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教学方法探究

2018-03-03王重贤张亚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理论

王重贤,张亚萍

(兰州工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想政治工作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围绕学生、关怀学生、服务学生。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提出,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始终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需要努力探讨和改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深刻理解“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内涵,进一步增强上好思政课的信心和信念

1.1 坚持从我国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角度深刻理解“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95后”“0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开设的思政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与思政工作一样,思政课本身有着解疑释惑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着力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角度,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和信念,重点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1.2 坚持从立德树人角度深刻理解“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自觉性和自信力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做出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决策,彰显出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期盼。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含义进一步拓展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就是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勇于彰显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的自信力,落脚点在于提高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3 坚持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环境角度深刻理解“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内在要求

与“80后”相比,“95后”“0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信息传播更加快速敏捷的时代。近年来,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资料是大学生最普遍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成为大学生消遣娱乐的最佳载体。一些学生从网络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思政课,而一些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陈旧,学生对思政课往往提不起兴趣。当前,在新媒体时代,在信息化、价值多元化趋势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颖的网络教学模式已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新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2 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是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前提

2.1 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构建专题教学模式

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是“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基本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内容,明确不同教材的性质和内在体系,精选和优化教材内容,构建专题教学模式,将思政课教材转化为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易于接受的“学材”。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将每一门思政课列为几个专题,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题教学计划,研究确定专题授课内容。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选择2~3个比较熟悉的专题,在原来授课班级的基础上进行全校巡回授课,让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感到每个专题有新教师、新面孔、新气象、新成就。教研室要编制巡回授课表,包括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和地点。每一个专题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可以分为“必讲”“精讲”“略讲”“不讲”四部分。对于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可以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完成。在整体把握教材框架的前提下,根据新大纲要求,在课前规划好哪些内容要精讲、细讲,哪些内容只一语带过[2]。教师在专题讲课过程中,务必要讲清楚本专题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与其他专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学生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在专题巡回讲授结束后,教师回到自己原来的班级,适当串讲教材章节内容,进行课程学习小结[3]。专题式教学本质是问题式教学,把教材上的问题、教师讲授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有机统一起来,教师把问题讲清楚、讲透,让学生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现象。教研室要定期召开集体备课,开展集体研讨活动,并对教师的专题教学内容进行把关,提出改进意见。

2.2 根据形势与政策,及时拓展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一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十九大报告等,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既丰富教学内容,又传达党的理论主张和方针政策。二是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时,可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做什么”作为铺垫,接着以解析原著为导引,分别介绍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强调马克思主义要“根据中国的特点灵活运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则强调“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在此基础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和准确把握这些重要概念[2]。三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阅读,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准确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和原则。例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等,为思政教育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的原则与方法[3]。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最经典的部分融入课堂教学,对原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和传播者。

2.3 开展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度

单纯的思政课理论教学难以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课内实践教学组织起来很容易,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课堂小组辩论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课堂外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举办校园文体活动,锻炼学生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参观,进行现场教学等,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 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是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

3.1 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发展

1949至1958年,倡导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学方法。1950年,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中指出,“政治、思想教育应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分析自己的思想,搜集、整理、研究各种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运用系统理论知识有重点地加以解决,使理论学习成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成为理论学习的目的。”[4]同时,还指出,政治理论学习应在教师领导下,多用自学和集体讨论的方法[4]。这一时期,政治课主要采用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学方法。

1961至1977年,突出启发式教学方法。1961年国家恢复了“马列主义基础课”,1964年,另外3门公共政治理论课全部恢复。1964年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5]。该《意见》从启发报告、读书、讨论、总结或解答4个方面强调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期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思政课停课8年,1972年复课。

1978至2011年,从启发式到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从1978年开始,我们党开始拨乱反正,各项事业恢复发展。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意见》指出,关于教学方法,要继续理论联系实际,要抓好教学环节,要按实际考试、考查的结果评定马列主义理论课学习成绩[5]。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中指出,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把教学变为师生一起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过程,坚决克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5]。直到80年代末,思政理论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1993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运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演讲答辩等多种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4]。这一时期,思政课教学方面,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实际,积极探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方法,并特别注重社会实践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自2012年至今,进入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公平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提升。2013年11月6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李卫红指出,改革教学方法,重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理论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6]。2015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再次强调加强改革教学方法[5]。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3.2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前,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2.1 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方法是近两年思政课教师探索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包括网络课程、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等,已被多数高校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思政课新的表现形式,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MOOC的主要特点为规模大、开放性、网络化、个性化、参与化。视频公开课,即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微课是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另外,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与QQ号互通,通过微信公众号,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3.2.2 校外实践教学法 校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是近两年各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推广的实践教学方法。结合“红色基因传承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本的学习等,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师生到革命纪念馆、红色根据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或者组织大学生到工厂企业学习参观,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养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实践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经费限制,一方面也耽误时间,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合理配合和衔接,更好地服务理论教学,打造思政工作、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平台,三者合一,互相促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2.3 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法是思政课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法律部分的讲解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案例来分析和论证。采用“案例(或实例)导入+理论分析+问题讨论+点评总结”,首先,要明确选择案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涉及哪些理论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案例掌握一定的理论并能运用它来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其次,精心选择案例,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反映现实生活热点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共鸣的人物或实例作为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案例的3个基本原则:一是真实而典型;二是与某学科理论紧密相关;三是目的明确。所选案例要做到3个统一:一是思想性与客观性统一,要求有正确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二是原理性与实践性统一,既要反映思政课的理论原理,又要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使课程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增强感染力。三是典型性与时代性统一,案例要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以案例为媒介,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及难点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与交流,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3.2.4 问题(主题)探究法 教师先提出问题,将课堂所要讲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并探究、解答,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结合形势与政策,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教与学双方有效交流、沟通,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课余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片、时事政治片、法制报告或普法教育片,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4 教师的人格修养与魅力是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基础

名师不仅要学高,更要德高,教师的仪表风范和人格修养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它是教师自身政治素质、道德素养、知识等的综合体现。

(1)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人格魅力的关键。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政治上必须旗帜鲜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讲上下功夫,坚持科学与信仰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升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学术魅力。邓小平明确指出,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是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黑格尔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7]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只有自己真懂、真信、有信仰、有激情,才能教育和启发学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2)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是人格魅力的保障。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在于科研,只有科研进课堂,才能带动并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静下心来读书,扎实研究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研究越深入,才能做到讲解深入浅出,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一些理论创新成果、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成果带进课堂,这样教师的底气会更足、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教师要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言传,又要注重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较高的科研水平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切实增强课程吸引力。

(3)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人格魅力的根本。高校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学生能力、锤炼道德品质的课程。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思政课教师要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与把握学生思想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真理、坚持真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4-8.

[2]刘军.增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8-40.

[3]杨叶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性论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87-90.

[4]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张艳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05-109.

[6]李卫红.大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7]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