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家庭教育40年

2018-02-18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

本刊编辑部

策划人小语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家庭教育。在这40年里,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庭教育书籍浩如烟海,父母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随之变迁,其中既走过弯路、摔过跟头,也有成长和领悟。本期策划,我们不仅梳理了这40年来家庭教育领域的变迁和发展,更邀请赵忠心、孙云晓、陈建翔3位亲历40年发展过程的教育大咖,讲述他们的思考和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开启这段厚重丰富的回忆旅程吧!

关键词

1978~1999年

独生子女政策 《家庭教育学》    早教   钢琴考级   小皇帝  《夏令营中的较量》

社会热点回顾:

在1978年,有两件大事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二是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也是在这一年,13岁少年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在全国家喻户晓。中国科技大学为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独生子女政策使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的单纯追求子女的数量,逐步转变为重视子女的质量,广大父母迫切希望对家庭教育进行理论指导。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编著出版《家庭教育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对我国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政策也让父母纷纷望子成龙。随着改革开放,曾经在国外流行一时的“早期教育决定论”传入国内,有些学者推广“0岁识字,3岁扫盲”的早教方案,宣传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加上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第一神童”宁铂的榜样力量,很多中国父母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其认字、算术、外语,急功近利,走入超前教育的误区。1998年,北京首家早教机构东方爱婴开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出生在物质严重匮乏年代的中国父母出于补偿心理,想让孩子拥有最好的东西,乐器之王钢琴因此走进千家万户。大城市中兴起学钢琴的热潮,中小城市也受到影响。1992年,“全国业余钢琴考级”活动正式开始。许多重点学校实行艺术加分政策,一些父母渐渐把加分作为孩子学钢琴的唯一动力,不考虑孩子的天赋与兴趣,学钢琴因此成为很多城市儿童的噩梦。

20世纪90年代,一些独生子女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与人合作,不能吃苦,被媒体贴上“小皇帝”的标签。1993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记录了在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中,中日孩子截然不同的表现,暴露了中国孩子不能吃苦、抗挫折性差等弱点,引发全国性的教育大讨论。

“家庭教育”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文|赵忠心(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世纪80年代初,我选定家庭教育这个研究方向时,差不多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状态。当时,学术界还不承认“家庭教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80年代初期,家庭教育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不多。虽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的独生子女,但基本上还处于学龄前阶段,成长和教育中的问题还没有显露出来。父母在思想上还信奉“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意把孩子的问题公布于众。另外,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1992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部儿童工作纲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1996年9月10日,全国妇联和原国家教委共同制定、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该计划要求“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具体措施是:1.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有关专家的作用;2.加强家长学校的教材建设;3.开展家庭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4.加强家庭教育法规建设。”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进入学校的独生子女暴露的诸多问题,也让父母非常困惑,渴望得到指导和帮助。为了适应社会的强烈需要,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之中,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史学、医学、老年学、婚姻家庭学;同时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家庭教育问题,出现了多学科并举的局面,大大拓宽了家庭教育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同时,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也得到发展。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招收家庭教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的高级人才。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的家庭教育学术著作《家庭教育学》修订本。1999年,教育部经专家审定,指定我的这本学术著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1998年,应台湾嘉义大学校长的邀请,我率领祖国大陆第一个家庭教育代表团,到台湾出席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开辟了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交流的先河,并公开出版了第一部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究文集。

總体来说,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聚集科学研究和普及力量,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的组织建设和舆论准备,基本是开拓性的工作;90年代,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处于普及与发展并重的阶段。

关键词

2000~2009年

徐力弑母案   哈佛女孩刘亦婷   陪读 赏识教育   网瘾   向孩子学习

社会热点回顾: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持续发酵,在家庭教育中的投入越来越大,甚至不惜代价。2000年发生两大热点事件。一是徐力弑母案。徐父常年在外打工,徐母把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要求在重点班就读的徐力必须保持全班前10名,并不许他踢足球。2000年1月17日,不堪重負的徐力用一把铁榔头将母亲砸死,此案震惊全国,暴露了当时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000年的另一个热点事件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18岁的女孩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刘亦婷的父母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写成书出版。与以往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不同,这本书文字生动,容易引起共鸣,为广大父母提供了成功家庭教育的范例,因此掀起了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家庭教育热潮,也带动了家庭教育图书出版的热潮,“哈佛”“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名校系列家庭教育图书接连出版,几近泛滥成灾。

在此期间,家庭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王东华出版《发现母亲》,倡导母亲教育;卢勤出版《写给年轻妈妈》,呼吁妈妈们尊重和理解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有300多部。

其中,倡导“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时刻竖起大拇指,不能批评否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理念的“赏识教育”风靡全国,令一向奉行“棍棒教育”的中国父母耳目一新。也有学者认为“赏识教育”是在哄孩子,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无原则的廉价夸奖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只适用弱势群体。

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投入还体现在消费上。2001年的一项关于城市儿童消费调查显示,每个幼儿家庭平均每年为孩子的教育投资超过3000元。由于农村孩子到城市读书,城市孩子跨学区择校,很多父母选择辞职,在学校附近租房或买房陪读。父母陪读既是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让孩子专心学习,“只要把书念好,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也是为了就近监督孩子,避免其在网吧流连和学坏。

1995年才走进百姓家庭的互联网,经过10多年的普及,青少年对之痴迷不已。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5年1月,在我国94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总人数的16.4%,达1541.6万人,其中约有244万上网成瘾者。网瘾问题,渐渐成为父母向专家求助的主要问题之一。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让父母困扰的同时,也多了寻求帮助的途径。2000年,倡导“向孩子学习”的孙云晓开办了个人网站,坚持10年为青少年及其父母答疑解惑。网络信息化,加强了家庭教育专家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家庭教育,已经被全社会关注

文|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10年时光,对每个人乃至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是珍贵的。回首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国,几乎就是从全社会关注家庭教育开始的。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他从浙江金华高中学生徐力弑母案谈起,强调指出:“学校与家庭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

据我当时的日记记载,2000年2月16日,我出席教育部长陈至立主持的“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座谈会”,并做题为《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发言,当晚即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2月28日,教育部邀请我帮助起草李岚清副总理教育报告中的家庭教育部分,当天即交由部长们讨论。3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市委在北京联合举行“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报告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开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局面》的报告。李岚清副总理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其标志是1996年以来,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连续印发《家庭教育五年规划》,这也是政府开始主导家庭教育指导的体现。

2001年,中国教育学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2003年,经中国教育学会和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聚拢了一批有志于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以及一些教育部门的行政干部。

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开始准备。2002年,上海市妇联牵头有关部门,设计了《上海市家庭教育条例》框架和重要条款内容,为条例的制定做前期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导向的准备。他们在参考发达国家专项立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上海市家庭教育条例》地方立法的建议,要求赋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规范家庭教育的行为。这项建议已被上海市政府法制办采纳,进入立法相关程序。 2007年,广东省启动了《深圳市家庭教育条例》的制定工作,由深圳市教科文卫组织、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团市委等共同参与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并列入2008年深圳市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回首21世纪第一个10年,我最感到欣慰的是,连续10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做“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师大心理学院的大力支持,全国有500多所中小学参加子课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课题报告《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专著《习惯养成有方法》《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等,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时至今日,我愈发感受深切,家庭教育学无止境,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2010~2018年

家校错位   虎妈   狼爸   留守儿童

《爸爸去哪儿》  三个注重   新家庭教育

社会热点回顾:

虽然学校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家长仍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教育上,而不是教孩子立德树人,“家校错位”的問题日渐严重。

2011年,美国华裔妈妈蔡美儿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身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她对女儿提出10项要求,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看电视或玩儿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等,甚至不准女儿练琴时喝水、上厕所,被称为“虎妈”。经过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发东西方教育大讨论。继“虎妈”之后,“狼爸”萧百佑又成为社会热点。他常备鸡毛掸子和藤条,用打的方式把3个孩子送进北大,一个孩子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并且声称:“民主即孩子是民,家长是主。”从而引发全国对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讨论。

与严厉管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一些父母选择放弃家庭教育的责任。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常年把孩子扔给老人不管。根据2016年统计,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在一些经济富裕的城市,父母则将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寄宿学校,甚至放在老师家中托管,将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给学校和老师。

让人庆幸的是,在社会和国家层面,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10月,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开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5位明星爸爸的不同表现引发了对“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热烈讨论,呼吁爸爸参与家庭教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庭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国教育报》联合发起“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大讨论,陈建翔在国内首倡“新家庭教育”,宗旨是提醒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独立地位、独特价值和特殊规律。“新家庭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包括孙云晓在内的一些家庭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和认可。

2016年,电视剧《小别离》开播,因为聚焦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现象,引起很多父母共鸣。近年,中国出现“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很多父母将初中毕业的孩子送到国外读高中。调查显示,低龄留学生的成绩优秀、视野开阔、综合竞争力强,弊端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容易陷入安全隐患,另外与父母缺乏情感交流。2017年12月,新浪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超61%的家长计划送孩子出国。

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研究,如何走到了“教育心学”?

文|陈建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家庭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认知,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国”“天下”更广博的宏观背景、宏大叙事密切相连的,所以我们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

纵观已有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对“家庭教育”概念的认识,正在不断革新与拓展。研究者已经将视野从单向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拓展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影响,并且关注到了家庭中隐性的、非主体性因素的影响作用;“隧道研究”“隐教育研究”“新家庭教育理论”试图从多个层面,从人与环境融合、时间与空间叠加的角度探讨家庭教育概念。

最近10年,对家庭教育概念的认知,主要是发掘了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和代际传承机制,把研究视野带入了“家庭教育的历史深处”。这一概念认知,把家庭教育理解为“人所受到的来自家庭或家族代际传承的遗传—文化—心理历史结构的深远影响。”这样的理解,深入漫长而隐秘的“时间隧道”,形成了“时空交融影响的家庭教育概念”,显示出家庭教育更为深远、复杂的因果联系。

最近10年,对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和代际传承机制的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向内的研究”,它帮助我们发现了一个“内在化的世界”,或者说发现了人的“内世界”。在这个发现中,作为探索“外在化的世界”有力工具的传统科学思维逻辑,遇到了无法逾越的“无知之门”,而中华传统心学—关于人类觉性(心性智慧)的理论却大放光彩、大显其能!

过去几百年间科学的独占鳌头,与工业文明的繁荣密切相关。科学充当了工业文明的“权威发言人”。工业文明本质上是“外向文明”,其特点是:1.制造了人与世界的截然二分和对立;2.极大地向“外世界”拓展和占有;3.迅猛拓展的“外世界”建立起庞大的独立于人的程序体系、算法体系,反过来压迫和驱使人;4.人的“内世界”受“外世界”的挤压、控制和奴役而不堪忍受,濒于崩溃。

工业文明发展到极端,形成严重的二元对立、刻板化、坚固化。人类历史不可避免要“回归”,回归到“内世界”的觉性和灵性,回归到“内外世界的融合”,即“天人合一”。这时候,中华心学就大放光明。中华心学是人类新文明的理论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虽然立论基础和具体主张不一,但在“心学”上,却有着奇妙的共同性、“共同语言”。我们是“心学大国”,中华心学的复兴,家庭教育研究走向“教育心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心学”与“科学”,都是人类宝贵的智慧成果和思想体系,完全具有“互补性”,应该在人类思想运行、表达、交流上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心学”的研究与传播,将在未来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刊观点

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走过40年,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家庭教育”的中文图书著作有13644部(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以“家庭教育”为主题词的学术论文有 4027篇(中国知网)。我们这篇策划不过挂一漏万。通过对40年家庭教育变迁粗略的梳理,我们想让中国父母多一些思索: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适合我的孩子?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之道。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