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白细胞介素-2预防性阻断亚临床期原发性肝癌

2018-02-27刘梅讯龙海燕雷凤琴李德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苦参注射液阳性

刘梅讯 谭 利 龙海燕 雷凤琴 李德梅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原发性肝癌(PHC)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旦确诊往往已发展成中、晚期癌,病程已不可逆转,治疗效果与预后极差〔1~4〕。然而,研究表明在PHC的亚临床期,人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太多损伤,是肿瘤治疗与逆转的最佳时机〔5~7〕。肿瘤标志物(TM)是肿瘤细胞合成或是机体细胞对肿瘤反应而异常表达的一类物质。与PHC关系密切的TM有肿瘤异常蛋白(TAP)、甲胎蛋白(AFP)及AFP mRNA等。本研究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CMI)联合白细胞介素(IL)-2干预治疗亚临床期PHC,通过观察各组患者TAP、AFP及AFP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CMI联合IL-2预防性阻断亚临床期PHC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亚临床期PHC患者203例,男135例,女68例;中位年龄51.5~20.5岁,均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符合病毒性肝炎后代偿性肝硬化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CMI组、IL-2组、CMI联合IL-2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例、51例、53例和50例。治疗前各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治疗前各组性别、年龄及病情临床基线比较

1.2治疗方法 各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肝安注射液250 ml/d,静脉点滴,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CMI组加用复方苦参碱注射液,将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个月;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IL-2组加用IL-2静脉滴注,每次(2.5~5.0)万U,每日1次,连用3个月。联合组同时加用CMI、IL-2。1个疗程为3个月,各组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干预。

1.3检测指标与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及随访3年时,检测各组TAP、AFP和AFP mRNA阳性表达情况。①TAP检测:采用TAP检测系统和TAP凝聚助剂(浙江瑞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②AFP检测:运用微粒子发光法(美国雅培公司);③荧光定量PCR检测AFP mRNA,自动荧光PCR分析仪采用PE7700自动荧光PCR仪(美国Perkin);④随访3年时,对每个入选对象进行肝脏B超或CT或MRI检查,发现肿块即行肝穿、病理学检查,并统计PHC确诊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2 结 果

治疗3个月时,与对照组TAP、AFP和AFP mRNA阳性表达比较,联合组、CMI组及IL-2组均显著下降(均P<0.01);但CMI组与I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均较CMI组和IL-2组显著降低(P均<0.01)。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TAP、AFP和AFP mRNA阳性表达无明显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CMI组及IL-2组均进一步下降(P均<0.05);但CMI组与I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联合组分别较CMI组和IL-2组显著下降(P均<0.05),见表2。随访3年时,与对照组TAP、AFP和AFP mRNA阳性表达与PHC确诊率分别比较,联合组、CMI组及IL-2组均显著下降(P均<0.01);但CMI组与I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联合组较CMI组和IL-2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见表3。

表2 治疗前后各组TAP、AFP、AFP mRNA阳性表达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与联合组比较:3)P<0.01,4)P<0.05,下表同

表3 随访3年时各组TAP、AFP、AFP mRNA阳性表达与PHC确诊率比较〔n(%)〕

3 讨 论

PHC是恶性度极高的肿瘤,在十堰地区呈现相对集中的高发区,尤其在城区〔1〕。亚临床肿瘤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转化的动态过程,此时肿瘤细胞数<108个,未形成肿块及其营养血管,亦无临床症状、体征与身体危害,通过中医中药、提高免疫力等干预可以逆转〔8~10〕。然而,临床期肿瘤细胞数通常>109个,已处于不可逆的中、晚期,其中一部分患者已出现了肿瘤转移,丧失了最佳治疗期。因此,肿瘤防治的根本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三早”;而“三早”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处于亚临床期的肿瘤,也就是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科学筛查、管理及有效干预。研究表明,以血清AFP 400 μg/L作为PHC诊断标准,敏感性不到50%〔11~13〕;约70%PHC患者AFP可呈阳性,但另有30%PHC患者阴性及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阳性,影响了AFP对PHC的诊断价值。

TAP是肿瘤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是具有“异常糖链”的TM,亚临床期即可被检测,为PHC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临床研究证明,TAP检测对恶性肿瘤的灵敏度达93.2%、特异性达92.6%,且与AFP阳性不重叠。当癌细胞的数量达到约105个及以上时,在指端血液中可检出TAP;癌细胞数量从105个发展至109个,至少需要1~3年,即TAP检测阳性比临床体征/症状/肿块出现要早1~3年〔2〕。AFP mRNA是成人肝细胞癌变后AFP基因表达产物。由于AFP mRNA不仅是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现,也可作为细胞表型的标志,能在细胞无任何形态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该细胞的表现型,因此,其作为PHC诊断指标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甚至是亚临床期的PHC。目前,采用外周血循环细胞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由此判断是否存在癌细胞,以达到早期诊断肿瘤的目的。在部分PHC患者中,由于AFP基因在表达过程中翻译缺失而停止转录之后,血清AFP表达为阴性〔14~16〕,而AFP mRNA则为阳性,故检测AFP mRNA可对血清AFP阴性的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弥补了现行单纯以AFP作为诊断依据的不足。

CMI是由苦参、白茯苓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其中的苦参碱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物质,其抗肿瘤的作用是全面而广泛的,如拮抗肿瘤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等。目前CMI主要适用于失去手术、放疗、化疗时机的晚期癌症患者,能够发挥抗癌、镇痛、止血、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17,18〕。

本研究表明,CMI、IL-2均有较好的抗癌变能力。CMI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G0/G1期,而IL-2可以通过诱导和激活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如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淋巴细胞激活杀伤(LAK)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等杀伤癌细胞;二者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机制逆转癌变过程,且二者联合应用治疗亚临床期PHC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19~21〕。本研究中随访3年时,确诊为PHC的例数,在联合组最少,CMI组、IL-2组次之,对照组最多。这表明CMI、IL-2均具有预防性阻断治疗亚临床期PHC的作用,以CMI、IL-2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同时表明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性阻断治疗PHC高危患者,是必要的、有效的。

1施南峰.肿瘤异常蛋白(TAP)筛查早期恶性肿瘤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2):187-9.

2杨志惠.肿瘤异常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J〕.河北医药,2013;35(13):2030.

3吴永梅,张霁雯.慢性萎缩性胃炎TAP测定及相关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55-6.

4赵云鹏,高春芳.N-糖组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1.

5张 锐.肿瘤异常蛋白与AFP mRNA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10):1355-7.

6衣常红,高春芳.异常糖基化修饰IgG的实验诊断价值和病理意义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2.

7吴葆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50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25-6.

8覃红斌,张 洁,张京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2):215-8.

9赵先文,江 波,韩存芝.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与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5):286-8.

10周 琦,张 琼,魏 来.联合检测CA19-9、CEA、CA72-4、MG-Ag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25):2698-701.

11Wu J,Xie XL,Nie S,etal.Altered expression of sialylated glycoproteins in ovarian cancer sera using lectin-based ELISA assay and quantitative glycoproteomics analysis〔J〕.J Proteome Res,2013;8(12):3342-52.

12Shetty V,Hafner J,Shah P,etal.Investigation of ovarian cancer associated sialylation changes in N-linked glycopeptides by quantitative proteomics〔J〕.Clin Proteom,2012;6(9):10.

13邵建华,施南峰.采用肿瘤异常蛋白筛查早期恶性肿瘤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7;22(9):645-6.

14高利平,周迎会.多聚乳糖胺型N-聚糖与结肠癌细胞株SW620耐药性的关系探讨〔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5杨 娟,陈 杰.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与恶性肿瘤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关系〔J〕.华西医学,2014;29(9):1779-82.

16张利国,周 杰,林建华,等.联合检测外周血AFP mRNA、h-TERT mRNA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0;39(13):1672-3,1676.

17解智慧,王明荣.一种新的介导细胞间粘附的肌动蛋白相关蛋白KIAA1522在食管癌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18张玉荣,付 颖,袁 芳,等.肿瘤异常蛋白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7):809-10.

19徐建业,林 丁,李伟道,等.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5):525-30.

20李 莹,于海明,杨俊兰,等.白细胞介素-2在人早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2):161-5.

21刘晓凤,简晓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房,2015;26(16):2190-2.

猜你喜欢

苦参注射液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大剂苦参治不寐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