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主城区社区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知晓率的调查

2018-02-27史宝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知晓率年龄老年人

张 彤 邓 宁 史宝欣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健康管理与服务系,河北 沧州 061000)

临终关怀宗旨是使晚期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安详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同时使晚期病人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增强〔1〕。尽管目前很多医院和养老机构都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且许多地区建立了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但研究显示人们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知晓率并不高〔2,3〕。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有助于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和接受临终关怀的观念〔4〕。本研究旨在了解天津市主城区社区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知晓率,探讨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6~8月便利抽取天津市主城区≥60岁老年人400人,纳入标准:①天津市市区常住居民;②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③意识清楚,可以明确回答问题或有可以代为回答问题的照顾者。共发放4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0份(95.2%)。

1.2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居住情况、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知晓情况。

1.3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而后由专人进行问卷的收集,对调查内容进行检查,如有遗漏项目或错误及时填补更正;资料录入时双人录入以便校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影响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知晓率的单因素分析 226例(56.5%)老年人听说过临终关怀服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居住情况老人临床终关怀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2.2影响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知晓率的多因素分析 将临终关怀知晓率作为应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对老年人临终关怀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婚姻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老年人临终关怀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1 影响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知晓率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影响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知晓率的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 论

高年龄段老年人由于经历过诸如家庭成员和亲友的死亡、身体生理功能衰退等事件,因此对死亡的看法更加透彻,会经常思考死亡等相关问题,所以较多关注临终关怀,这与国内外研究〔5,6〕结果相同。低年龄段的老人面对死亡威胁时倾向于积极治疗,很少考虑与临终相关的问题。该结果与高茂龙等〔7〕报道不一致,该研究显示年龄越大,老年人对新事物越难接受,并且避讳谈论涉及死亡的话题,因此年龄越高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知晓率越低。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年龄分布相对不均所致。

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对死亡多持排斥和模糊的态度,易逃避与死亡相关的话题〔8〕;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和较高的知识层次结构,对于死亡更倾向于中性接受,更容易获得和接受临终关怀的相关内容,因此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知晓率高。该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一致〔3,9,10〕。

在本研究中,无配偶老年人中丧偶者占95.24%,未婚及离婚者占4.76%。由于丧偶老年人经历过配偶的离世,对死亡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体验,并希望自己离世时能够平静安详;未婚及离婚老年人在心理上可能较有配偶的老年人孤独寂寞,更多地联想到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因此无配偶的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知晓率较高。本研究结果与赵木川〔11〕研究不一致,其研究认为丧偶者受过较大的创伤,会导致行事较稳,思维较为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因此对于临终关怀的知晓率低。导致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一线大城市的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高,思想比较开阔。另外,赵木川〔11〕研究主要针对肿瘤患者的家属,本研究是针对社区居家老年人,双方在年龄及文化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的逐步退化,日常活动功能有明显障碍的老年人会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并关注与临终关怀和死亡相关的事情;没有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由于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对死亡及临终关怀方面的事情考虑较少,从而关注程度较低。该结果与高茂龙等〔7〕关于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临终关怀知晓率较高的研究结果一致。

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同子辈孙辈在一起很少考虑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另外由于传统死亡观的束缚,老年人在与家人聊天时也会避讳讨论有关死亡及临终的话题,从而导致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老年人知晓率低。对于独居老年人而言,由于无人陪伴,其闲暇时间更多体现在看电视看报和听广播,因而接受新事物的概率较大;且独居老人对于死亡可能考虑的更多,所以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知晓率高。独居老年人主要为丧偶老年人,该研究结果与上述无配偶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知晓率较高相吻合。

1张 恩.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4):1022-3.

2刘丹丹,陈伟菊.梅州市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分析〔J〕.广州医学,2013;34(6):941-3.

3赵显达,吴 新,刘东瀛.武汉市民对临终关怀知晓率和态度的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2):297-300.

4李 霞,付 伟.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人群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及对策研究〔J〕.健康研究,2012;32(2):143-6.

5彭红梅,陈玉珍.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接受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07;(4):102-4.

6Mcllfatrick S,Hasson F,McLaughlin D,etal.Public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palliative care in Northern Ireland〔J〕.BMC Palliat Care,2013;12(1):34-5.

7高茂龙,王 静,王进堂,等.北京市社区老年人临终关怀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62-4.

8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69-71.

9Defilippi K,Downin J,Merriman A,etal.A palliative care association for the whole of Africa〔J〕.Palhat Med,2004;18(7):583-4.

10董晓梅,王 声,王弈鸣,等.广州市民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知、态度和需求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23):196-8.

11赵木川.肿瘤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及医院管理者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知晓率年龄老年人
变小的年龄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