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全在线慕课运行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8-02-22陈波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平台职业院校

陈波

摘 要 MOOC这种新型的完全在线的教学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热捧。以23门MOOC在爱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累计开课85期、选课160774人次的运行数据为例,发现其普遍面临MOOC学习辅助性资源不足、教学运行组织管理不到位,特别是论坛管理缺失等困境,并逐步影响到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体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职业院校MOOC发展现状,全在线的MOOC课程必须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MOOC课程要充分发挥平台、学校、教师个人优势,做好MOOC课程推广,改进MOOC课程资源的易用性和易学性,优化MOOC学习体验反馈功能,规范MOOC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以期实现职业院校全在线MOOC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MOOC;完全在线;职业院校;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2-0029-05

发源于美国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MOOC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掀起了一阵热潮,更是将MOOC教学推上了信息化教育的新高度[1]。教育部吴岩司长指出: MOOC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和焦点领域[2]。从MOOC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与校园面授课程紧密结合[3],并逐步形成了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MOOC课程为社会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服务。本文所关注的是职业院校MOOC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服务,以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爱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上线的23门课程、共计开课85期、选课160774人次的运行数据为基础,对其整体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以期推进职业院校全在线MOOC课程运行的质量提升。

一、职业院校MOOC发展现状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在MOOC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中,共有22门高职院校MOOC入选,职业院校的MOOC发展引起各方关注。

(一)职教类MOOC平台的发展概述

职业教育全在线MOOC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内外知名MOOC平台的支持,从22门首批立项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开课平台来看,包括人卫慕课(8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7门)、智慧树(4门)、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2门)、好大学在线(1门)。从平台对职业教育类MOOC课程的合作支持来看,最早为职业院校提供完全在线的MOOC运行时间节点为2015年年底,其主要方式如下:一是国内知名MOOC平台开辟专门的职业教育类MOOC频道,为全国职业院校类MOOC提供运行平台,并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二是以慕课联盟的形式为职业院校MOOC提供运行平台,如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组织全国医学高等及职业院校参与,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公布的首批43门上线课程中有21门课程来源于职业院校,并面向当地市民和高校学生开放。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支持职业院校MOOC发展的平台数在不断增加,如学堂在线、智慧职教MOOC学院等均在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加快推进职教类全在线的MOOC发展。

(二)职业院校全在线的MOOC运行模式

从目前各平台提供的MOOC课程运行模式来看,基本参照本科院校的MOOC课程运行模式。以爱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教师首先在平台上完成课程建设和资源发布,正式开课后教师进行在线学习的组织与运行,并通过论坛、邮件等方式直接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并根据学习者的表现进行学习评价,最后根据学生的成績完成证书的认定与申请。作为学习者,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课程宣传片、课程概述、教学纲要等内容进行确定是否选课。等正式开课后,学习者每周需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如观看教师发布的教学视频、完成作业、作业互评、每周测试、在讨论区进行交流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课程结束后,根据事先颁布的评分标准,学习者会得到本课程的学习成绩,成绩合格及优秀以上可以获得免费的电子证书,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购买收费证书。

二、职业院校MOOC运行现状分析

从职业院校MOOC课程上线的整体趋势来看,近几年职业院校MOOC课程数保持较高水平增长,特别是201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高职院校慕课发展迎来新的充满竞争阶段,即由课程数量逐步转化为课程质量与特色的竞争。以爱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发展为例,该频道于2015年12月首批上线25门课程,课程主要来源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职教MOOC建设委员会等3家单位,到2018年3月,中国职教MOOC频道的MOOC课程数已经达到146门,同时课程提供院校从原来的3所扩展到23所。随着更多职业院校加入MOOC发展大军,职业教育类MOOC课程内容将更为丰富、给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也将从整体上推进职业院校MOOC的高质量发展。

(一)职业院校MOOC选课情况介绍

MOOC选课人数一直是开课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动辄上万的选课人数是国内外名校名师名课的常态,而对于职业院校MOOC选课人数则显得较为理性。从目前已经开设85期MOOC的选课人数来看,累计选课总人数达到160774人次,平均每期每门课程选课人数为1891人次。按课程运行年度来统计,其中2015年共开设6期,平均每门课程选课人数是1934人次,2016年开课36期,平均人数是1578人次,2017年开课43期,平均是2146人次。从具体每门课程选课人数来看,各课程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对23门上线课程的平均选课人数进行统计,选课数前五名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选课人数前五名课程

排名 课程名称 选课人数(人)

1 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PS篇 4613

2 Linux系统管理 4513

3 JSP开发应用 3963

4 插花艺术 2711

5 茶艺 2590

从选课情况来看,首先是职业教育特征明显的课程非常受欢迎,特别是计算机类相关的MOOC课程。以《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PS篇》课程为例,课程切入点是PS软件在园林景观效果设计专业领域内的应用,学习者学习环境搭建也非常简单,即只需一台装有PS软件的计算机。其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课程负责人对知识点进行了碎片化处理,每一个教学视频长度控制在10分钟左右,并以职业教育特有的项目化形式推进,讲解内容由浅入深,视频制作精良,为学习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体验。同时,我们对选课人数较靠后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如《植物生长与环境》《盆景制作》等,平均每期选课人数在572人次和882人次,课程虽然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但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及实践器材成为学习者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选课积极性。《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在该平台上的选课人数也不多,平均每期选课人数在728人次和1008人次。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程内容容易与本科院校形成竞争或者同质化,容易受到学习者的忽略。从上线课程选课人数可以发现,需要对课程进行定位与筛选,职业教育特征明显、学习环境容易搭建、学习入门要求低的MOOC课程容易受到学习者欢迎。

(二)MOOC课程教学内容资源发布情况

从目前来看,全在线MOOC学习方式以“观看教学视频+交流讨论+作业测试”为主。MOOC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感受。为此,笔者对课程运营过程中的教学视频、辅助学习资料进行了汇总统计。

首先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主要包括课程宣传片、原创教学视频等。其中课程宣传片和原创教学视频是作为课程上线的必要条件。课程宣传片一般发布于课程介绍页,主要介绍课程的特色等,通过短短的1~2分钟视频让学习者尽快了解课程体系。原创教学视频是MOOC课程最核心的内容。从发布的教学视频数来看,每门课平均视频个数在36.5个,时长平均为360分钟。23门课程每门平均开课周次为10.5周,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平均每周要看的视频个数为3.9个,每周观看教学视频时长平均是37.4分钟。教学视频总体上能较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其次是辅助性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文档课件、客观题、主观题等。从发布的各种文档资料来看,平均每周学习者能获取到的文档为2.29个,这个数量是低于教学视频平均数的。我们将23门课程的视频个数和发布文档个数进行了数量上的比较,如图2所示,只有《微觀经济学入门》等3门课程的文档数量大于视频个数,能较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旅游美学》等5门课程的文档数量和视频个数按11配备,能基本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而有7门课程的文档个数为0,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这也是在MOOC课程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改进的。

最后对每门课程发布的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进行分析汇总,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有2门课程只向学习者提供了主观题,有9门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12门课程只向学习者提供了主观题。从发布的试题性质来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平均每周为学习者提供的数量是10.03题。从数量上来看能基本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而发布的客观题数量,总体上能较好满足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从MOOC课程发布的教学资源来看,课程能较好地根据平台要求完成教学视频类资源的建设,包括课程宣传片及教学视频资源,以及课程考核所需的客观题及主观题,能较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但是在辅助类学习资源的提供上,课程之间差距明显。笔者认为课程团队需要为在线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的辅助教学资源,平台及学校管理方需要加强督促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

(三)MOOC课程的教学组织与运行

MOOC课程的教学组织与运行主要包括课程资料发布、公告和邮件的单向资源管理、论坛双向资源管理、作业、测试的批改、成绩认定和证书申请等工作[4]。

1.课程资源发布

从课程资源发布来看,上线课程均能较好地根据教学安排及时发布课程资源,课程团队会根据平台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布课程介绍页,以周为单位发布每周的教学视频和单元测验等,方便学习者选课。公告和邮件作为授课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传达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每门课程平均公告数只有5.2个,每周一个公告的频率还没达到,在开课过程中教师对于公告和邮件的作用认识和使用率还有待提高。

2.论坛管理

在MOOC课程的整个运行管理中,论坛是完成学习交流核心载体。论坛区的良好有序运行是MOOC课程运行最重要的环节和流程。首先,从参与论坛互动的绝对人数来看,平均每期64人,位列前五位的MOOC课程如表2所示。总体而言,各课程的参与人数相差较大,同时参与论坛互动的人数占课程选课人数的比例相对较低,位列第1的《茶艺》课程为11.7%,位列第3的《Linux系统管理》只有3.4%。一般来说,能积极参与论坛互动的学习者是有一定学习需求和学习意愿的,课程负责人需重视这部分的学习者。

其次是教师参与论坛管理的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论坛总主题数”和“教师回贴数”。论坛总主题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师发布的讨论主题数,一般根据教学需要一周会安排1~2个讨论主题,另一部分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在论坛发起的讨论主题。分析显示,“论坛总主题数”的平均值是58个,教师回贴数平均值是17.2个。从论坛总主题贴数的分布来看,各课程之间的相差比较明显,但大部分课程处于较低的数量。而教师的回帖数也不容乐观,以一门课程平均10.5周次来看,教师回帖数平均也只是一周一个回贴,教师的回帖量与学习者学习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落差。

3.作业与测验管理

作业与测验管理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团队均能很好地按照要求进行设置并发布。平台为课程设置的参与计分类型一般由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考试、课程讨论及域外成绩5部分组成,课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若干种组合。从实际情况来看,有18门课程考核组成结构是“单元测验+考试+课程讨论”,3门课程的考核组成结构是“单元作业+考试+课程讨论”,另有2门课考核组成结构是“单元测验+考试+域外成绩”。其中课程讨论的积分维度主要包括活跃度和内容质量。从发布的作业与测验来看,每门课程都能根据自己的课程计分方式来发布相关的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考试的数量,在作业与测验管理方面各课程比较规范。

三、职业院校MOOC课程运行建议

从职业院校MOOC课程的运行来看,这种全在线的新型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肯定。职业院校MOOC在运营过程中,除了要为学习者提供较为完整的学习资源以外,更需要为有学习意愿的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

(一)做好MOOC课程的市场推广

对于职业院校MOOC课程来说,必须加强MOOC课程的市场推广工作。从目前来看,比较有效的课程推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国内知名MOOC平台进行推广,职业院校要主动加强与国内知名MOOC平台的合作,通过平台让更多学习者了解和接受职业院校的MOOC课程,提升选课人数。二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推广。其途径主要包括利用学校的公众号面向本校师生、兄弟院校、有学习需求的社会团体等进行推广。三是以教师及课程团队为单位进行推广。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通过微信、QQ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学习者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课程推广,以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完善MOOC课程教学视频及教学辅助资料

在课程运行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是MOOC运行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我们建议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团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丰富学习指导类视频及做好更新工作。从目前课程运行提供的教学视频内容来看,“讲授型”MOOC教学视频占了绝大部分,从学习者需求来看,简短的“提点型”或者“讨论型”课程教学视频等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是重视辅助教学资料的配套与建设,特别是跟学习紧密相关的文档、文本、随堂测验、讨论等资源的上传及完善。MOOC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除了不断地对教学资料和MOOC教学视频进行更新之外,还可以适当考虑对课程本身内容从深度、广度和国际化维度进行拓展,作为本门课程的拔高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和研究。

(三)规范MOOC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规范有序的课程运行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从目前来看,面向社会学习全在线的MOOC课程运行并未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范围,更多是教师自发形成的一种探索行为。但是随着MOOC课程数量的不断增长,规范MOOC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已显得非常必要。在不同的运行时间节点,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开课前15天左右,做好课程介绍页的提前发布工作。主要包括课程概述、证书要求、预备知识、授课大纲、参与资料、课程负载、课程分类和授课教师简介等内容。

其次,开课期间做好课程运行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课程论坛管理工作。课程学习页面主要栏目包括公告、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等组成。要充分发挥各区栏目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论坛作为联系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主要媒介之一,良好的论坛运行有助于授课教师对选课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了解,从而因地制宜地进行授课内容调整,进而促进学生对所选课程的深入解读。首先,课程负责人需安排专门的助教担任论坛管理者,并明确职责与分工。从现行课程论坛运行情况来看,建议可以安排两名助教负责论坛管理,其中一名助教主要负责学术问题,另一位助教主要负责操作问题。其次是论坛管理规则的制定及实施。讨论区要良好的运行,必须制定明确规范的管理制度。第一,明确各版块的功能,譬如答疑区是发表关于作业、测试、课件内容、并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回答的区域,课堂交流区呈现的则是关于教学内容的讨论,综合讨论区用于发表任何想与大家分享的关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经验及想法。第二是做好论坛问题回复工作,回复必须及时、到位。论坛是有强烈学习意愿学习者的聚集地,课程团队务必经营好论坛管理,提升学习者学习体验。

最后,结课后要规范课程成绩管理和证书申请。课程成绩管理一定要按照课程的评分标准实施,不能随意更改学习者的成绩。教师对成绩调整需谨慎,并且应公平对待所有学习者。教师对课程成绩审核完毕后,再提交平台审核确认。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成绩来获得相应的证书,平台发放的证书一般分为免费和收费认证两种,收费证书需先提出申请,获得证书资格而未申请收费认证证书的学员自动获得免费证书。免费证书为电子版,如果成绩合格,一般会发到学习者的电子邮箱。

随着MOOC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加入到这场竞争中。慕课课程的竞争其实质是课程质量的竞争。处于MOOC实践发展第一线的课程负责团队一定要時刻关注课程运行状况,通过积极的课程运行来破解“MOOC低完成率”困境,并为那些有持续学习意愿的学习者提供学习帮助,最终实现职业院校MOOC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孙田琳子,沈书生. 影响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原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7(10):55-61.

[2]吴岩.介绍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EB/OL](2018-01-15)[2018-07-20].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15/wzsl/?authkey=xl1o71.

[3]孙众,宋洁,骆力明. 混合课程动态设计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7(7):85-89.

[4]王竹. 慕课的制作与运行指南:以“中国大学MOOC”首门法学类课程“侵权责任法”为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

猜你喜欢

平台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