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贵明“丑中见美”的表演艺术探析

2018-02-28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太谷丑角秧歌

夏 琳

(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孙贵明,太谷秧歌演员,以丑行见长,二十六岁从艺至今,已近四十年,他参加过的演出、饰演过的角色无数,尤其是在传统戏《徐九经升官记》中饰演的“徐九经”、《偷南瓜》中饰演的“王老汉”、《卖高底》中饰演的“王老虎”等人物,已经成为山西晋中一带所熟知的戏曲艺术形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孙贵明一直活跃在戏剧表演的第一线,他大胆突破了传统戏的许多程式,塑造的丑角形象中融合了一些老生的成分,发展了丑角的表演与唱腔。他所饰演的丑角形象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将丑角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丑以科诨见长,所扮备极局骗俗态,拙妇呆男、商贾刁赖、楚咻齐语,闻者绝倒。”[1]传统意义上的丑角功能主要是扮丑取笑。在现代有许多经典的丑角戏,如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昆曲《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丑角作为剧情所需,成为剧中的主要角色。孙贵明的丑角戏在山西秧歌剧坛独树一帜,他塑造的丑角形象有的心地善良,幽默滑稽;有的奸诈刁恶,悭吝卑鄙。他的表演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摒弃了过去丑角戏中的那种低级趣味,赋予角色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新时代丑角的艺术审美。

一、生动巧妙的唱腔

太谷秧歌中丑行在化妆时用白粉在鼻梁上勾画,俗称小花脸。孙贵明在太谷秧歌的表演中借鉴吸收老生成分,丑生融合,丰富了秧歌丑角的表演。

在《张琏卖布》这出戏中,孙贵明饰演的是一位赌徒,为了演好角色,孙贵明经常去棋牌室、麻将馆观察体验生活。从表情、动作上不断模仿研究,从京剧、晋剧的演唱中不断学习,演唱时注重吐字的轻重结合与对比,结合太谷秧歌的方言特点、吐字规律和方法技巧,完美地表现了人物形象。

谱例1:

张连卖布

《张琏卖布》(1)这段唱腔是上下句结构,上句落在“败”字,下句落在“爱”字上,是怀来辙。孙贵明将上句“败”字分为字头b,字腹ai,最后归在怀来韵上,并有意将句尾进行拖腔处理,与下句“爱”字前后呼应,使字音圆润好听。为了表现张琏这一嗜赌成性的人物形象,营造悲惨氛围,孙贵明还将上句唱词“命运”替换了原来的“运气”两字,并将“运气”二字的吐字力度变弱,声调下滑,使唱词与旋律走向更为贴切,清晰、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衣衫不整、穷困潦倒的赌徒形象。

《偷南瓜》是太谷秧歌的代表剧目之一,在这出戏中孙贵明饰演种南瓜的王老汉。故事表现的是种瓜老汉在辛勤耕作之后,丰收在望,偏巧这时候遇到一位年轻妇女来偷瓜,老汉生气欲要拉上她去找她男人说理,少妇哀求,经老汉的批评,少妇知错并向老汉赔礼认错,通情达理的老汉转怒为喜摘南瓜送与少妇。孙贵明与剧中的“老汉”年纪相仿,加之自己是农民出身,对地里的庄稼活也在行,舞台上的孙贵明基本是本色出演。但在表演中,孙贵明为了塑造老汉幽默风趣、善良朴实的艺术形象,借鉴老生唱腔的运腔,在旋律中揉进了倚音、滑音等装饰音,丰富了唱腔的表现力。

谱例2:

这段戏是《偷南瓜》的第一场,种瓜老汉出场时演唱的。唱腔非常有特点,共六个乐句,前五句均为方整性结构,每四小节为一乐句,最后一个乐句为扩充乐句,唱段落音“la”上,羽调式。在旋律中运用了前倚音、上滑音(11小节)和下滑音(14小节),在演唱第十一小节和第十四小节时,孙贵明根据人物唱腔的需要,在力度和速度上形成对比,从而产生上、下滑音在演唱效果上的不同,增添了唱腔的幽默色调。

偷南瓜

此外,孙贵明将大量的衬词衬腔演唱与主词主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唱腔委婉跌宕,起伏变化,不显单调。《偷南瓜》中,孙贵明将车夫赶牲口的“得儿丢”花舌音巧妙运用到唱腔中,使唱词镶嵌在衬词衬腔之中,形成欢快活泼、乡土气息浓郁的风格。

二、惟妙惟肖的身段

戏曲表演包括四种手段,即“唱、念、做、打”。做,实际上就是戏曲的形体动作,又可称之为身段动作。一般认为,丑角行当注重“二功”,其一是嘴皮子功,也即唱念功,其二是身段动作表演功,也即做功。丑角演员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不仅要看他的唱念功底如何,同时身段动作表演也尤为重要。在尊重传统唱腔表演的同时,孙贵明不断从其他剧种和大师的表演中学习借鉴,大胆改革。

戏曲表演中,各种剧种都有自己特有的程式,必要时容许互相吸收借鉴,但最忌讳不加消化地搬用替代。《徐九经升官记》本是京剧的一出戏,上世纪80年代,太谷秧歌剧团将此剧移植改编成秧歌版本。孙贵明饰演徐九经,尽管与京剧同名,韩如意导演与孙贵明却排出了不同于京剧而突显秧歌韵味的《徐九经升官记》。孙贵明当时年龄已大,演花里胡哨、鬼头鬼脑的丑角戏并不占优势,而在这出戏中,这些不足反而成就了孙贵明。在形象上,徐九经是正面人物,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又有底层官员的无奈,性格比较端正的孙贵明正适合这个角色。为了演好这出戏,孙贵明不断观摩朱世慧饰演的徐九经,再结合秧歌小戏的特点,通过身段动作,将一个底层小县令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孙贵明从塑造人物出发,力避庸俗气息,掌握恰当分寸,不作哗众取宠的卖弄,演活了徐九经,既没有脱离人物,又没有背离行当,成为当时太谷秧歌的巅峰之作,连演不衰。

孙贵明既继承传统程式表演,又将身段动作表演和其他表演手段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表演时紧扣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在继承方面,《卖高底》中,孙贵明饰演的王老虎随音乐出场,大八字在台中央一蹲,同时两臂左右平伸,两只手抓着衣角,将身上的大卦来回一扯,右脚前迈,左脚跟,左手扶口袋,右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划一立圆,最后随音乐提顿在身前,身体也同时提顿。在唱到“今天我不到别处里转,哼哼咳么吱儿哟,我一心儿要转,的油丢得儿咳哟王家庄村,得哎呼咳一得一个一溜吼,迈大步我往前走”时,他将手放在眉前遮着眼睛,瞅着“王家庄”脖子前后来回伸缩;后来,二姑娘抬手招呼王老虎做生意,王老虎随着二姑娘手的前后摆动,脖子也前后缩伸,表现了王老虎看到有人买高底,心中喜悦的场景。孙贵明将这些程式化的动作稍加一些情绪化的动作配合剧情,出色地表演了这出戏。

在创新方面,孙贵明的表演突显生活情趣化。《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卖高底》中,王老虎一出场直愣愣地打了个喷嚏;二姑娘从“家”里出来,王老虎探着身子,踮起脚尖,张开双臂,瞅着漂亮的二姑娘高兴地伸缩脖子;后来二姑娘嫌王老虎鞋底不好,王老虎被气得使劲踩了二姑娘一脚,疼得二姑娘蹲下来直揉脚。表现生气的情绪时,王老虎与二姑娘两个人在“街”上吵闹对骂,王老虎气得又是跳、又是蹬,紧张,身体绷直,手发抖的动作等等。“打喷嚏”“偷看”“踩”“揉”“跳”“蹬”“抖”等都是将生活中情绪化的动作舞台化,是情之所至,是生活动作的夸张与变形,是太谷秧歌表演中最富创造力、最有情趣的部分,是孙贵明根据生活有感而创,是秧歌艺人智慧的结晶。

孙贵明是丑角行当的表演艺术家,也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近四十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博采众长,虚心好学,勇于创新而又不失传统,舞台表演体现了“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扮相方面,孙贵明表演的丑角大致有两种类型:吊搭须长袍丑和腰裙丑。孙贵明饰演的这两种丑,脸谱的绘制是有所不同的。吊搭须长袍丑常常是在鼻子周围绘出一个类似于梯形的豆腐块形状,涂画的面积较大,眉心以下鼻子以上的大部分地方,在脸部的其他地方再多加几条白色的线条,以此表示老人面部的皱纹。腰裙丑的脸部化妆则是将吊搭须长袍丑豆腐块缩小而成,没有脸部的白色线条,多表现青年人。但不论孙贵明所扮演的是哪一种丑,这种豆腐块形状的脸谱,都体现出了丑角之“丑”。丑角的扮相虽然在外观上不能给观众以赏心悦目,但化妆艺术本身体现出“美”的一面,因为脸谱的涂抹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了艺术化的创作。

其次在表演方面,孙贵明的演唱不仅有轻快流畅的速度,同时结合各种装饰音、衬词的巧妙运用,使旋律没有平铺直叙、单调贫乏之感。表演动作的情趣化又使唱腔本身有了一种谐谑之趣。因此,无论是对演唱方法还是表演动作的精心设计,都可以看出其表演的幽默滑稽,而这种滑稽幽默本身就是一种美。

再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孙贵明饰演的一些角色,如《偷南瓜》中王老汉、《卖高底》中的王老虎、《张琏卖布》中的张琏、《劝戒烟》中的赵玉林等,表面上看,这些人物都是丑的,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经历了由外表的“丑”变成人性的“美”的过程,诠释了“丑中见美”的艺术特征。

孙贵明精湛的表演艺术是他不懈努力、永不放弃的必然结果。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一个非遗传承人的义务与职责,为“口头传统文化”活态传承默默地坚守着。

注释

(1)笔者根据2012年12月7日录音记谱。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周光培,点校.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2]于友先.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编辑 张 瑛)

猜你喜欢

太谷丑角秧歌
丑角的“通知”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昌黎地秧歌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