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西安社区教育路径研究

2018-02-25

关键词:西安市西安价值观

王 匆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艺术教学部,西安 710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道德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公共生活,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教育实践中,是中共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总体战略的重要落脚点。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集合着城市中各类利益相关群体,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是公民社会生活开展的重要场所,具有联系的广泛性。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阵地,能够采取多种方式随时便捷地组织居民,也易于依托大量丰富而形式多样的载体开展活动。这些独特优势使得在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体而有可操作性。西安市大量新型城市社区的不断涌现,对社区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为契机,凝聚市民价值共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的城市文化,对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安市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社区内多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并存

城市社区是一个复杂的群众共同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使得大量农村和外来流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城中村”居民搬入“村改居”型社区,原计划经济下的许多“单位人”转变为了“社区人”。市场经济推动所出现的大量商品房和商业住宅小区,使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共同居住其中,加剧了城市社区人口构成的日趋复杂性。社区内居民互不相识、缺乏亲密伙伴关系和共同体意识,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都存在很大差别。加之以互联网为主的传媒文化不断深入社区,社区群众能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其思想活跃性、突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1]导致社区内存在多元价值观。居民自身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也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受到影响或发生改变。国内外各种不稳定因素、社会转型期所频发的负面新闻、道德缺失或恶性事件,社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和冲突等,也必然弱化了城市居民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更对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产生了困惑,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埋下了隐患。

(二)社区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内容单一

西安市将城市社区作为宣传主阵地,以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和公益广告的传播为载体,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现已开展的各类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成效显著的群众路径,如道德讲堂、社区核心价值观宣传栏、文明市民学校等。然而大多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都是以政府和社区委员会为宣传主导的单一实体活动。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也主要来自于被动接受各类理论教育和活动影响,参与社区自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尚不能有效发挥。而搭建社区网站,通过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解读国家政策法规采编社区社情民意,利用互联网虚拟平台发布便民消息,引导居民自主学习的方式还未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中。

西安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应在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树立起自身的独特性,将抽象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工作项目和措施。但由于现阶段政府、专家学者以及市民大众尚未达成对西安文化核心价值和社区精神特质的共识,加之陕西文化影响力的不断衰落,西安城市社区缺乏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典型实例。内容上仅限于道德层面的宣传,鲜有对城市人文关怀、社区自治理念、居民主体意识、群众创业观念以及社区物质文明建设等时代内容的回应。[2]

(三)社区内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人才和资金匮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社区强有力的人才和资金保障。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工作所呈现出的日益突出的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使得过去由街道办事处指派产生的“居大爷”“居大妈”等人员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社区治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区事务工作站专职从事社区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水平,还需有很强的社会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方法,并怀有对社区工作的热爱之情。自2013年起,陕西省政府通过每年公开招考的方式面向全社会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然而社区工作者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低、发展空间局限等现实问题,使得西安市的很多城镇社区难以吸引且留住优秀人才,更没有多少专职工作者愿意投身于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久建设。此外,缺乏稳定的志愿者队伍也限制了社区内诸多工作的开展。尽管西安市财政从2014年4月起,将社区工作经费从每年3.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的15万元用于核心价值观示范社区的专项建设,[3]然而,这些还远不能满足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需求。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西安社区教育路径

(一)以宣传教育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21世纪,运用新媒体传播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易于人民群众理解、认同,进而转化为社会群体共识并自觉遵守和奉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结合西安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乐学西安 乐活西安”的社区教育理念,构建基于网络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宣传教育重点放在西安文化宣扬和广大市民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上,不失为有效的传播手段。在现已开展的活动中,以西安社区大学(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化西安——乐学者”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最具代表性。借助官方网站(www.xacu.sn.cn)的搭建,以网络资源整合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方式,架构起西安市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结合电视媒体邀请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联合录制文化西安专题节目,丰富市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在西安各大城市社区挖掘蕴藏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西安地区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举办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对西安地区革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时代价值的新阐发。或利用“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4]以及党和国家集中办大事的时机开展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榜样示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相比单纯的理论宣传,培育和践行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各方面的合力。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培育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社区和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和模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如西安社区大学(西安广播电视大学)通过成立直属社区教育学院、学习中心和示范基地的方式,架构覆盖西安市城市各区及周边区域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旨在以示范社区学院为引领加快社区教育多元化发展,推进西安市社区教育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同时充分挖掘社区居民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发现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如在社区广场或人口密集区域设立“善行义举榜”,定期公布本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让社区居民见贤思齐,引导群众自我教育和提高。[5]亦通过评先进、塑模范活动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传递社会正能量,形成社区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6]尤其还应抓住社区党员干部和青年大学生这两类重要人群。党员干部是社会精英群体的代表,能够较为彻底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力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易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转化为自觉行动。他们都可以成为社区群众的榜样示范力量。

(三)以实践养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作为社区治理中的常态化工作,关键点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内化为生活实践和自觉行动,做到日日抓、月月抓、年年抓。[7]可以将西安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安市社区居民,特别是西安民族宗教社区居民价值取向的融合与统一、社区公民道德实践的养成等问题上。构建西安市社区精神特质,引导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新时代和新阶段。基于此,西安社区大学及直属社区学院通过一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为社区层面分解国家治理职能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与社区相关的价值目标提供了参考。如为社区居民和企业退休职工提供讲座培训,开展“庆重阳 话养生”大讲堂,举办“学会养生 幸福一生”健康养生讲座和物业管理技能培训;实施“乐学者”行动计划,设计旨在提升西安市市民历史文化素养的课程、编写相关教材、组织网络培训和面授辅导等。同时结合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在主要示范社区建设“一站、一室、一堂、一栏、一牌、一榜、一队、两校”,即: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活动室、道德讲堂、核心价值观宣传栏、遵德守礼提示牌(公益广告)、善行义举榜、志愿服务队、家长学校、文明市民学校,推动社区民众的价值认同,逐步形成自觉优化提升道德水平的行动能力。

(四)以制度建设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在西安市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公共生活治理的关键是将其融入制度安排之中。制度包括政策、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和习俗、惯例、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制度安排的价值承诺和先验模式,[8]因此需要有长远的建设规划。结合西安市终身教育的发展,西安社区大学以组织编写《西安市社区教育工作手册》为契机,提出了基于网络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公民教育课程样本及西安社区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围绕社区教育基础知识、社区教育课程编写的原则和方法、社区教育课程框架参考等方面的内容,为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提供了工作的制度性参考。另外,还可通过招募高校在校大学生,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通过在职党员入社区、将社区居民吸纳入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的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组织保障。

解决社区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西安社区大学向政府争取用于开展社区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费;另一方面,各街道办和社区也要与西安社区大学合作,积极为社区创收、争取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的赞助支持,将社区教育活动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使社会各级力量成为社区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

三、结语

随着西安市“十三五”规划的正式出台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提出,城市社区居民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日益关注城市治理、政府服务等有关社会发展建设的热点问题。在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应当与时俱进,借助网络技术大展宏图。同时,仍需兼顾传统的实体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安的践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宁友金.社区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5):49-52.

[2] 唐震.对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N].西安日报,2015-03-23(03).

[3] 杨光.西安积极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路径[N/OL].http:∥www.sxdaily.com.cn/n/2015/0426/c46-5671318.html,陕西传媒网,2015-04-26.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5] 吉卫华.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产生活[N].西安日报,2014-08-21(07).

[6] 曾国平,魏峰.实现伟大“中国梦”与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行政与法,2015,(1):15-18.

[7] 鄢进波.论我国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5):18-19.

[8] 喻文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生活初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0-24.

猜你喜欢

西安市西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西安2021
Oh 西安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123的几种说法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