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中健脾法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影响

2018-02-27张薇薇苗润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症候消化性生长因子

张薇薇 苗润青 杨 梅 钟 文 李 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消化性溃疡为老年人群消化道的常见疾病,其病程多较长,且可反复发作,以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灼痛等胃肠道表现,且有一定的癌变可能性〔1〕。有关研究表示,胃黏膜保护能力下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过度分泌等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诱因,并由系列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共同作用所致,其中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α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测定其浓度改变、能够预测疾病转归〔2〕。既往西医多选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药物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虽较为满意,但副作用大,并容易引起复发,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基础状态欠佳,影响临床效果〔3〕。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其中温中健脾方可起到温补、健脾、清热等功效,但临床未见其能否对细胞因子产生影响的报道〔4〕。本研究旨在分析温中健脾法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Gas、EGF、TGF-α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入选标准: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5〕相符(伴反复发作且呈节律性的上腹疼痛,上腹部可见局限性的压痛,内镜检测提示存在活动性溃疡,X线钡餐造影提示溃疡龛影);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6〕(主症:胃痛隐匿,喜按喜温,于劳累或者寒冷后加重或者发作,食后腹胀,得食痛减,苔薄白,伴齿痕,脉迟或者沉细;次症:便溏,畏寒肢冷,乏力懒言);属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呈阳性;心肝肾等器官未见明显病变;无药物依赖史。排除就诊前有出血、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发生;胃泌素瘤、肝硬化等所致胃溃疡;过敏体质。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60~72岁,平均(67.51±1.39)岁;溃疡直径3~15 mm,平均(10.62±1.84)mm。研究组女20例,男27例;年龄60~73岁,平均(67.96±1.44)岁;溃疡直径4~15 mm,平均(10.96±1.92)mm。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口服1 g阿莫西林胶囊(0.25 g/粒,国药准字H44021345,重庆新原兴药业有限公司,140421),2次/d,持续服用2 w;口服0.4 g甲硝唑片(0.2 g/片,国药准字H41020125,广东华卫药业有限公司,140310),2次/d,持续服用2 w;口服150 mg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0.15 g,国药准字H20052104,四川省通园制药有限公司,140211),4次/d;口服200 mg奥美拉唑胶囊(10 mg,国药准字H11021000,广西世彪药业有限公司,140318),2次/d,持续服用6 w。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温中健脾法治疗,黄芪15 g、白术15 g、桂枝6 g、芍药12 g、乌贼骨12 g、五灵脂9 g、蒲黄10 g、莪术12 g、丹参12 g、大枣10 g、生姜6 g,每日1剂,取水煎煮并于早晚各温服100 ml,持续治疗6 w。于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期间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1.3.1症候积分 按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计分(次症:0、1、2、3分,主症:0、2、4、6分)。临床疗效:参照症候积分进行,临床体征和症状大致消失,症候积分下降在95%以上即临床痊愈;临床体征和症状显著缓解,症候积分下降>70%为显效;临床体征和症状有一定减轻,症候积分下降30%~70%为好转;临床体征和症状未见缓解,症候积分下降<30%为即无效〔7〕。

1.3.2再生黏膜成熟度 上皮或者绒毛完整,结构较好,毛细血管及腺体数量较多,炎性细胞少量浸润为优;上皮完整性相对较差,绒毛粗糙及矮小,毛细血管及腺体数量较多,结构紊乱,炎性细胞中度浸润为良;上皮完整性差、可见少量上皮细胞、毛细血管、腺体结构及绒毛,且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为差〔7〕。

1.3.3血清指标测定 于用药前及结束时抽取患者晨起静脉血2 ml,将其进行常规分离后,于低温环境中保存待检。Gas、EGF、TGF-α水平按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盒均来自上海易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上操作均由同组人员严格参照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3.61%,临床痊愈30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3例)高于对照组(76.59%,临床痊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1例;χ2=5.371,P<0.05)。

2.2两组再生黏膜成熟度比较 研究组优良率(91.49%,优31例,良12例,差4例)高于对照组(74.46%,优20例,良15例,差12例;χ2=4.820,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s、EGF、TGF-α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Gas、EGF、TG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两组EGF、TGF-α水平均上升,研究组上升程度更明显(P<0.05),见表2。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有腹泻、恶心、腹痛发生,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s、EGF、TGF-α水平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n=47〕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宗旨在于消除病因,减轻临床症状,利于溃疡愈合,降低其并发症及复发发生率。常规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情容易反复,根治的难度较大,本研究也显示常规治疗者总有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使疾病得到彻底性治疗。加之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较弱,且伴多种基础疾病,加大临床治疗难度。有研究指出,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使溃疡面显著缩小,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4〕。

消化性溃疡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病范畴,其病位在胃,脾胃互为表里,可相互协调,脾胃虚弱为其病变基础,老年人因素体不足,加之过度思虑劳倦或者饮食不节,使脾胃难以运化水谷,濡养机体,引正气亏虚,邪气入侵,伤及胃肠黏膜所致〔8〕。温中健脾法可健脾理气,托里生肌,改变病灶组织内环境,从而为溃疡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加之和胃健脾可充足病灶组织再生能源,标本兼治。方中黄芪可健脾益气、托里生肌,白术可益气健脾,桂枝可振奋脾阳、温经通络,芍药可散瘀祛淤,缓急镇痛,乌贼骨可抑酸去痛,辅以五灵脂、蒲黄、莪术、丹参可祛瘀生新、活血止痛,大枣、生姜可驱寒暖胃〔9〕。药理研究显示,黄芪能够促进黏膜修复,改善微循环,白术能够缓解胃肠道功能,抑菌,消炎,桂枝可使内皮平滑肌发生的痉挛得到解除,并可杀灭Hp,白芍能够使大鼠胃肠平滑肌产生抑制,蒲黄、乌贼骨及五灵脂可利于血液循环,中和胃酸〔10〕。焉石〔11〕研究报道,消化性溃疡小鼠经温中健脾法治疗后能够促进溃疡的修复,胃镜下溃疡面积显著缩小,本研究显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温中健脾法治疗后仅少数患者效果较差,再生黏膜成熟度的优良率较高,证实其可行性高,但作用机制仍有待考察。

随着临床对消化性溃疡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新生血管生成、细胞分化、胃酸分泌等有关细胞因子均可参与其发病。Gas属胃肠激素,多来自于十二指肠、胃窦G细胞,能够诱导胃蛋白酶、胃液分泌,调控胃肠运动,其水平过高能够引起胃酸相应增加,导致胃肠道黏膜发生损伤,造成溃疡〔12〕。EGF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肽,能够于消化道内广泛分布,可抑制胃酸分泌,并诱导蛋白质及细胞DNA合成,黏膜产生破坏时能够影响病灶组织的血供,阻断黏膜细胞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刺激EGF于溃疡附近聚集,修复溃疡组织,从而降低血清EGF浓度,减弱黏膜相关保护机制,导致溃疡易感性增加〔13〕。张莉等〔14〕实验也显示,溃疡形成或者黏膜受损后,病灶组织附近黏膜EGF增加,引起黏膜上皮出现改变,导致上皮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并增殖,并聚集于溃疡底部,参与溃疡修复。TGF-α作为一种活性多肽,能够诱导炎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聚集于创面组织,促进肉芽组织及表皮的生长,利于创面的修复。李清清等〔15〕研究报道,消化性溃疡患者经治疗后病灶组织内TGF-α浓度明显增加,说明其可促进溃疡预后。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Gas明显下降,EGF及TGF-α水平上升,但温中健脾法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提示温中健脾法能够通过调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缓解病情。本研究还显示,两组用药期间均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症状均比较轻微,未对进一步治疗产生影响,提示其安全性可靠,未增加患者痛苦。

1Khatoon J,Prasad KN,Prakash Rai R,etal.Association of heterogenicit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ag pathogenicity island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s and gastric cancer〔J〕.Br J Biomed Sci,2017;74(3):121-6.

2刘鹏程.中药制剂对消化性溃疡QOUH及EGF、TNF-α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2005-7.

3李 岩,王垂杰.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评价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5):839-40.

4王光猛,封东进,张锐锋,等.Hp 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的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1):64-6.

5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43-5.

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4):245-8.

7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47-50.

8许 波,叶 柏.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48-9.

9张乐乐,耿 雷.温中健脾法治疗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3):342-4.

10何春霞,廖 英,黄太基.消化性溃疡的中药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5):822-3.

11焉 石.自拟健脾益胃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7;34(2):99-101.

12张艳莉.检测血清胃泌素、转化生长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2):61-3.

13刘越洋,黄雅慧,孙 洁,等.中医健脾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及血清正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8):590-3.

14张 莉,殷桂香,殷 芳.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9):46-8.

15李清清,廖江涛,陈 钢.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TGF-α、hs-CRP和G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7;28(3):388-90.

猜你喜欢

症候消化性生长因子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