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鞋企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控问题

2018-02-14福建赵艳丰

西部皮革 2018年23期
关键词:鞋业设置资金

文 福建/赵艳丰

财务工作的开展水平是关系到鞋企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基本的经营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广大鞋企管理者一定不要忽视内部财务控制的工作,使企业远离财务风险,早日实现经营目标。

近两年,鞋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鞋类消费额稳步增长,整个行业有望迎来持续回暖。然而,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很多鞋企在内部控制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内部财务控制水平还比较落后,财务人员的整体索质不高,财务工作开展略显混乱,这直接影响着鞋行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以G公司为例,来谈谈鞋企内部财务控制所面临的问题,井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给读者带来启示。

G鞋业公司的母公司是一家大型的服装鞋帽集团,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品牌效应,但是G公司作为旗下分公司,由于自身规模有限,因此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分配、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不如总公司健全,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的财务工作也往往得不到重视,内部财务控制薄弱,导致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内部财务控制问题汇总

●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鞋企很多是中小型规模的,这些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通常都比较简单,比较笼统,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由于规模普遍偏小,一些鞋企为了减少人员成本的支出,往往会极力压缩人员,导致企业员工数量非常少,各岗位往往无法配备专业的职工,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比较多,出现前台、会计等职务“一肩挑”的情况。

G鞋业公司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财务工作大多由没有财务专业背景的员工兼任,而这些员工并不具备胜任财务工作的能力,难以确保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基本的财务工作,内部财务控制更是无从谈起。由于财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使得G公司的财务工作往往不能做到专人专管,加之相关人员的权责分配不明确,财务控制的力度很难加强,这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是很不利的。

●资金管理体系缺失

据考察,G鞋业公司内部有些部门权责不明,也缺乏对资金收付时限的明确规定,使得资金管理比较凌乱,加之由于权责不明容易出现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的现象,增加了资金的流通风险,严重时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鞋企运营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大量而复杂的资金收付和结算工作,在此过程中即使在某个环节出现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使企业损失一笔不小的资金,还会降低企业的信用度。G鞋业公司的一些员工在借用企业备用资金后,对促销活动中相关的现金支出做不到及时报销,导致在负责人员手中滞留着大量现金或单据,备用金也无法按时归还。此外,G公司资金收付的审批流程也比较简单,其作为集团的分支机构实行资金自行管理,依据自己习惯的程序来处理资金收付和结算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导致企业的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G鞋业公司在采购环节的资金使用也缺乏明确的砚定和标准,资金使用比较随意。举一个日常经营的小例子,笔者的一位朋友在这家鞋企任职,某次他代为采购公司的日常办公用品,事先并没有被公司告知明确的采购标准、采购地点和资金使用限额,等到将物品采购回来时却受到领导指责,理由是花费过多。虽然只是一笔小额的费用,但久而久之这种不合理支出积累起来,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失。

●内部审计缺失

当前,很多鞋企内部对会计核算的审核不够严格,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规范日常核算工作,这使得企业各项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在确认收入方面,遵从的标准不清晰,因此在出现某些员工私自与客户订立虚假合同,随意帮客户开具发票的情况时,财务人员如果对此不严格把关,就会使企业的收入虚增。

大部分中小鞋企的内部审计制度也是不健全的,对于G鞋业公司来说,企业内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因而缺乏对日常经济活动和各项业务的监督和评价,而财务报告审计也仅是传统的基础审计,内部审计的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审计人员也很难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有些人员甚至为了尽早完成审计工作而对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中的缺陷视而不见。

█解决方案

●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鞋企应根据自身规模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即使规模比较小,也应该配备专职财务人员来负责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可以按照业务板块对其进行分工,每个财务人员负责指定的业务范围,专门的款项也有专人来负责,这样更容易在企业受到损失时追究责任,也能使财务工作的进行更加流畅及时。例如,同业之间的业务涉及的资金往来可以指定一名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避免谁碰到谁办的情况,即使鞋企的规模再小,也要严格避免一人身兼数职,把财务工作交给各部门人员或前台人员来承担,这样既不利于保证财务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成,也会阻碍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

●加强资金管控

资金管理是关系到鞋企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鉴于G公司这样总部和分公司缺少统一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无法对企业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及合理利用的情况,总公司应当实行资金统一结算,在总部设置资金结算中心,分公司的资金业务均要通过结算中心来完成,将对资金由分散管理转换为统一管理,委派专门的财务工作和现金收付业务进行核实,并及时将所有收入统一归集到总部设置的核算中心,第一时间将资金收拢到特定的账户,减少由于分散造成的资金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核算中心要事先根据对各分公司现金流量的预估制定相应的预算,然后将资金拨付到统一的支出与预算对比,对超出部分及时核查并加以控制,减少不合理支出。

在鞋企的资金管理实践中,“内部银行机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类似于在企业内部建一个虚拟的“银行”,扮演者类似利润中心的角色。它是基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采用一套独特的实施方法,将各部门看作是不同的责任主体,事先根据各部门的业务类别核算出对资金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就相当于将银行的运作流程和结算方法运用到企业中,使企业资金管理方式更加完善。

G鞋业公司在资金管理中完全可以采用内部银行机制的操作方法,为各个部门开设“账户”,根据事先编制的预算为其“预存”相应数额的资金,若使用资金数量超过预定额度,则以各部门占有的超额资金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各部门成本,相当于“贷款利息”,这样督促各部门主动将闲置资金存入内部银行统一管理,充分吸纳各部门的业绩水平和资金使用情况,对效益好的部门适当降低其资金使用的成本,面对效益一般的部门则对其资金使用数额加以控制,使鞋企资金得到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

另外,与一些中小型的客户的业务往来,使得鞋企的应收款项繁杂,数额参差不齐,回收难度较大。鞋企必须结合行业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应收款项的回收管理,从业人员选择合作企业时要充分考察其信用水平,按规定与合作企业签订相关合同,并在合同中标明付款金额和期限,以及违反反合同约定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广大鞋企还应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但考虑到对于规模有限的中小型鞋企,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不切实际,而且必然会增加其成本压力,无法确定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针对不同规模的鞋企应采取不同的强化内部审计的措施:对于规模较大的鞋企,应该在总部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统筹整个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而在分支机构可以不设立审计部门,而是由总部分派审计人员负责监督评价分支机构的财务工作;对于中小型鞋企来说,由于规模有限,设置审计机构往往不切实际,但为了保证财务工作合规进行,必须至少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而不能由其他人员兼任,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增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鞋企还要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学习,完善培训制度,组织内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及其他的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评价企业财务工作的优劣与内部财务控制的开展情况。此外,鞋企管理者要明确内审人员的权限,充分赋予其权利,支持内审人员随时针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审核,对企业财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控制不力之处展开跟踪监督,帮助相关部门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猜你喜欢

鞋业设置资金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鞋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外贸鞋业发展的动因及可持续性分析
论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的鞋业销售
浅析温州鞋业频遭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