失眠病因较为广泛复杂,证型较多,病情复杂。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一定优势。笔者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分析临床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从整体处方来看,发现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以养心安神药为基础,兼以补气药、补血药、滋阴药、活血药、化痰药物,用药不仅具有多样性,又兼有集中性。一方面,从药物选择上来看,酸枣仁、朱砂、龙骨三种药使用频次较高,而失眠最基本病机是阳不入阴,与选用药性为酸敛、沉降的药是相符的。另一方面,安神的同时以补气、补血、滋阴、活血、化痰为主,失眠的辨治体现了标本兼顾、症证结合的特点,其治疗失眠的用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了参考依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4-163.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98-199.

[3]杨方尧.方以正不寐从瘀辨治的思路与方法初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 3):9.

[4]闫立地,郭冷秋,刘颖,等.夜交藤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 35) 3:466-467.

[5]李智欣,杨中平,石宝霞,等.夜交藤中改善睡眠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 4:327-331.

猜你喜欢

合欢皮心安神远志
养心安神常按神门穴
心悸失眠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远志及其炮制品中远志皂苷B的含量
基于质量常数法的合欢皮饮片等级评价
合欢皮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入秋藕如玉
毛远志
莲子灯草饮能治疗失眠
治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