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

2018-02-16许娜赵鹏李建芳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大学生分析

许娜 赵鹏 李建芳

摘    要: 近年来,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基本稳定的同时,就业质量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就业问题的重心从“好就业”转向“就好业”。因此,在新形势下,掌握其就业满意度现状,精准分析、妥善应对存在问题,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满意度    存在问题    分析

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达36.8万人,其中毕业的研究生1.57万人,本科生17.97万人,专科生17.26万人[1],毕业生数量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然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只是找到工作,还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问题不只是就业难,更突出的表现为满意度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抽样跟踪调查,研判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进行有益补充。此外,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找症结,为进一步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提升就业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一、调研开展情况

1.样本说明

此次调研,课题组主要针对河北省驻石家庄、保定、沧州、唐山等部分高校,选取2018届毕业生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毕业生层次涵盖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专业包括理工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史类等,其中涉及师范类专业。

2.实施情况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跟踪反馈等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20份,回收有效问卷947份,问卷回收率达92.8%,电话访谈56人,访谈毕业生学校3所、就业单位10家;毕业生抽样比例,研究生占有效样本的5%、本科生占58%、专科生占37%;男、女比例为54%和46%。

3.变量说明

因变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即就业者对从事工作特征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就业者从工作中获得的总体效用的主观度量[2]。

自变量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调研主要设置内在匹配度和外在满意度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前者包括自身知识、素质和技能与从事工作的匹配度,个人性格、兴趣与从事工作的匹配度、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匹配度等;后者包括对工资及相应待遇的满意度,对工作环境条件的满意度,对发展前景的满意度等[3]。

评价标准定为“很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及“特别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4.结果分析

结合问卷、访谈,特别是对于调查问卷整理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总体匹配度情况为:很符合占19.8%、符合占51.5%、不确定占16.5%、不符合占12.2%;总体满意度状况分别是:特别满意占12.9%、满意占41.4%、一般占38.9%、不满意占6.8%。

统计表明,大多数毕业生所学专业、所储备知识、技能与实际从事工作相匹配,兴趣、爱好与工作一致,表现为专业对口、学有所用、乐在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毕业生在工作当中实现自身价值,得到培养和发展,提升其就业满意度。当然,在调研中了解到少数毕业生存在能力、体力不足以支撑所选工作,工作中难以发挥个人实力、专长,或由于厌倦情绪而疲于应付,这当然会影响其就业满意度。

分析显示,不到一半的毕业生表示对于工资及相应待遇特别满意或满意,不少人感觉一般或不满意。这就反映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心态,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付出、高投入理應得到相应的高工资、高回报,这与用人单位对于“新人”的薪资标准存在分歧。在工作环境条件,满意度差别与毕业生所处家庭生活环境、享受教学资源条件等有密切联系,在适应力方面不同个体也有所差别;对发展前景的看法,多数受访毕业生还是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自身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也有少数毕业生显得悲观,这与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挫折、打击或不被领导、上级重用及与其他同事关系紧张不无关系。

此外,调研还涉及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关的其他因素,如学校排名、专业排名、学生干部履历、求职准备、社会实践等。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满意度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是择业“冷热”分明,但有所松动。“大城市”、“铁饭碗”等热度不减,依然受到“热捧”,即使工资待遇低于一些中小城市、基层单位、一般岗位,也不会影响其成为高校毕业生满意就业的首选。一些受访毕业生认为河北与京津地区在就业机遇、前景等方面差距较大,愿意去闯一闯、拼一拼;公务员、事业编名声好听、工作稳定体面、待遇也不错,再难考也要试一试。然而,这其中有一定的“跟风”、“从众”心理。但是,一旦定位于热门城市、热门职业,他们又会被生活压力、竞争压力所困扰,直接降低就业满意度。基于此,毕业生择业更加趋于理性,定位方向开始转向二三线城市、中小企业和民企。

二是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错位问题突出。目前,虽然省内各高校对于大学生专业培养,特别是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重点攻关。增加实践课程、环节,强化实训、实习过程,加强校企交流合作,希望学生顺利由“学校门”进入“单位门”。但距离“实战”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部分毕业生抱怨“书本知识用不上”,用人单位则抱怨“花拳绣腿”、难当大用。考场滞后于职场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毕业生对于就业创业政策了解不够。近年来,河北省及各地市、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如就业援助政策、职业培训政策、自主创业政策、引导鼓励到基层就业政策,等等。但是,调研中发现部分毕业生对此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主动应对、把握机遇了。政策不知、方向不明,这对于其就业和创业也是一种损失,对就业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

四是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河北省各高校都把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将就业率作为“品牌”、“名片”,对于就业质量给予重点关注,质、量并重已经成为共识和努力方向。在调研中,受访各高校都设立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有毕业生反映学校的就业机构作用发挥不足,相关政策及信息传递滞后、指导服务不到位,就业课程重形式轻效果,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如何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地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胜任“好工作”,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1.政府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引导力度,实现就业与社会建设融合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4]。这为各级政府部门“抓就业、保民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是它们的职责所在。河北省一直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政策落实、创业带动、强化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税费减免等为高校毕业生满意就业提供了良机。下一步,要多在广度、实度和细节上用力,真正让更多毕业生了解、享受这些红利和便利,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选择。同时,要做好宣传引领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创业”,让更多的高校优秀毕业生投身“脱贫攻坚”、“农村振兴”,在提升就业满意度的同时,真正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2.高校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科学化、实效化的就业教育体系。当前,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需要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双剑合璧、双管齐下。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就业需要,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注意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千篇一律;就业课程设置,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要注意就业创业政策的普及与解读,就业信息的传递,特别要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科学合理设计实践环节和实训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千人一面。同时,教育教学要与本省、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任务相结合,与特色产业、短板产业相结合,目的是希望毕业生就业后能够在服务地方经济、拉长板和补短板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大学生要树立正确意识,储备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升就业满意度最终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的努力。因此,要正确衡量自身与未来工作的匹配度,注意平时的積累、日常的锻炼,包括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相当的协调组织能力等,这些都是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必备要素。要正确把握自身对选择工作的满意度,切勿迷恋“北上广”,不要一味“向钱看”,更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守得住清贫,关键是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总之,从调研数据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看,虽然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特别是就业满意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趋向还是良好的,并且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坚持“政府主导、高校推进、企业助力、个人奋斗”,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既要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更要围绕提升就业质量、提升就业满意度方面多下功夫、用真功夫,切实让关系高校毕业生及千家万户的这一“最大的民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韬.大学生就业有了新动向[N].河北日报,2018-6-14(7).

[2]李善乐.哪些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14(5):97.

[3]岳明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84-96.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大学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大学生之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