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路探析

2018-03-03安益强滕大才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学融合大学生

安益强,滕大才,张 颖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创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实现自己青春梦、共筑中国梦的追求[1],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点燃发展新引擎”等论述更加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不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有力地推进了高校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标准、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推进,各高校纷纷和大学科技园、知名企业等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2]。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高校全面进行综合改革、驱动地方经济发展、引领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各高校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经验,如“课堂+实训”“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等,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作为人民群众健康卫士培养摇篮的医学高校,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对发展缓慢。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既有共性也有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医学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既要借鉴其他综合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要结合医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实现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3]。

1 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下,学校提供的和医学大学生、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4],所以各医学高校应积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所处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探索适应当前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现状、符合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互相融合的模式,这是因为:(1)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抓手;是鼓励创业、指导就业的主要途径;医学学科专业教育是医学大学生就业后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能力的学习。(2)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有利于增强高校教育效果。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是医学大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灵感”的知识库,创业教育是将“灵感”转化为实际效果的方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良好的医学专业教育是医学高校进行有效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各医学高校应努力促使二者进行融合。

2 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内涵

进行供给侧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同样,进行供给侧改革也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5]。医学高校大学生由于受自身因素和学科特点的影响,普遍存在过于谨慎、循规蹈矩、依赖性强等特点,这些都是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中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再加上医学相关学科的学生普遍学业任务比较重,他们每天忙于学习、见习活动,这就共同造成了医学大学生普遍没有动力也没有时间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故此,在进行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就要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入手,既要想办法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医学大学生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又要解决医学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激情不足的问题。

医学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内涵是:医学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并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讲座、文献阅读、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了解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动态和趋势,同时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可以满足医学大学生的未来需求、满足其个性需要;可以培养医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可以结合地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需求,进行主体协同,融合嵌入共享,开办适应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体系。

3 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路

3.1 重视医药卫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医学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医学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结合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启发式地培养在校医学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大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比如,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要求也由最初的“病有所医有所治”,逐渐转变为“家庭医生服务”“名医的专业咨询”“便捷的门诊挂号”“名医远程医疗和诊断”等。各类基于“互联网+”的移动App终端的大发展就是依据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医生为核心的新型医疗模式[6]。故此,医学高校在设计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医学学科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医学学科专业的特点,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期待,从而促进医学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3.2 重视医学大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融合

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医学大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具备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不仅仅是培养医学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7]。在医学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就需要在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将医学大学生的思维创新活动和实践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笔者所在单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将医学大学科技园和生命科学众创空间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中,先后开展了:(1)高校和大学科技园引进企业共建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创业者或负责人走进校园为医学大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分批次组织学生以见习的形式走进企业,实地参与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并旁听了企业组织的产品研发攻关研讨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产品的创新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意识。(2)以创业项目为导向的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选取优秀项目,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启动资金的资助形式开展创业实践,既培养了一支具有多学科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队伍,又在广大医学大学生中树立起了典型。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是一项有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医学高校而言,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更是无成功经验可以吸取。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的背景下,全国各级高等医学院校都需要加快进行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不仅要加快思维创新还要加快实践创新,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互动融合的模式,不断提升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医学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所在高校通过坚持实践创新和思维创新相融合的原则,采取“高校和大学科技园引进企业共建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基地”“以创业项目为导向的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期为其他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1]柯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中国样本[N].中国教育报,2017-09-16.

[2]王清,柳军,唐卫.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6(12):65-68.

[3]安益强,滕大才,张颖.运用心理学方法优化医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5):524-526.

[4]李爱民,夏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9-51.

[5]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管理,2017,11(1):33-39.

[6]程潇,刘与齐.以平安好医生APP为例分析移动医疗APP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6):157-160.

[7]李娟.追求简单朴素的教育之道[J].湖南教育,2017(7):32-33.

猜你喜欢

医学融合大学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医学的进步
《融合》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