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8-02-18单曲拉姆刘建枝夏晨阳唐文强石斌

西藏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蝇蛆牛皮西藏自治区

单曲拉姆 刘建枝夏晨阳 唐文强 石斌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9)

牛皮蝇蛆病是由双翅目、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皮蝇属(Hypoderma)的昆虫幼虫主要寄生于牦牛、黄牛的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虫偶尔也寄生于马、驴和野生动物的背部皮下组织,而且可感染人,是一种国际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在中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广泛流行,尤其在甘肃、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五大牧区流行甚为严重。牦牛是西藏自治区畜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2015年西藏存栏牛599万头[2],钟金城统计西藏牦牛存栏492.3万头,占比例为82.19%。然而,牦牛以自然放牧为主,寄生虫病感染率高,感染种类多,其中,牛皮蝇蛆是西藏自治区牦牛危害最大的优势虫种之一。文章结合资料对中国五大牧区牦牛皮蝇蛆病的感染情况、危害以及国内外主要做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应西藏自治区放牧特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1 主要牧区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现况

牛皮蝇蛆病在中国五大牧区流行甚为严重,详情见表1。蔡进忠报道[4],采用临床触摸背部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的方法,检查青海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近20年来,未经防治牦牛皮蝇幼虫感染率为50.4%-93.3%,严重地区高达100%,感染强度2.92-20.98个;剖杀检查牦牛皮蝇蛆感染率为75%-100%,感染强度0-315条;马米玲等[5]报道甘肃省牦牛对皮蝇蛆病的平均感染率达71.86%,有些地区高达90.00%。

西藏牛皮蝇蛆病长期以来处于高感染期,上世纪80年代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研究所对林周县牦牛进行寄生虫区系调查,结果显示林周县牦牛感染率达86.36%,感染强度高达166条[6];1983年昌都地区江达县青洞区调查,牦牛感染率可达100%,尤其是幼年牦牛感染更为严重[8];刘建枝等[7]于2010年-2011年对当雄县采用牛皮蝇蛆病诊断技术(ELISA方法)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对西藏当雄县1175份牦牛中牛皮蝇蛆病血清阳性率为73.6%-100%(平均87.70%)。

由表1可知,中国五大牧区对牛皮蝇蛆病的调查多集中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且各地感染牛皮蝇蛆病处于高感染期。

2 危害

2.1 生产性能的影响

牛皮蝇蛆病对牦牛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受阻,夺取大量的营养物质;肉质量、产量下降,泌乳量降低;牛皮张穿孔,使用价值折扣;役用牛使役能力下降;诱发各种传染病;感染数量一定时致幼龄牛和弱体牛死亡,甚至感染人体,引起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2.2 经济损失

青海省1986年测算由于牛皮蝇蛆病造成经济损失达2394.42万元[3];内蒙古1958年年经济损失1.6千万美元;甘肃1981年经济损失1千万美元;新疆和西藏损失3千万美元。最严重的也就属皮张损失,据青海省皮革厂、青海省轻工研究所等单位调查,全省每年生产牛皮30万张左右,90%的皮张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虻斑”和“虻眼”,而小牛100%的皮张都带有大小不等的“虻眼”,每张皮损失面积平均为0.58m2。调查11月屠宰牦牛皮虻伤率达94.74%,平均每张虻伤28.3个,以当年市场价计算,每张皮损失10元左右[4]。孙丽华等[9]调查1989年在兰州皮革厂和甘肃永登泰川金牛皮革厂,对该病给皮张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实地调查。按每m2价值60元计算,兰州皮革厂每张皮平均损失0.1m2,合人民币6元,该厂每年加工牛皮10万多张,分三项皮革每年共损失80万元。孙丽华等[9]调查泰川金牛皮革厂每年加工牛皮1万,1989年上半年分两项皮革加工合计共损失118160.74元。西藏自治区1988年对拉萨皮革厂调查,仅牛皮蝇蛆病对皮张的危害一项,按当年全区牦牛出栏率计算,年损失达252.72万元[3]。

3 主要防治措施

鉴于该病对畜牧业的严重危害,国外许多畜牧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启动了皮蝇蛆病的可持续防控行动,并将消灭皮蝇蛆病立法加以强制执行。主要做法是“坚持预防为主,全国一盘棋”的原则;现欧洲大部分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已消灭了牛皮蝇蛆病,只有欧洲南部尚有零星发生。国内青海省将牛皮蝇蛆病防控工作列入“六五”、“七五”、“八五”三个阶段的五年计划中,投产之比为1∶7.03,四川省从1992年进行大规模防治,其投产之比达到1∶662,每头牛增收25.14元。

在西藏自治区,长期以来牛羊疫病的防控主要以传染病为重点,而对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做的很少,导致外寄生虫病越来越严重,尤其牛皮蝇蛆病对西藏自治区牦牛造成严重危害,影响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提高对牛皮蝇蛆病防治的重视力度、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

3.1 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遵循“秋防、春治”的原则。秋季:11月初在牛皮蝇蛆抗体水平最高时开展牛皮蝇蛆驱虫工作,防治药物可选择阿维菌素片剂或浇泼剂、伊维菌素注射液。春季:春季发现皮肤上有瘤包,随时用手指把幼虫从瘤肿内挤出、杀死。幼虫挤出后,瘤包内滴加碘酒等药物消毒避免感染。牛皮蝇蛆病分布广、寄生率高、寄生强度大,成蝇飞翔能力强,一次可飞行2-3公里,呈区域性危害,打破行政界限,需实行区域性协同联防联治,实施整群驱虫。防治周期在3-5年以上。

3.2 设立西藏重要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办公室

建议西藏农牧厅设立重要家畜寄生虫病防治办公室,与区内外寄生虫病专家合作,详细开展西藏家畜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研究工作,科学指导西藏家畜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并将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及政府工作日程中,协调指挥各地市开展重要寄生虫病联防联控工作。

3.3 考核防治效果

在一个县范围内根据地理、气候特点,一行政乡为单位,至少设置三个以上抽样点。每个抽样点饲养数达40001头以上的,按照2%的比例抽查;饲养数在5001-40000头之间的,按照5%的比例抽查;饲养数在5000头以下的,按照10%的比例抽查。调查时,按当年犊牛、2-3岁幼年牛和其它牛各占三分之一比例抽样。牛皮蝇蛆病经防治后,平均感染率控制在10%以下,平均感染强度在每头牛一个虫瘤以下时,即达到控制标准。

猜你喜欢

蝇蛆牛皮西藏自治区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羊驼蝇蛆病预防与治疗
夏季羊摇头、打喷嚏、呼吸困难 羊鼻蝇蛆不可不防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隔山牛皮消、耳叶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中四个C21-甾体苷元含量比较研究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