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2018-02-27徐成波温俊平杨晓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期组生化血清

冯 敏 徐成波 温俊平 吕 琦 杨晓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内分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T2DM)严重的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研究发现,铁超负荷可以损伤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葡萄糖耐量,从而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慢性并发症形成有促进作用〔1〕。本研究探讨老年T2DM患者血清铁代谢与DN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福建省老年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为T2DM患者106例,年龄60~83〔平均(65.45±7.81)〕岁,男57例,女49例。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感染、慢性肝病、原发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近期输血及铁剂治疗史和既往使用激素史,并除外近期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者。参照2007年美国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D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DN组31例,DNⅢ期组29例,DN Ⅳ期组24例,DNⅤ期非血液透析组22例。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各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2DM临床病程比较,DN Ⅴ期非血液透析组病程长于其他各组,DNⅣ期组病程明显长于DN非DN组和DNⅢ期组(均P<0.05)。DNⅤ期非血液透析组和DNⅣ期组明显SBP均明显高于非DN组(均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与非DN组比较:1)P<0.05,与DNⅢ期组比较:2)P<0.05,与DNⅣ期组比较:3)P<0.05

1.2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患者均禁食8~14 h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室温下离心,分离血清,送生化室,应用Roche(P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血清铁代谢检测 患者均禁食8~14 h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室温下离心,分离血清,送生化室,应用Roche(P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亚铁嗪显色法测定血清铁(SI),应用Abbot(I2000型)免疫发光分析仪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应用上海凯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1.4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 准确收集患者24 h尿,加甲苯防腐,计总量后取10 ml离心,送生化室,应用BAYER(DCA2000型)分析仪,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UAER。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各组生化指标比较 各DN组FPG均明显高于非DN组(P<0.05),而DN各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cr、SUA比较,DN各临床分期组均明显高于非DN组(均P<0.05),DN Ⅴ期非血液透析组显著高于DNⅢ期组(均P<0.05),而与DN Ⅳ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各组血清铁代谢和UAER的比较 各组SF、UAER随着DN的进展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DN各临床分期组均明显高于非DN组(P<0.05),同时DN各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随着DN的进展逐渐降低,DN各临床分期组均明显低于非DN组(P<0.05),DN各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T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各组生化指标比较

与非DN组比较:1)P<0.05,与DNⅢ期组比较:2)P<0.05

表3 各组血清铁代谢和UAER比较

与非DN组比较:1)P<0.05,与DNⅢ期组比较:2)P<0.05,与DNⅣ期组比较:3)P<0.05

2.3血清铁代谢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SF与LDL-C(r=0.39,P<0.05)、FPG(r=0.41,P<0.05)、SUA(r=0.53,P<0.05)、HbA1c(r=0.43,P<0.05)呈正相关。SI与SUA(r=-0.40,P<0.05)呈负相关。sTfR与BMI(r=0.37,P<0.05)呈正相关。

3 讨 论

DN是T2DM常见又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ECM)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特征的病变。当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血管基底膜的磷脂成分在过量氧自由基的作用下可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强及过氧化脂质的增加使脂质发生断裂、重排或聚合等改变,导致细胞膜损伤,破坏肾小球细胞。铁作为体内重要的氧化剂,可启动或催化体内广泛存在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ROS),严重影响细胞的物质交换功能,致外周及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发病机制之一。正常机体的铁代谢维持在稳态水平,铁过量会引发毒性效应,过高的铁负荷可损伤胰岛β细胞,在胰腺中过度沉积可引起糖尿病〔2〕的发生或导致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部分T2DM患者普遍存在铁代谢指标异常,如SF浓度显著高于普通人群〔4〕。糖尿病患者体内铁代谢平衡被破坏,使循环SF和转铁蛋白中铁结合位点利用率显著降低,导致血浆中游离铁大量增加而致氧化应激发生。UAER是反映DN病情的重要指标,马文瑶等〔5〕研究发现,T2DM患者合并UAER比例增高,高SF水平组明显高于SF水平正常组,提示SF与DN早期DN相关,反映了微血管的损伤程度,与DN关系密切,推测它可能成为预测早期DN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说明SF可能与DN患者肾血管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同时各组SI水平随尿蛋白增多而呈下降趋势,与李雨珂等〔6〕研究一致。推测可能因肾损伤时,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影响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SI降低。本研究中sTfR水平随尿蛋白增多有升高趋势,但未发现DN组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Fernández-Real等〔7〕研究结果一致。在一项机体缺铁研究中发现,在铁减少期sTfR水平升高还不明显,但随着贫血的进一步加重其水平逐渐升高,认为在评价机体早期缺铁方面,sTfR水平升高不如SF水平降低出现得早〔8〕。因此推测在糖尿病病程初期机体sTfR水平降低不如SF水平升高明显。

SF作为反映体内氧化应激的指标之一。金杰等〔9〕研究发现,SF水平与T2DM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负相关。雷海燕等〔10〕研究发现,T2DM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T2DM患者SF水平与FBG、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SF与LDL-C、FBG、SUA、HbA1c呈正相关,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是铁贮存过多导致与肝脏介导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使葡萄糖外周利用场所减少和游离脂肪酸产生过多有关。

综上所述,血清铁代谢指标随DN患者病程的进展而改变,与血脂、血糖、SUA等因素相关。铁超负荷与DN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SF含量的增高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SF增高究竟是病因还是疾病过程的副产物,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内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有必要对T2DM患者监测SF浓度,加强干预,以早期预防T2DM、延缓DN的出现。

1周丽荣,杨 坤,郭昆全.铁调素与2型糖尿病〔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33(4):255-7.

2徐淑静,孙 雪,孙 燕,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49-50.

3李晓华,孟 杰.老年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64-6.

4Jiang R,Manson JE,Meiqs JB,etal.Body iron stores in relation to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apparently healthy women〔J〕.JAMA,2004;291(6):711-7.

5马文瑶,王 薇,黎 潇,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其糖、脂代谢及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463-4.

6李雨珂,张木勋.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5):324-6.

7Femández-Real JM,Equitani F,Moreno JM,etal.Study of circulating prohepcidin in association with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changing iron store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94(3):982-8.

8张振洪,黄 勤.sTfR、SF在评价机体铁缺乏中的意义〔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24):2623-4.

9金 杰,苏 青,董 艳,等.铁过负荷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6):389-90.

10雷海燕,顾 萍,邵加庆,等.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6-8.

猜你喜欢

期组生化血清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联合检测对不同分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