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拨“四动”之弦 弹奏“德法”之韵

2018-02-18邱莎

关键词:活动设计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邱莎

摘 要:《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注重学生思想润育、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丰富,意韵深远。尤其是在课程的“活动设计”环节上,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让人耳目一新。但面对新教材,如何常态化地上好一节课,特别是如何处理好教材众多的“活动设计”,不少教师对此比较迷茫。为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65-2

笔者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倒觉得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就像一本把孩子们引向高尚道德殿堂的恢弘乐章,而课程中的“活动设计”环节就如这长篇乐章上跳动的音符。作为“德法”老师,我们要上好这门课程,就必须做一个高级的演奏师,一定要领悟乐章的薀意,熟谙乐章的旋律,把握乐章的节奏,掌握弹拨的技巧,才能弹奏出意境悠远、耐人寻味的乐章。

如何才能弹奏出“德法”课程美妙之韵?本人参与了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陈礼兴教研员领衔的“四动”教学课题实验,在实践中感受到,采用“四动”模式进行“德法”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一、启于新思维,“四动”教学的模式淬炼

所谓“四动”,即课前策动、多维互动、个体灵动和课后行动。“四动”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课前精心的策划谋动,促发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个体灵动以及课后的具体行动,以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促使本课程“德行养成”育人目标的实现。其中,课前策动是关键,没有精心的课前策动,就没有自然、真实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更不可能有生动活泼、动态生成的个体灵动,课后的行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融于新教材,“四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种教学法好不好关键取决于课堂实践效果。在此,本人就以《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第七课《亲情之爱》之“让家更美好”一节的设计为例,谈谈“四动”教学融入新教材,处理“活动设计”的具体做法。

要设计好这节课,首先要明确本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亲情之爱,理解父母,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感情。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知识目标:知道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不同,了解我们与父母冲突的原因及危害,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冲突。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尝试将“四动”教学融入教学设计:

(一)课前策动,策划鼓动,教师当好谋略者、设计者。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成长经验,结合新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活动环节,课前策划了以下活动:

忆一忆:请运用你的经验,回忆在你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人间难忘、深刻、感动的片段?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呈现?(说、唱、演、画、图片、手抄报等)家庭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写关键词)

思一思:你曾经与家人产生碰撞与冲突吗?请描述产生冲突、矛盾的过程?(提示:可从学习、兴趣爱好、交友、隐私、父母唠叨、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歧持续了多久?带来了哪些影响?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寻一寻:请你上网搜集资料,推荐古今中外关于家人亲情的故事、名人名言、名书目等。

根據以上“思一思”策动的情况,邀请你的伙伴们,以小品剧的方式演绎你与父母发生冲突的片段。

通过这个充分的课前策动,让学生进行课内知识储备和课外素材储备,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搜集、整理素材;让学生进行经验、能力储备,引导学生动心回忆、回味,动情表达、表演,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做好铺垫。

(二)课中互动、个体灵动,教师巧做引导者、推动者。

课前策动成功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教师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思维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是优质德法课的关键所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策划的教学活动和设计的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还要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智慧的推动者、机智的诱导者引领课堂,参与学生活动、推动学生探究、诱发学生争鸣,才能奏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灵动的和谐乐章。于是,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结合学生课前策动情况,三个教学活动环节应运而生:

第一环节 爱的品悟

活动:经历分享

1.内容:“我与家人的那些事”——回忆在你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人间难忘、深刻、感动的片段,并与同学一同分享。(以说、唱、演、画、图片、小报等形式表现出来)

2.问题探究:家庭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之更加直观感受亲情之温暖,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尊重聆听的品质。

第二环节 爱的碰撞

活动:情景剧场

1.小品演绎:请邀请你的小伙伴,一起演绎你与家人曾经发生的冲突与矛盾过程。

2.问题探究:

(1)这些冲突持续了多久?带来了哪些影响?

(2)分析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们的小品演绎,还原生活中与父母冲突的真实片段,使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与我产生碰撞的原因。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三环节 爱的呵护

活动:视频赏析

1.播放视频:公益广告《父爱》。

2.问题探究:结合公益广告和自身经历说说怎样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设计意图】 通过观赏视频,学生反思与父母冲突产生的危害,启发学生爱需要相互呵护,需要掌握方法。

三个环节通过分享、演绎、观赏,设置情境,带出问题,引发学生品悟亲情,感受亲情的美好;化解冲突,掌握化解矛盾的智慧;呵护亲情,懂得努力珍惜亲情。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真情流淌、动情演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以及孩子们的灵动表现和精彩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个体灵动的魅力。

1.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在交往互动中获取感知。“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行为,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交往、互动中得到的体验、获取的感知、提炼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养成的情感才是真实的、可信的、内化的。本节课设计的三个活动,学生始终是主体,也是活动的主角,“经历分享”学生通过说、唱、演、画、图片、小报等各种形式分享自己与父母记忆最深刻的相处片段,真实感人,触动情感;“情景剧场”学生通过别人演和自己看,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视频赏析”赏的虽是别人的故事,反省的同是亲情之爱。整个课堂,学生是在基于分享、体验、品味的前提下与教师平等对话、互动交流,获得感知。

2.生生互动,教师推动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真知。“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在这节课上,教师不再主要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强行塑造他们,将教学过程演绎成一种合作与探究、对话与理解、发现与求证的过程,一种师生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意义的过程。本节课要解决的三个比如“家庭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等知识性的的问题都不是传授式的和盘托出,而是通过三个活动将学生置于情境,巧妙地带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共同探究,最后引起学生共鸣,在合作共享中获取真知。

3.个体灵动,教师诱发学生在争鸣中提升认识。“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必然也必须是学生个性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培养的不是规格化、标准化的人才,不是千人一面,而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人”。德法课堂更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在整理课前策动“思一思”环节同学们交上来的内容,将同学们通常与父母发生的冲突编排在一个小品剧中,将小品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又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争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课堂的活跃……各种答案浮出水面,同学们在争议中自己评判自己的态度,教师选择适当时机,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调拨,该肯定的肯定,该纠正的纠正,该提升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学生在互动中暴露出来的糊涂认识,决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及时澄清纠正……显然,由于教师善于诱发、引导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敢讲真话、愿吐真情,促成课堂“百家争鸣”、“个体灵动”的良好效果,学生的认识在争鸣中自然提升。

(三)内化践行,课后行动,教师需做倡导者、监督者。

无论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课还是现在的德法课程,最大的功效就是它的德育功能。课堂得来终觉浅,要得真知须躬行。课前策动成功,课中互动精彩,课后行动落实,“三位一体、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成德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一节成功的德法课还要特别重视最后一个环节,一定要巧用新教材的“拓展空间”环节,通过策划“行动型”、“体验型”、“实践型”作业,将课堂上演绎的德育观点延展到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内化践行,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无痕对接,真正将学生引向高尚的到的殿堂。所以,本节课的最后就结合课本的“拓展空间”内容设计了一个体验型作业,即:

“爱要这样来表达”——要求:(1)周末回家与家人相聚,持续尝试用自己认为更好的方式表达一下对父母的爱,把父母的反映和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2)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一下家庭氛围的变化,写出自己的感悟。

这样的践行性作业不求速成,可以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完成,教师一定要跟踪、落实,时机成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通过班会课或家长会进行活动汇报、展示,这个环节,教师的倡导和监督甚至示范、引领都至关重要。

三、基于新尝试,“四动”教学的实践感悟

以上是“四动”教学融于“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创新尝试,在实践中我们比较自然地把新教材“活动设计”的几个环节与“四动”有效连接。其中,“运用你的经验”可作为简单的课前导入,也可作为引领全课的课前策动;“探究与分享”需要结合课前策动对教材进行整合,设计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探究环节;“阅读感悟”和课本中的“名言警句”可用于多维互动中的探讨,也可作为老师对灵动个体学生的赠语或点播;“方法与技能”主要用于多维互动中的探讨,教师的归纳总结;“拓展空间”既可以作为课前策动的内容、还可以成为多维互动中的探讨,更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实践行动。“四动”教学不是机械固化的,而是灵动变通的,运用时一定要尊重课程内容、学生学情和课程演绎的逻辑。

总之,拨动“四动”教学之弦,虽不能保证弹奏最完美“德法”乐章,但巧拨“四动”教学之弦,可以弹奏“德法”课程的和谐之韵,努力达到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新境界:教學设计有分享、有演绎,让学生乐抬头;问题设计能启思、想探讨,让学生愿低头;某些环节或片段耐咀嚼、有玩味,让学生想回头;拓展内容促内化、助践行,让学生有奔头。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践行德法课程传授、演绎的内容,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才会有美好的前程,毕竟,这才是我们这个学科教学的终极追求。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