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胃安络饮为主治疗胃热伤络型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45例观察

2018-03-06尤恬子王邦才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潜血轻中度黄芩

尤恬子王邦才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浙 江 宁海 315699

3 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1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见病之一,我们用清胃安络饮为主治疗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4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消化科病房和门诊收治90例胃出血患者,治疗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为48.1±2.0岁;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对照组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37岁~76岁,平均年龄为45.6±2.8岁;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中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定。按《中医血证急症诊疗规范分级标准》进行辨别轻度与重度出血类型如下:轻度出血:出血量100~500ml,中度出血:出血量500~1000ml。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中有关便血吐血中的胃热伤络型。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最佳对症治疗(PPI抑酸护胃,补液扩容能量支持,调节电解质,凝血针的使用等)。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胃安络饮治疗。方药:生大黄、黄连、黄芩、白及、炒栀子各10g,三七粉3g,侧柏炭15g。每日1剂,早晚冷服,1周为1疗程,大便潜血测试结果连续3天阴性即可停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大便潜血连续3天阴性。有效:7天内出血减少,大便隐血试验由强阳性转为阴性,伴随症状略有改善。无效:7天后大便潜血仍为阳性伴随症状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3-4]。

3.2 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治疗组为30.42±11.89h;对照组为47.78±12.45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病位主要在胃,与胃络受损有关,饮食伤胃、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倦所伤以及瘀血内阻都可引起其发生。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多由火热灼伤胃络所致,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清胃安络饮效法于《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经过导师实践加味而来,可治疗胃热伤络证。其中黄连、黄芩、大黄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正所谓“泻心即泻火,泻火即止血”。大黄止血化瘀,盖浊阴不降,则清阳不生;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也。黄芩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炒栀子加强清热之力。三七是止血良药,尚有化瘀止血之功,同时可去除血瘀。白及性涩,功长止血,多用于肺胃出血,咳血、吐血等。侧柏炭原治肠风、脏毒,考虑上消化道出血会合并黑便,用在此取其凉血止血之功效,并促进肠道黑便排出,减少腹胀、腹水等并发症。

本观察显示,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清胃安络饮用于治疗胃热伤络型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灵活运用。

[l]戴自英,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49-1350.

[2]张伯臾,董建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7-9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2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7-136.

猜你喜欢

潜血轻中度黄芩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