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有”好老师: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018-03-01张珺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四有入园同伴

张珺

去年9月,我怀着满腔热情与期待步入幼教一线,如同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学了七年学前教育专业的我同样有“入园焦虑”:热情、期待、激动、兴奋中夹杂着紧张、陌生以及不安。带小班的工作着实不简单。孩子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而家长也是第一次与孩子分离。孩子们的不安、焦虑,家长们的担心、询问,我悉数接纳,也恨不得自己能够多长出几只手给每个宝贝温暖的怀抱。

不知从何时起,每天早晨的一声声哭泣变成了一张张笑脸,曾经躲在妈妈身后的孩子开始主动与老师拥抱,“奶奶,你晚点来接我”取代了“老师,奶奶什么时候来接啊”……我想,这就是孩子的成长,而这种成长让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群可爱的孩子,感受到这个职业的独特魅力。

度过了最初的入园焦虑期,在接下来300多天的相处中,一个拒绝参加一切户外运动只愿坐在那儿看的孩子,在老师的一次次陪跑下开朗了起来;一个不愿开口向老师主动问好的孩子,在老师多次的拥抱、鼓励与约定中,渐渐与老师聊了起来;一个性子急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近老师轻声表达自己的需求;妈妈们愿意每天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用打卡朋友圈的方式记录亲子共读的美好;一个个家庭在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中感受到教师的爱与专业……渐渐地,我体会到了幼儿园教师对于孩子和家庭的意义。从此,我决心要做一个有作为的幼儿园教师。

不知从哪一刻开始,我的目光再也无法从孩子身上移开了。我最喜欢的事情要数做观察记录了,在观察记录中我研究着孩子。一次,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月亮的味道》,讲到小老鼠“咔嚓”一下成功地吃到了月亮,并将月亮分给其他小动物,小动物们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时,我适时地停下来,让孩子们品味分享带来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一句“月亮好可怜啊”从孩子们中间传来,原来是平日里淘气的宁宁,只听他接着说:“它被吃了,只剩下那么一點了。”其他孩子再次将注意转移到书上:“你看,它变得好小啊!”“它会不会很疼?”“你看,它变成弯弯的月牙了。”那一刻,我感叹宁宁的移情带给我的惊喜,因为当我们都欣喜地沉浸在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吃到月亮的情景中时,是他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个被吃月亮的感受。这正是我想守护的一份美好。从此,我想做一个善于发现孩子美好的教师。

户外活动时,杭杭一次次离开集体,一开始我误以为是活动吸引不了他,便建议他去一楼大厅看小鱼,然而几分钟不到他就跑了出来,过了一会又跑过去在鱼缸旁焦急地徘徊着。我牵着他的小手一同坐在台阶上,不是问“你为什么一再离开集体”,而是问“我感受到了你的不开心,愿意告诉我原因吗”。共情换来的是孩子愿意表达真实的需求,原来他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愿望被同伴拒绝了。理解了杭杭渴望与同伴共同游戏的需求,我把它视为学习的契机,引导他了解同伴游戏的具体内容,共同寻找参与活动的契机,让他经历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经验的过程。那一刻,我想做一个有专业高度的教师。

平日里,听到孩子的一声喷嚏,我会提醒他去拿纸巾;孩子做阑尾炎手术在家,我会前去看望并表达大家对她的想念与祝福;孩子渴望摸一摸高处的冰花,我会抱起孩子让他们真实地体验……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可孩子又何尝不是教师的镜子呢?细心、耐心的付出,回馈我们的是一群善解人意的孩子:站在桌椅上挂吊饰时,孩子不断地叮嘱我“老师,你小心点”;我蹲在两人桌旁讲故事,孩子会悄悄地搬来第三张椅子;去户外活动时,孩子会将我遗忘的那个粉红色水杯送到我手里……从此,我想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教师。

感谢你们,我的孩子!感谢你们让我感受到这个职业的魅力,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感谢你们让我乐意做个善解人意的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注重言传身教,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感谢你们让我努力做个有专业高度的老师,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将不断学习钻研、拥有扎实学识作为职业生涯的追求;感谢你们让我做一个善于发现你们美好的老师,看得见、看得懂每一个来到我面前的你们,不轻易给你们下定义,营造有温度的教育氛围……

写到此处,不经意间我发现孩子们让我感受到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时代要求,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要努力去做,不倦前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科技城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四有入园同伴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落地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