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利用诗词打开地理学习之窗的策略研究

2018-02-18殷冉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名句荔枝诗词

殷冉

一、地理教学中诗词的作用

历史上的许多诗词都与地理有关,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让学生通过诗词打开地理学习的窗户。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许多诗词都与地理有关,其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如果我们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或农谚俗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会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做到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学会发现诗词中的地理现象与规律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经过时间的积淀,朗朗上口的古诗名句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有些古诗名句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揭示了地理規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应该从古诗名句中汲取营养,来滋润我们枯燥的地理课堂。我们应该抓住当下的诗词热这个热点,让学生在观看诗词大会的时候不自觉地联想到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内容才能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穿越,才能更加丰富,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

1.发现诗词中的自然地理。

有些古诗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很多人都会背,这句诗点出了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诗句,说明我国许多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主要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橘子洲头,湘江北去”,说明湘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是自北向南流入长江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写了我国北方冬季冰天雪地、江河封冻的景观特点。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反映了四川北部的大巴山区,因水汽含量大,秋季日温差大,晚上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雨。

2.发现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对外交通极为不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明了西安不产荔枝,岭南广东福建等地盛产荔枝。“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食产量在中国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过去福建省的交通十分不便。“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新疆某些地区日温差大,原因是深居内陆,大陆性特征明显。“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人民豪爽的性格特点。

三、利用地理诗词打开地理学习之窗的策略

1.发现诗词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和初中的积累,很多学生对古诗词已经耳熟能详。运用古诗名句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发现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现象,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例如,出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坐在地上不动就能一天走八万里,从而引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样,运用古诗词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山前桃花山后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引入中国的地理差异,不同的地方呈现不同的景观。引入“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一句,和学生一起探究为什么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明显。引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我国降水东西差异明显。

2.进入诗词情境,营造诗味飘香的地理课堂。

引入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体会游子对家乡的依赖与眷恋之情。此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好奇诗人当时的创作环境,进而了解台湾,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台湾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特产、经济发展状况的学习。

3.探究诗词的对错,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利用诗歌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可以做到有机渗透、画龙点睛。学习南方地区的农业时,可以列举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如香蕉、橘子、荔枝等,引入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学生一起探究杜牧描写的是不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没有诗人的想象与夸张呢?让学生查找资料说明荔枝的生长条件。当时长安的气候条件确实不适合荔枝生长,要快马加鞭从岭南运过来。学生在探究诗词对错的过程中,学会了综合思维,锻炼了查阅资料获得认识的能力,掌握了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4.举办地理诗词大赛,丰富地理课外活动。

出于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很多学校基本上没有开展过地理课外活动课。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停留在课本上,停留在作业上。所以,地理教师可以广泛发动学生,进行地理诗词大赛,激活诗词中的地理知识。例如,进行四大地理区域专场,可以采用车轮战的形式,让学生对描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诗词进行比拼。也可以举行地形地势专场,山脉、河流专场,地方特产专场,地名专场,等等。这种活动成本低,不出校门,安全隐患小,形式新颖,学生参与率高。通过地理诗词大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地理,弘扬传统文化,发现诗词中的地理知识,丰富地理课外活动的内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在几千年的岁月里,诞生了浩如烟海的诗篇。许多佳句名篇诞生于诗人对山川景物的赞美和对万物之理的慨叹,托天地之物言志,借自然之景抒情。地理作为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在普及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任。作为地理教师,要学会主动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获取精神食粮。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含有地理意义、地理规律的诗词进行积累,活学活用,服务于地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名句荔枝诗词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荔枝熟了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