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地区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的影响

2018-02-23黄龙兵,张红星,王昕,李伍文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12期

黄龙兵,张红星,王昕,李伍文

摘要: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是响水地区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2015-2017年三大病害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以上,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分析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影响,对小麦病害测报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麦病害;自然发生情况;气候因素;防治建议

黃龙兵,张红星,王 昕,等. 沿海地区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的影响[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5):71-72.

小麦是响水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5万hm2左右。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是本地区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2015年以来,全县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以上,严重制约着全县小麦生产,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为掌握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发生的影响,笔者对2015-2017年病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小麦病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水平。

一、发生情况

1、小麦纹枯病

(1)发生特点

旱茬麦见病早,冬前见病,稻茬麦见病晚,翌年春季见病,稻茬麦侵茎晚于旱茬麦,病株、病茎高峰旱茬早于稻茬,但白穗显症高峰稻茬麦与旱茬麦基本同期,发生程度旱茬麦重于稻茬麦。

(2)自然发生情况

2015年旱茬麦冬前11月10日见病,病株高峰在4月下旬,4月27日病株率76.6%,4月13日始见病茎,5月10日始见白穗,病茎、白穗高峰在5月中旬末,5月18日病茎率83.3%,白穗率3.7%。稻茬麦2月28日见病,病株高峰在5月上旬,5月4日病株率53.1%,4月18日始见病茎,5月12日始见白穗,病茎和白穗高峰与旱茬麦基本同期,在5月中旬末,5月18日病茎率37.3%,白穗率1.7%。5月23日最终调查,旱茬麦病株率86.7%,病茎率78.1%,白穗率3.8%,病指43.6,自然发生程度为大发生;稻茬麦病株率42.4%,病茎率38.2%,白穗率1.8%,病指26.2,自然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2016年旱茬麦冬前11月8日见病,病株高峰在4月下旬,4月25日病株率72.8%,4月8日始见病茎,5月6日始见白穗,病茎高峰在5月上旬,5月8日病茎率65.2%,早于去年4天,白穗高峰在5月中旬,5月16日白穗率3.2%。稻茬麦2月27日见病,病株高峰在5月上旬,5月8日稻茬麦病株率39.4%,4月25日始见病茎,5月10日始见白穗,病茎高峰在5月中旬,白穗高峰在5月中下旬,5月16日病茎率26.1%,5月22日白穗率1.6%,白穗显症高峰与旱茬麦基本同期。5月29日最终调查,旱茬麦病株率72.7%,病茎率67.2%,白穗率3.8%,病指38.8,自然发生程度为大发生,稻茬麦病株率42.4%,病茎率28.2%,白穗率1.8%,病指23.8,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

2017年旱茬麦冬前11月15日始见病株,病株高峰在4月下旬,4月23日病株率65.0%,4月7日始见病茎,病茎高峰在5月上旬,5月7日病茎率62.7%,5月10日始见白穗,白穗高峰在5月下旬初,5月21日白穗率2.2%。稻茬麦2月26日见病,病株高峰在5月上旬,5月7日稻茬麦病株率平均28.8%,4月23日始见病茎,5月12日始见白穗,病茎高峰在5月中旬,白穗高峰在5月下旬初,5月14日病茎率19.1%,5月21日白穗率平均1.5%。5月31日最终调查,旱茬麦病株率76.8%,病茎率62.7%,白穗率2.3%,病指37.6,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稻茬麦病株率32.1%,病茎率22.8%,白穗率1.7%,病指14.2,自然发生程度为偏轻。

2、小麦白粉病

(1)发生特点

稻茬套播麦见病早,病害前期发展慢,后期病情上升快,稻茬麦重于旱茬麦。

(2)自然发生情况

2015年3月20日见病,3月23日平均病株率0.8%,病叶率0.07%,4月上旬病情开始发展,4月6日病株率11.7%,病叶率3.2%,4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4月19日病株率70.2%,病叶率21.5%,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发病高峰,4月27日病株率100%,病叶率47.6%,5月10日病株率100%,病叶率91.7%。5月30日最终调查,上部三叶病叶率91.2%,病指32.7,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发生。

2016年3月15日见病,3月20日病株率1.2%,病叶率0.08%。4月上旬病情开始发展,4月8日病株率12.8%,病叶率4.6%,4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4月15日病株率82.8%,病叶率28.5%,5月上旬达发病高峰,5月8日病株率100%,病叶率92.4%。5月30日最终调查,上部三叶病叶率95.5%,病指41.6,自然发生程度达大发生。

2017年3月17日见病,3月26日病株率1.8%,病叶率0.4%,4月上旬病情开始发展,4月7日平均病株率9.8%,病叶率3.2%,4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4月15日平均病株率32.4%,病叶率10.6%,5月上旬达发病高峰,5月6日平均病株率100%,病叶率93.3%。5月31日最终调查,上部三叶病叶率94.5%,病指36.4,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

3、小麦赤霉病

(1)发生特点

菌源充足,见病早,显症高峰晚,品种间、茬口间发生程度差异大。

(2)自然发生情况

2015年5月9日始见病穗,5月11日病穗率0.1%,5月17日病穗率2.6%,5月23日病穗率10.2%,6月2日最终病穗率33.2%,病指20.0,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

2016年5月6日始见病穗,5月10日病穗率0.1%,5月16日病穗率1.8%,5月23日病穗率7.6%,5月30日最终病穗率56.8%,病指43.2,自然发生程度达大发生。

2017年5月10日始见病穗,5月15日病穗率0.1%,5月20日病穗率1.1%,5月25日病穗率5.8%,5月30日最终病穗率31.2%,病指23.9,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

二、气候因素影响

1、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

2015年冬前10、11月份气温较常年高0.3℃、1.3℃,降雨量分别高于常年53.2 mm、35.2 mm,田间墑情好,旱茬小麦苗长势偏旺,郁闭程度高,见病早。1-2月份气温,仅2月上旬较常年偏低,其它各旬气温均较常年偏高,1-2月份降雨量虽然较常偏少,但2月14-16日降雨量为11.4 mm,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稻茬小麦发病,2月28日见病,迟于去年。4月下旬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多,病茎严重度上升。5月上旬温湿度较低,延迟了小麦枯白穗显症高峰,迟于去年,枯白穗显症高峰在5月中旬。

2016年冬前10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较常年偏少,不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11月上旬气温偏高,分别较常年高0.7℃,降雨量偏多,分别较常年多64.4 mm ,田间墒情好,旱茬小麦苗长势偏旺,郁闭程度高,11月8日见病。1月下旬出现历史性的短暂极端低温,最低温度降至-14.2℃,不利于病情的发展。2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虽然较常偏少,但2月11-13日的降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稻茬小麦发病,2月27日见病,早于去年1天。4月份、5月上旬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多,病茎严重度上升,枯白穗显症早,显症高峰在5月中旬。

2017年冬前10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较常年偏多,月降雨量达229.8 mm,较常年偏多199.7 mm,充足的田间湿度有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0.7℃,降雨量较常年偏多,田间墒情好,旱茬小麦苗长势偏旺,郁闭程度高,11月15日见病,迟于去年7天。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月降雨量均较常年偏多,有利于病情的发生发展。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虽然较常偏多,2月21-22日的降雨,进一步增加了田间湿度,有利于稻茬小麦发病,2月26日见病,早于去年1天。4月份、5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多,病茎严重度上升,5月中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9℃,旬无降雨,枯白穗显症迟,显症高峰在5月下旬初,较常年偏迟。

2、对小麦白粉病的影响

2015年2月份、3月上旬平均气温均较常年低0.9℃,降雨量分别较常年少10.1 mm 和9.5 mm,不利于小麦白粉病菌萌发,始见期较去年偏迟,3月中旬旬平均气温9.4℃,较常年高1.4℃,3月17-20日降雨量31.7 mm,较常年多22.3 mm ,适宜的显症温度和充足的田间湿度,有利于小麦白粉病菌的萌发和侵染,3月20见病。4月中下旬降雨量较常年偏多,4月下旬旬平均气温达18℃,高于常年3℃,促使小麦白粉病病情迅速上升,最终在5月上旬达发病高峰,尤其是稻茬麦发生较重,部田块自然发生程度达大发生。

2016年3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分别为7.2℃、7.0℃,3月8日降雨量12.4 mm,适宜的显症温度和充足的田间湿度,有利于小麦白粉病菌的萌发和侵染,始见期较去年偏早,3月15日见病。4月上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较常年偏多,病情开始发展,4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5.3℃,较常年偏高1.5℃,降雨量较常年多12 mm,小麦白粉病病情迅速上升,4月下旬-5月上旬平均温度偏高,4月26-28日、5月2-3日的降雨,最终促使病情在5月上旬达发病高峰,尤其是稻茬麦发生较重,部田块自然发生程度达大发生。

2017年3月上旬平均气温分别为9.5℃,旬降雨量7.5 mm,虽然旬降雨量较常年少2.0 mm,但仍能满足小麦白粉病的显症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利于病菌的萌发和侵染,于3月17日见病,较去年迟2天。4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2.8℃,较常年偏高1.1℃,旬降雨量为18.3 mm,较常年偏多5.5 mm,病情开始发展,4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7.0℃,较常年偏高3.2℃,旬降雨量为27.5 mm,较常年多8.6 mm,小麦白粉病严重率迅速上升,5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8.4℃,较常年偏高0.9℃,加之5月4-5日、8-9日的4个降雨日,最终促使病情在5月上、中旬达发病高峰,尤其是稻茬麦发生较重,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

3、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

2015年全县大面积旱茬小麦齐穗见花期在4月27日-5月2日,稻茬小麦在5月3-7日,4月28日和5月2日两次降雨与全县旱茬小麦齐穗见花首尾田块相吻合,有利于旱茬小麦发病,两次降雨量分别为17.5 mm、7.7 mm,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稻茬小麦发病,5月11日正值全县小麦灌浆初期,当日降雨量达20.7 mm,增加了田间湿度,加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

2016年全县大面积旱茬小麦齐穗见花期在4月22-26日,与4月20-21日、4月26日降雨相吻合,降雨量分别为6.4 mm、0.7 mm,有利于旱茬小麦发病,稻茬小麦齐穗见花期在4月26日-5月5日,与4月26-28日和5月2-3日两次降雨相吻合,降雨量分别为5.7 mm、82.6 mm,田间湿度大,也有利于稻茬小麦发病,5月10日正值全县小麦灌浆初期,当日降雨量达4.0 mm,增加了田间湿度,加重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程度。

2017年全县大面积旱茬小麦齐穗见花期在4月23-28日,稻茬小麦4月28日-5月6日,4月下旬无降雨,平均气温17.4℃,较常年高2.4℃,5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8.4℃,较常年高0.9℃,5月4-5日、8-9日分别降雨40.5 mm 、3.94 mm,温湿度满足小麦赤霉病重发流行,适宜的气候与旱茬小麦灌浆初期,稻茬小麦抽穗见花期相吻合,有利于赤霉病发生,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

三、防治建议

1、小麦纹枯病防治

一要充分运用清沟理墒、防除杂草、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加植株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二要进行药剂拌种;三要在麦子拔节期施药是控制纹枯病病情发展、预防侵茎、减轻危害的关键技术措施。11月底前播种的麦田掌握在3月底左右,12月份迟播的麦田掌握在4月5日左右用药防治,但对纹枯病病株率达10%左右的田块,要立即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已唑醇悬浮剂、噻呋酰胺水分散粒剂等药剂[2]。

2、小麦白粉病防治

根据土壤和品种特性,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后期适当控制氮素肥料用量[1]。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防治适期年度间有差异,小麦白粉病防治时间应适当提前,大致时间在4月5-10日,但上部三张功能叶达30%左右时的田块要立即用药防治,可选用戊唑醇悬浮剂、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等药剂。

3、小麦赤霉病防治

掌握在小麦齐穗见花全面用好第一次药,要做到齐穗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隔5-7天再全面施用第二次药。如小麦齐穗扬花期间遇连续降雨天气,可抢在雨前齐穗期突击用第一次药,以防止降雨错失防控适期,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保证防治效果。对高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生育期偏迟的品种或灌浆初期遇高温高湿有利赤霉病发病的天气,要及时施用第三次药。防治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悬浮剂及其复配剂、戊唑·咪锰盐、咪鲜·甲硫灵、百菌清·戊唑醇等药剂[3]。

参考文献

[1] 刁春友,朱叶芹,等.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黄丽蕴. 山东省代表性气候区气候变化与病虫害发生关系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12.

[3] 王大伟,孙 瑞,丁绪宽,等. 东海县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