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下)

2018-02-14王彬武

建筑 2018年20期
关键词:建筑工人劳务建筑业

文 / 王彬武

(上接19期)

三、深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一)以提高总承包管理和精专作业能力为重点,构筑健康总分包体系

对比发达国家建筑业组织,国内建筑企业基于专业分包的总分包关系有巨大差距。国内层层转包、层层盘剥情况较多存在,上层承包组织收取3%或更高的管理费用后,将工程转给下一层承包组织,常常接最后一棒的是劳务企业或包工头。这种总分包关系不仅没有降低工程成本,反而大大增加工程成本,最后用于工程的资金受到严重挤占,直接导致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增加安全隐患,总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下降。强化中国建筑业的施工能力,重点是发展具有专业作业能力的小微建筑业企业,同时强化总承包管理能力。

对于小微建筑劳务企业,宜不设资质,实行工商注册加从业人员培训达标备案从业制度。培训达标即所有从业人员都需有建筑安全、技术培训合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持有技能证书。施工劳务企业经工商注册后,企业法人持本企业从业人员名单及相应的培训合格证和技能证明,经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进入建筑市场,承揽建筑劳务分包业务。

逐步实现建筑工地全部劳务人员企业归属全覆盖。逐步做到在施工作业现场,施工总承包企业只能使用有企业归属的劳务作业人员。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部分包合同都应与经行业备案的法人企业签署。鼓励基于工种、专门设备、专项技术设立的专业化劳务分包企业发展。

简易登记,减免税收。落实国家一照一码或三证合一的工商登记改革。施工劳务小微企业享受国家对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免征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借贷合同印花税等各项优惠,各地还可根据建筑业属于艰苦危险行业的特点,试点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

加强施工总承包能力建设。完善工程总承包企业组织机构,形成集设计、采购和施工各阶段项目管理于一体,技术与管理密切结合,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组织体系;加强工程总承包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总承包企业要高度重视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及从事项目控制、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使用,为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总承包企业要不断建立、完善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在内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充分利用市场优质资源,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建立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国有建筑企业监管考核机制,放开企业的自主经营权、用人权和资源调配权,理顺并稳定分配关系,建立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长效机制。

科学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途径,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形成母公司集中管控与子公司自主经营相结合的现代企业集团管理构架。民营建筑企业应当继续优化产权结构,建立稳定骨干队伍和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项目债、建立战略合作等手段融资,解决建筑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实现企业与资本的结合。

(三)以落实建筑工人职业待遇为重点,建设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末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判断,建筑劳务人员约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85%,达到4522.6万人。目前,建筑企业用工主要是体制外用工,这种用工方式的本质特点是,工人没有法人企业归属,国家的《劳动法》对于多数建筑工人不适用,劳务人员不能够取得从业身份、工资、休息和假期、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和福利,职业经历得不到承认。据调查和判断,在建筑业农民工中,不签合同或签定虚假劳动合同大量存在,95%以上的工人不享受任何城镇社会保障。大多数建筑工人没有正规的技能培训,也没有国家统一承认的技术等级鉴定,这种建筑工人在体制外、法制外运行的无组织状况,影响建筑工人队伍的稳定性,影响队伍技术素质提高,进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生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多与工人职业素质低,未按操作规程作业有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为建筑工人铺就一条职业化道路,落实职业待遇。

落实建筑工人职业待遇,就要实行建筑工人职业身份制度。建立建筑工人职业身份卡,记录工人的自然状况、培训状况、工种及技术等级、从业及变动状况等,由个人终身持有,由就业的法人单位记录,信息在政府监管平台汇集管理。职业身份卡由建筑工人首次从业企业负责,从政府监管服务平台登记取得,全国范围有效。建筑工人就业单位、技术等级变动,由新就业单位和技术等级变动时所在工作单位凭证接续登记,职业身份卡是工人进入作业现场的必备证件,也是取得各项法定劳动保障待遇和城镇居民待遇的凭证。

落实建筑工人职业待遇,就要加强建筑工人安全、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建设。由全国或省一级统一考核标准,多元主体培训,费用国家或行业统筹,培训考核结果在职业年龄有效的方向迈进。同时,建立健全以劳动管理部门为综合指导,以建设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主体的建筑工人的安全、技能培训考核体系。

落实建筑工人职业待遇,就要建立数据库及信息平台,集合建筑劳务企业和建筑工人相关数据,为平台交易提供条件。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部门分层次、分区域建立建筑施工劳务企业和建筑工人从业信息数据库和平台,实时记录、发布建筑工人从业信息,进行施工劳务企业和建筑工人的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逐步使平台具有劳务供求相关信息的服务、交易功能。

落实建筑工人职业待遇,就要有条件落实建筑工人城镇户口、购房、购车、“五险一金”等城镇化待遇,尽快实现建筑工人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接续。

此外,为适应新时期建筑业对于跨界人才,包括融资建设、装配式设计施工、信息化管理及BIM应用人才和高技能施工人才的需要,大学要设立相关专业,系统培养和向行业输送。

(四)以推进成熟制造装配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为重点,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现代建筑业是与制造业、信息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建筑设备材料、工业化、信息化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可以使用的成熟技术,并在挑战和深刻改变着建筑产品形成过程。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的瓶颈在于规模化,规模化的瓶颈在于国家对于确定产品、确定技术组合、材料组合的认可、推荐等技术政策。因此,在新技术应用领域,由政府组织研究发布相应的技术、评价标准、相关体系推荐、相关经济的支持鼓励政策是迫切需要。政府必须加快回应的速度,推进技术产品应用推广。要防止一些企业打着新技术应用的招牌,随意应用不成熟技术,留下质量隐患。

建筑业信息化将打破原有建筑业的企业及项目组织方式,大大提高同步性、精确性、效率和效益。信息化推进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渐进向前的过程。企业应当确切知道自己的信息化需求,然后与信息技术产业协作推进信息化过程。政府层面的主要任务是高度关注新技术带来的建造过程、建设程序、企业业态、从业结构方面的变化,在施工许可、市场准入许可、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对于相关政策及时做出调整。

四、提升建筑业国际化竞争优势

(一)以推行建筑师负责制为重点,提升建筑设计国际竞争力

与国家化接轨,培养一批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建筑师(Fidic条款中称为Engineer,中文也可译作工程师)可以理解为自然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机构,是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合同管理承包商的专业人员(或机构)。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建设单位的专业管理水平,提高合同的严肃性,保证合同履约,提高项目建造全过程的管理水平,有效沟通发承包双方,依法依规依合同协调发承包关系,带动专业咨询服务组织发育发展。

在国内探索推行建筑师负责制。一是要在法规层面确立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权责、地位,提高建筑师话语权,探索建筑师互相担保制度,为顺利执业创造条件;二是率先在民用建筑项目中探索实施建筑师负责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三是加强对于建筑师的培养,使其具有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能力,并鼓励相关中介咨询,项目管理组织的发展;四是鼓励政府采用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能力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履行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职能。

(二)以激励政策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建筑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低,资金实力弱,核心业务不突出,高端市场份额有限,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健康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要通过降低保函成本,支持企业参与融资建设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要通过放开市场竞争,支持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提高工程的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融资投资管理能力、社会影响力;要通过企业的扁平化组织改革,提高国际承包企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通过中国工程标准的国际化和国际工程标准的学习掌握,提高国际市场参与的主动性;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企业服务平台,为国际市场进入、市场信息、风险提示预警提供良好服务。

(三)以建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为重点,促进建筑业“走出去”

加快建设国际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推进工程标准体制改革,建设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新型工程标准体系。改革现行强制性标准体制,制定“结果控制”的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替代现行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精简整合政府推荐性标准,鼓励社会组织积极承接现行政府推荐性“过程标准”,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实施“领跑者”标准,提高中国工程标准水平,引领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中外工程标准比对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支持已经具备对外承包工程优势的建筑企业推广应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边与双边工程标准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工程标准转化为国际或区域标准,促进建筑业“走出去”,带动我国建筑业占领国际工程承包高端市场。

猜你喜欢

建筑工人劳务建筑业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建筑工人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建筑工人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