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优化基层行青年党员成长路径的思考

2018-02-24

现代金融 2018年7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

□ 王 琼

一、基层行青年党员现状及特征

(一)党性教育系统。青年党员均通过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环节的多种考验,受到了党的系统教育,在思想上对党有一定认识,对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有一定的理解和体会。

(二)职业生涯关切。青年党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通常有比较清晰的规划,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都充满了憧憬,希望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希望个人成长与单位发展同步、实现双赢,因而在工作中往往充满激情,能积极投入到单位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价值取向多元。青年党员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在思维方法、感情表达、心理需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他们重视价值,追求时尚,挑战权威,强调个性,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见解。

(四)渴望得到认可。青年党员大多有较强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在工作中注重释放个人潜能,非常注重领导和同事的评价,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信任与尊重。在他们看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发挥自身所长并从中得到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勇于接受挑战。青年党员普遍学历高,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拥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互联网思维,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思路敏捷。在遇到问题和面临挑战的时候,通常善于思考,勇于接受挑战,一旦挑战成功,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二、基层行青年党员成长存在的问题

青年党员在全行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绝大多数党员积极向上,能较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组织期望,有的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有的在柜员、客户经理岗位上发光发热,但也有少部分青年党员在成长过程中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基层行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从青年党员自身来讲。一是缺乏持久的工作热情。青年人容易产生“三分钟热度”现象,对繁琐复杂的银行业务缺乏耐心,对琐碎的程序化操作,容易感到失落,造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二是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年轻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工作中往往缺少强烈的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三是党性修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接受了党的系统教育,但是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关键时候站出来,重点环节挺得住,发挥自己的作用,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还是缺乏勇气和自信。

(二)从基层行来讲。一是职业规划还不够明晰。有的基层行对青年党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不多,关心不够,从而职业规划不够明确,培养不够到位。还有的基层行在职业规划辅导、调整等方面与青年党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二是晋升通道还不够畅通。部分基层行在干部选拔、专业岗位晋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论资排辈现象,让青年党员感觉不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感到茫然。有的基层行对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双通道交叉晋升、交叉培养的人才制度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青年党员错失了自己的最佳成才机遇。三是激励机制还不够到位。部分基层行在员工激励上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一些能力较强、业绩较为突出的青年党员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四是人文关怀还不够重视。部分基层行对青年党员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关心不多,使得一些青年党员对农行未来发展缺乏认同感。

三、基层行青年党员成长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农行的未来,是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美好愿景的希望所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党员的健康成长,在优化青年党员成长路径中多想办法,多下工夫,全力践行好“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的人才理念。

(一)加强学习,提升青年党员自身修养。一是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学习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青年党员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阶段,必须要引导青年党员加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把道德建设作为学习的突出内容。引导青年员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自觉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养分,自觉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农行模范人物学习,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道德力量。要突出道德养成,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恪守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做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示范者、维护者。三是把作风建设作为学习的重要任务。突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青年员工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进步观,戒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远离庸俗。突出作风锤炼,落实好“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展现新时代农行优秀青年的良好风尚。

(二)明确方向,完善青年党员成长规划。青年员工的成长分为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三个阶段,要根据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辅导和动态调整青年党员职业生涯发展思路,为青年党员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必要的技术、管理和平台支持,引导青年党员明晰自己的发展和努力方向。要把青年党员放到基层磨砺接地气、丰富经历,锻炼出好心态、好经验、好作风,练就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引导青年党员在基层网点多经风雨、见世面,增强预判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让青春在建功农行的过程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三)畅通渠道,建立青年党员选拔机制。进一步加大青年党员的培养选拔力度,建立“工作有思路、服务有技能、营销有业绩”的多层面的畅通晋升通道,为青年党员及其他员工提供锻炼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让青年员工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感到事业有奔头,晋升有机会,成长有空间,激发他们建功农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资源分配原则贯彻到实处。建立多维度的激励机制,不断鼓励和激励青年党员在工作岗位上成长、成才。

(四)争优创先,展现青年党员精神风采。坚持开展“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每个青年党员的斗志和潜能,让青年党员在业务营销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和崭露头角,勇做“争优创先”的奋进者和实践者,充分展示“负重奋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实干兴行”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多策并举,关爱青年党员健康成长。一是充分发挥“三线一网格”作用,网格长经常与网格内的青年党员进行谈话谈心,了解思想动态,知悉他们真正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因势利导,促进青年党员健康成长。二是举办青年员工家属座谈会或开展家访活动,宣讲农行的职业发展之路,点评青年党员及其员工的表现,搭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推进银家互动,激发青年员工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精神。三是组织各类演讲比赛,突出“感恩与责任”、“让青春在农行发光”等主题,让青年员工“懂得感恩”、“担负责任”,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四是组织青年党员和老党员在一起进行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五是丰富青年员工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育农行“家园文化”,将对青年党员的关爱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他们对农行的忠诚度。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