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措施探讨

2018-02-24刘燚雷文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7期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优化措施

刘燚 雷文志

摘要 目的:探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80例,分析原因和特征,探讨相应的药物优化管理措施。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从剂型来说,外用型所占比例最少,注射型所占比例最多;从药物类型来说,干扰素和中药所占比例比較少,抗生素类药物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优化医院药物管理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管理;原因分析;优化措施

在临床医学中,对患者疾病治疗时,使用药物治疗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药物对于患者机体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其中,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药物或者中断药物之后自身所产生的与之前的用药目的无关的、对身体有害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在对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产生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毒性、过敏、后遗症和药物依赖等。从临床表现来看,不良反应较轻时,是在皮肤或者附近部位出现损伤或者红肿,严重者会造成消化道或者肝肾功能的损伤。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产生的不良反应的类型也越来越多。2015年1月-2016年例,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并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女30例,男5010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27期例,年龄25~75岁。其中25~30岁35例,30~60岁30例,>60岁15例。

方法:以《新编药物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所制定的标准为依据,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剂型和相应的退药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对比研讨。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同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干扰素和中药所占比例比较小,分别为16.25%和12.50%,退药次数比例分别为13.75%和7.50%;抗感冒药物所占比例27.50%,退药次数比例23.75%;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物,也是退药最多的药物,在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37.50%,退药次数比例32.50%,见表1。

不同剂型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从剂型来说,外用型所占比例最少,比例12.50%,退药次数比例5.00%;口服型比例37.50%,退药次数比例15.00%;所占比例最多的是注射型,占所有研究对象的50%,退药次数比例31.25%,见表2。

讨论

如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除了各大公立医院,一些私立医院和外资医院也逐渐发展起来,医院的管理内容也更加复杂。在医院的临床诊疗中,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随之而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也就越来越多,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优化药物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于各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据此对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

“是药三分毒”,药物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诊疗应用时必须加以注意。患者在使用药物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特异性反应和毒性反应等类型,这些反应都是患者遵循医嘱、在对自身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产生的,对有些药物所引起的过敏或者不良反应不加以重视和处理的话,严重时能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通过统计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以下几项因素有直接关系:①说明书不全面:现在大部分的药物说明书所表达的注意事项仅为简单的慎用和禁用,对具体的药物动力学问题没有进行详细讲解,整体内容不够全面,使得医生在开药物处方时,无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药物警惕性内容无法全面注意,从而容易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②药物管理不到位:在对药物进行购买、储存和监管的过程中,管理程度不够全面,力度不达标,不但影响药物效果,还会产生不良反应。③医师专业知识不足:有一些资历较浅的临床医师,对抗菌谱和不同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掌握不全面,在开药物处方时,容易产生用药不当或者药物过量的情况,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为了降低在使用药物时的不良反应,必须对药物管理进行优化,具体措施:①政府监管部门制定针对药物的相关规程,加大对药物的监管力度,规范药物说明书内容,在说明书上对药物的药理、禁忌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详细说明。②医院对于药物的选购、存储和监管加大力度,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措施,将药物的不同管理任务责任到人,以此提高管理药物的执行力度。③临床医师在开药物处方时,对患者的既往过敏史和身体状况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对所开药物的保质期和相互作用进行仔细核对,必要时通过药敏实验对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进行研究,降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院80例患者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抗生素和抗感冒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比重较大,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与医院的药物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措施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非常有效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药物不良反应优化措施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