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好人存在,共筑道德社会
——评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哲学》

2018-02-20杜佳蕙

学术交流 2018年12期
关键词:道德哲学偶然性现代人

杜佳蕙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的阐释并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的人道化进程为理论旨归。其中大多数理论家都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阿格妮丝·赫勒就是其中一员。赫勒的研究领域广泛,道德哲学是其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她的道德哲学就是要回答好人何以可能,即在现代化的社会道德哲学如何引导人成为一个好人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赫勒先后完成了道德哲学三部曲。《道德哲学》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她从“好人”出发,回答了立足于双重偶然性存在的现代人应如何回答“我应该做什么”“好人何以能”等问题。

在《道德哲学》一书中,赫勒力图让文化重拾引领地位,重新塑道德标准,寻求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使道德哲学能够引导人选择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赫勒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释。

首先,设定了好人的存在。赫勒的道德理论并不限于批判现代社会中道德失范现象,而是力图构建现代社会中具有指导作用的一系列规范,同时为避免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带来的相反效果,引导现实生活中偶然性存在的人将自己的偶然性存在转化为命运,即将特性的人转变为个性的人。现代人和前现代人的存在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后者在出生后就有了固定的生存模式,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只要成为其所是即可。而现代人没有被设定任何的固定模式,在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双重的偶然性,因此成为怎样的人都是可能的。想要成为好人就需要个人不断作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确定自己。好人的存在是研究道德哲学的前提。

其次,思考了如何选择成为好人的问题。如何成为好人是道德哲学中的主要问题,赫勒认为,在现代生活中个人需要各种指导性的道德规则引导现代人向着好人的方向前进,即需要道德哲学的引导。想要成为好人,第一,在依照规范操作的过程中,个人应当把规范和规则同价值联合起来。个人把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和自身价值统一起来,并且能够遵守这一原则。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优先选择“善”,这样他就成了好人。第二,应当重视一些传统道德。个人在成为好人的这条道路中,应当具备普遍的道德要求,在遵循道德原则引导自己时也要顾及他人的主体性道德。第三,个人应该通过自律来规范自己。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思考或者反思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保持自律性。

最后,在现代生活中好人何以可能。人们在确定了自己的存在选择后,成了有个性的个体,而这个个性也是成为好人的核心要素。在现代社会中,最好的道德世界是有条件的,就是在最好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人们可以把社会实践同道德联系在一起。在一个规范的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世界中,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个人需要对存在的规则作出选择,因此应该有着正确的道德立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个人的理性去实现与现代的美德规范相关的实践呢?赫勒认为,个人需要去选择过一种诚实的生活。通过个人自主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用道德价值取向去决定你选择的是“善”还是“恶”,当你选择“善”你就注定会成为一个好人。

赫勒在《道德哲学》这本书中以好人存在、如何选择存在、“好人何以能”这三方面来解释为什么要成为好人以及成为好人的方式。通过道德规范和原则与个人价值在社会中的结合,时刻记住“善”的优先原则,通过他律或者自律来进行个人道德选择,使自己成为好人。赫勒的《道德哲学》给予我们从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已有的哲学基础上开创了新的观点,为我们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道德哲学偶然性现代人
一致的平等主义者:康德种族理论与道德哲学关系辨析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智珠
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浅谈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偶然性
康德道德哲学中正当优先于善的三种形式——一项以罗尔斯为参照的研究
谈康德道德哲学的现实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