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敷下关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35例

2018-03-06林文斐李峰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阻生牙压豆耳穴

林文斐 李峰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近年来,笔者运用冰敷下关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阻生牙拔除术后35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住院行阻生牙拔除术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女17例,男18例;平均年龄25±6岁;观察组中女14例,男21例;平均年龄24±4.5岁。术前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正常。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生进行下颌阻牙拔除术,手术方式相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2±0.5min,术后出血量8.6±0.7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9.8±0.5min,术后出血量8.9±0.6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术后运用西医常规治疗,西药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剂止血,止痛片缓解疼痛等。

2.2 观察组:术后予以冰敷下关穴联合耳穴压豆。采用众宝莱医疗器械生产冰袋,敷于面部耳前方当颧骨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即下关穴处,术后24小时敷3~5次,每次20~30min,间隙时间30~60min。观察皮肤冰敷情况,预防皮肤冻伤。耳穴压豆:首先按摩耳廓1min使其发热,再用75%酒精清洁耳廓,一手持耳廓后上方使穴位充分暴露,另一手用探棒由上至下、由外至内探寻耳穴部位压痛点[1],在术侧分别取上颌、下颌、面颊、皮质下、神门、耳尖等穴位,另一侧取心、肾、脾、胃等穴,并将王不留行籽耳贴贴在所选穴位上固定。指导患者应用对压法、直压法按压耳穴贴处,如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为得气。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每3天更换,随症调整穴位。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止血时间、疼痛、肿胀消退时间、张口受限、咬合力情况。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结合脸谱图量表进行疼痛评分。以无痛或轻微疼痛2.57±1.04为临床症状消失。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止血时间、肿胀、张口受限以及麻木、疼痛等方面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n=35)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n=3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疼痛(d)2.34±0.5 1.89±0.6*止血时间(h)0.45±0.11 0.28±0.12*肿胀(d)6.2±0.78 3.8±0.80*张口受限(d)13.8±1.2 6.8±1.3*麻木(d)6.3±0.6 2.2±0.3*

4 体会

由于阻生牙位置特殊,临近重要的解剖结构,与邻牙关系密切,因而容易造成手术难度大,术后损伤大的局面[2]。为达到术后快速康复,预防并发症,笔者采用冰敷下关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下关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具有消肿止痛、疏通经络作用,且与阻生牙位置接近,24小时内加冰敷止血镇痛和消肿效果较好。中医学认为,耳穴与经络脏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耳穴选穴原则,我们选择术侧上颌、下颌、面颊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取神门、皮质下、耳尖等穴以起安神、止痛、消炎作用。另一侧取心、肾、脾、胃,主要是适当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以促进术后恢复。临床观察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睡眠安、纳谷香,无明显张口困难,且具有止血快,肿胀、麻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段,咬合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冰敷下关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阻生牙拔除术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国海燕,费燕,董银燕.参黄膏脐疗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3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6):422.

[2]王秀芬.阻生牙拔除术的简单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216.

[3]兰颖,吴曦,吴利等.古今理论结合谈耳穴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26-428.

猜你喜欢

阻生牙压豆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