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特点的研究

2018-03-04贾乃霞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办学

贾乃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是德国高校类型中的一种,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于1998年统一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故此译为应用科技大学。本文主要研究其办学模式及其特点,学习其先进的办学理念,从而得出对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启示。

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二战的结束,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德国出现了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形态,用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FH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的高校体系,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经过40多年的发展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成熟的办学模式及鲜明的特点。

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及其特点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强调实践经历的入学条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及其大批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等方面。

2.1 强调实践经历的入学条件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高中毕业的学生之前都已接受过“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培训,报考应用科技大学时须取得毕业证书,出具有关实习证明,且与所报专业相一致。其他学生要想就读应用科技大学则必须自己寻找企业进行实习,补上实践经历后才能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因此从应用科技大学的入学条件来看,应用科技大学十分强调实践经历,入学前都应接受一段时间的预实习期。

2.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会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办社会需要的教育,服务于社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大力发展,坚持“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的教育理念。它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工程师类职业的实践工作者, 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检验、核算、设计、生产、装配、维修保养、营销工作等。其毕业生职业定位为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或小型企业管理者及技术骨干。虽然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较低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但他们具有实践技能,被形象地称为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桥梁式的职业人”。

2.3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成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劳动力;二是教师参与创办公司或企业工作,学生在论文选题源自企业,多为企业需求,企业生产的革新和技术难题为主;三是整个实践过程,以企业指导为主,按企业需求培养职工,学生可在企业中获得实践操作培训,得到企业老师指导,成绩也由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考核。

这样的“双元制”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会在学生个人、企业、国家之间达到“三赢”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学生具有双元的身份。一方面,学生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将学生视同公司的正式员工,在其学习期间持续提供津贴,为其缴纳医疗保险等,学生享有一般在校学生没有的社会员工的工资待遇与福利;另一方面,又是“双元制”大学的学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具备宽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而言更具有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在入学之前,企业与学生进行的是双向选择,企业与学生之间是相互认可的,而且学生在企业反复实习,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以及得到企业资金支持和定向培养后,不仅与母校而且同企业建立起了强烈的归属关系,因而产生了高就业率和高匹配率,能够有效弥补企业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同时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的道德风险,免去试用期环节,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培训也为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并且收获一定的科研技术成果和培训学员带来的生产绩效。对国家而言,德国国土狭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有限的自然资源,使得德国不断调整其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能够创造财富的具备熟练技术的人才对国家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德国前总理科尔曾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原料不足的国家,经济实力是以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基础的,经过良好的职业培训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最大的资本,是我国经济稳定的保障。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会通过各种措施促进校企合作,例如加大对具有教育资格的企业的奖励,即所有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都会获得国家培养基金的补助;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明确定位的立法体系来规范“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中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等。

2.4 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侧重于应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根据企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适应邻近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会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新兴行业而开设专业,例如信息管理,精密仪器,能源等专业。因此,出现了专业设置上宽窄并存的基础化倾向,但一直坚持应用性这一基本准则。

在课程设置上,FH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职业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实际应用技术能力为核心,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化基础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各专业都会开设,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侧重于不同的专业,专业化课程是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化的课程,用于拓宽专业知识面。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理论知识教授中所占课时数比例较高,整个课程结构分块进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紧密联系,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读交替的形式。学校教授理论知识采用小班制,没有指定教材,主要注重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高,除每学期的课时实训外,还另外安排两个学期到企业实习。第一次实习是由企业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或成熟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结束需完成实习报告,并由企业指导者鉴定。第二次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期间的第7或者第8学期,此次实习主要与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有关,选题应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索,从而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如此交叉学习,不但没有削弱理论的分量,反而使学理论知识因为致用而更加牢固。

2.5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师资队伍其主要特点是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除具有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应用知识的实践经验,强调学术与实践的统一。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博士学位,且相应专业毕业,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三年在高校以外工作。同时为使教师紧跟科技发展,有些州还规定,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需每隔四年享受一个六个月的学术假,需到企业了解企业最新技术与最新发展趋势的情况。

同时就应用科技大学还具有大批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或者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他们会教给学生最新的科学技术,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这些是专职教师所不具备的,如此高水平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德国应用科技大的高质量教育标准。

3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的办学模式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结合我国自身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可以办出具有特色与水平的高质量大学。

3.1 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培养人才类型是应用型大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决定学校办学的走向问题。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定位非常明确,其主要坚持“为职业教育而进行的科学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办社会需要的教育,服务于社会。作为应用型大学,其人才培养应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方向不明,培养人才趋于相同,将会造成有限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从而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3.2 注重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充分的实践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前面提到,FH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时除每学期的实训课之外还进行为期两个月下企业的实习,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的合作,是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实现的,是融学生、教师、企业与一体的合作。而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实践教学相对比较薄弱,实践课时少,内容落后,偏重基础性,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学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我国仍需要不断完善。为此,应积极借鉴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的与社会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实现地方优势行业企业对接,走“校地对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从而校企双方达到双赢的结果。

3.3 强化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显示,要想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此重任。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学历和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须具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且教师后续的继续教育体系也相对完整,如每隔四年享受一个六个月的学术假,下企业了解企业最新情况。而目前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大多来自研究型大学,只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却严重不足。在聘任制度上,也只看学历,不看技能和工作经验,应用技术型大学重在应用性和实践性,所以应改变观念,尽快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准入标准要具有对学历与实践的双重要求。同时,“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也有待完善,应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运行体制。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办学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