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

2018-02-18严冬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德育教材

严冬明

高中政治课中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培养品格优良、有益于社会的新时期人才的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道德品质的认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所增加,教材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更多地反映出与时代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这也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教材,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更好地融合德育资源、教材内容和学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例如,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深入本课内容的四个框架之中,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高中生即将成年或已经成年,希望了解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所以,教师应加强引导,不断提升学生参与民主选举的意识和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学会以良好的道德表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强化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并注重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学会珍惜和运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在“民主监督:守望共同家园”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德育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国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引导学生着眼于未来发展,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并积极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学习民主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在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二、創设适合的德育情境

情境教学作为当前教育改革提出并普及运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借助教学情境,可以直接感知和体验课堂教学带来的乐趣。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代入情境中,从而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苦难辉煌》,让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撑是什么,以此提升学生对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共产党的信赖和热爱之情,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理解。除了播放视频,教师还可以运用其他方式设置教学情境,如运用丰富的图片、精美的课件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等,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德育效率。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政治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思想和理论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而在转化或内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配合实践教学活动,适当地将政治课堂向课外延伸。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时事政治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参观历史博物馆,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调查研究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研究私营企业的运营方式,了解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方式等,注重统计这些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些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情况,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某项课题。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应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之余,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程主题。

例如,在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提前收集相应的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所收集的资料,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对“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政治教师应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重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并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教学环节中,从而将政治知识中的道德修养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

猜你喜欢

教师应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